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花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花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是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基础上提出的阅读理解上的能力进阶。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均可以借助关键语句进行概括,但构段方式不同,运用的方法就不一样,是帮助学生学习借助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的好素材。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修”等6个生字。2.感知文本大意,初步感受“花钟"的奇妙。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学习活动一1.欣赏花图,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一篇和花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师:课前孩子们已经去读过课文了,这些花名你认识了吗?2.检查预习,初步感知3.检查生字词语第一组:牵牛花 蔷薇 睡莲 午时花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夜来香 昙花第二组:关系 娇嫩 干燥 灼伤 适应 吻合第三组: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4.书写指导:修(指导写好撇和捺的相互支撑)师:其实写好这个字,撇和捺师关键,孩子们都知道撇和捺要舒展,这个字撇和捺除了要写舒展,还要注意撇和捺要相互支撑。再看,下面的这三撇,一撇比一撇靠右,就是为了能稳稳地托起上面的捺,而且三撇一笔比一笔长,间隔也差不多,这样写得字就会特别的稳。拿出学习单,再写一个,主要撇和捺的舒展,撇和捺的支撑。5.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花钟吗?是从课文的哪个部分知道的呢?(设计意图:通过读词语和难字书写的反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时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围绕课题的思考既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与把握。)6.出示第三自然段。7.齐读句子。学习活动二勾连旧知,学习“范式”1.回顾已学的“理解”一段话的方法。从三年级上册六单元的单元要素到《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典型段落,回顾借助关键语句进行“理解”的方法。师:你看,抓住关键句,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大意。今天,我们就用上这种方法来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好不好?2.运用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师:你觉着这一段话在讲什么呢?有没有关键的句子可以帮助你理解呢?如果有你可以给它划上横线。3.从学生的回答反馈中,自然地从“借助关键语句理解”,到把理解说出来,其实就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小结概括的范式:抓关键句(一句)——直接借用4.朗读第一自然段。先在朗读中发现作者围绕关键句,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写的方法,再分角色朗读,表现花开的美丽。5.小结方法,练习课外语段概括。(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三年上册六单元两篇课文中典型段落的理解,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经验,顺势用这种原有阅读经验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自然地让学生发现有关键句的语段的最基本的概括方法,并马上进行实践练习、巩固)学习活动三运用“范式”,建构“变式”1.运用方法默读第二自然段,自主完成任务单。2.反馈任务单完成情况。(1)你觉得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是借助哪个关键句概括的?(2)找到三个关键句,并引导学生用看例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的意思,把握三个句子之间的关系。(3)发现问题:前面遇到的自然段,关键句都是一句,可这个自然段关键句不是一句,该怎么概括呢?三句都写上?随便写一句?(4)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可以用到的方法——圈关键词同桌讨论:到底哪些词语算是关键词呢?(5)找到关键词,师生把三句话读成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引导学生回顾把三句话读成一句话用的方法——连词成句。(6)同桌概括段意互评。3.课堂小结:(1)从课文内容上小结(2)从概括方法上小结微课回顾在概括第二自然段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结出遇到关键语句有几句时应该怎样概括。概括的变式:抓关键句(几句)——圈关键词——连词成句(设计意图:学生在运用上一个自然段学习中学到的“范式”进行概括时,会遇到新的问题,面对几个关键句时,要从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发现关健词是哪些,然后运用原有的连词成句的经验,将多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借助关键词连起来进行概括,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学习活动四总结方法,迁移运用1.微课总结方法:以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为例,发现借助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时,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关键句是一句时,可以直接借用概括,关键句是几句时,要从关键句中圈出关键词语,再把这些词语连成完整通顺的句子,保证概括正确、简洁。2.补充课外语段,拓展运用。3.课堂总结(先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引导学生发现长期细致观察的价值与意义,再从概括方法上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从课内文段走向生活阅读,形成思维的结构,真正建构起概括的方法,并传递给学生学概括是为了帮助自己提高阅读效率的阅读理念,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