【新课标】四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主题四“ 我们的社区生活”第3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主题五“我们的国家” 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大多数四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依靠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阶段,对生活体验不深,难以做到主动观察社会生活,他们对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尽管他们每天都得到了不同行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但没有真正意识到正是由于无数人提供的服务,生活才会如此便利,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也很难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上每一种职业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各行各业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社会的良好运转、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有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加上缺失劳动教育、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易产生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者。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很多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看似普通和平凡,其实非常艰辛和不凡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根据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课前,教师布置“寻找最美劳动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使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了拉近学生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距离,教师收集了具体的、真实的资料,用直观的感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探究,生成感悟。教师设计了“职业大体验”活动,较为丰富的体验旨在让学生感悟每个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及其背后的艰辛,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没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由此,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他们的心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要感谢并尊重他们!
2.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索之旅。教师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抓住“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突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艰辛付出”,设计了以下活动环节:课前观察,丰富行业感知;思维唤醒,打开生活的通道;真情表达,拓展认知空间;互动模拟,丰富劳动体验;深情诵读,升华感恩之情。在师生同构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逐渐清晰,情感逐步升华。
本课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推荐最美劳动者”的活动中,缺少了一些互动环节;在“职业大体验”环节,如果能请厨师或者消防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分享工作经历,教学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