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3.19树叶变黄了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3.19树叶变黄了说课稿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树叶变黄了》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
脑思考》的《树叶变黄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
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树叶变黄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
三课。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
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
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
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
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本单元遵循“学会猜想——猜想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
这条主线,《树叶变黄了》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围
绕“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
想,经历一次初步的“猜想——找证据——验证猜想”这一探究过程,
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获得成长。
二、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
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启
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
事实证据来验证,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
2.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
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
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
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
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
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
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
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
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贴课题,读课题)
2、你们看,秋风起天气凉,树叶慢慢都变黄,北风吹冬天到,
树叶纷纷往下掉,春天来太阳照,大树又长新叶子。像这样的树就是
——落叶树。你都看到周围都有哪些树叶变黄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小儿歌,描述对落叶树的认识。通过展
现身边常见的落叶树秋天变色的图片,指引学生关注树叶秋天变黄的
客观事实,以激发兴趣。)
水杉树:在河边、湿润的山谷里,常常见到它,叶子细而长就像羽毛。
槐树:这是在家门口就能见到的树,它开花后能酿出香甜的蜜呢!
枫树:这是这火红的树叶,像小手掌。
梧桐树:它的树叶和枫树有点像,它的树叶像宽大的手掌,他是
南京最常见的行道树——梧桐树。
银杏树:你知道它是什么树吗?怎么知道?叶子就像一把扇子。
3、你了解树叶吗?
叶边缘:叶子的边缘。
叶脉:就像人的筋脉,在叶中间叫主叶脉。
叶柄:就像是雨伞的伞柄。
4、谁想指一指老师手中的树叶。
a(梧桐树)b(银杏叶)
(设计意图:要观察树叶变黄的顺序,首先学生要了解一片树叶
的常见的各部分名称,聚焦研究对象,为下一步猜想做铺垫。)活动活动二:
1、小小的树叶有大大的秘密,你想知道树叶的什么秘密吗?
2、科学课上,我们要通过仔细地观察进行大胆的猜想(出示:
观察、猜想)
3、我们就来猜一猜:银杏叶最先从哪个部位开始变黄的?
4、贴几种情况:
学生说法:从叶柄向叶边缘、叶边缘向叶柄、 从叶面左边向右
边,胸叶面右边向左边、整体变黄、从叶脉向边缘、边缘向叶脉
学生说法: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下向上、从上向下、整体变
黄、从中间向边缘、从边缘向中间
学生说法:
5、统计:在这些猜想中你只能选一种,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只
举一次手。
6、调正性活动:你们的答案真丰富,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音乐:
小树叶。
(设计意图:明确树叶会变黄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学
生提出自己大胆的猜想,展现出几种可能,不做评判。为下一步的验
证奠定基础。)
活动三:
1、谁猜对了呢?那就要找树叶变黄的证据来验证猜想(出示板
书:验证 读词)
2、咱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设计意图: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提供几种找证据的方法来让
学生选用,知道学生学会寻找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的猜想是否正确。)
方法一: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看看一树的叶子。老师用相机拍
下了照片,把银杏树请进了教室。
出示图 1:这是一树的叶子,你发现了什么?树叶最先从哪一部
分开始变黄?
出示图 2: 看看这一片叶子,你发现了什么?
方法二:可以通过收集落叶,要注意,可不能随便的摘树上的树
叶哦!老师提前,搜集了树叶,我们将进行小组合作观察,研究你手
中的树叶变黄的过程。
3、小组合作:
1 号拿树叶,2 号说一说你的发现,3 号按树叶变黄的顺序排一
排,4 号补充,汇报的时候,由组长和一名组员一同汇报。你为什么
这么摆?
4、大多的树叶,一般情况下是从叶边缘向中间慢慢变黄,离叶
脉越远,越容易失去养分,而最先变黄。但不是每种树都是这样,每
片树叶都是这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树叶怎样变黄的,认识到科学的
答案不是唯一的。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需要验证。引导学生无论什
么答案,都要学会自己寻找证据来验证。)
5、下面我们来记录下平时自己所观察到的树叶,画一画哪个部位最先变黄的,画好的展示。
今天,小朋友们通过仔细观察,大胆猜想,用实物和图片来
验证,就像小小科学家!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树叶变黄了
猜想
寻找证据
八、教学反思:
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
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第一个活
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
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
的猜想,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初步的猜想。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
变黄的证据。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有三种方法,根据
实际情况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
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有
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促进学生思考。
猜想银杏树叶变黄的过程时,根据学生的猜想动画展示树叶变黄
的过程,形象而直观。一年级的小朋友,思考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让他们猜一猜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可能会无从猜起,尽可能
多的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可能,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老师对学
生作出的猜想不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的验证活动奠定基础。
验证猜想环节引导学生要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就要来寻找证
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不对。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对不对呢?学生讨论交
流。第一种方法:观察树上的叶子;第二种方法:收集落叶观察;第
三种方法:观察图片排序。
本环节的活动重在介绍方法,因此,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言,尽
可能想出多种搜集证据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观察树叶并,粘贴在展示条上,全班的排序很一致,很容易
得出从边缘向中间变黄的规律。共有 12 位学生猜想正确,这些孩子
平时善于观察,收集树叶时有意注意了,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先
提出问题,然后做出猜想,接着寻找证据,最后得出结论。鹅掌楸树
叶是怎么变黄的呢?校园里其他树叶怎么变黄的呢?你会想办法研
究吗?每种植物的树叶变化都各不相同,希望大家注意观察、发现秘
密。课后拓展研究,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接受新知识,内化新知
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校园里其他树的叶子,这既
是在拓宽研究对象,增加认识,也是在渗透一个道理:一个问题未必
只有一个答案。
一年级的小朋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是学生初次经历完
整的探究活动,教学时要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思多想。而制定研究方法也是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
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言,尽可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