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一框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创新思维的含义
(1)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
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2.创新思维的特征
(1)特征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正是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2)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二是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三是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特点: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拓展:全面理解联想思维的特点
(1)跨越的联结性。就是把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的对象“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方法
第一、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第二、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2.作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含义: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2.思维发散的技法
(1)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2)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3.如何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在思维发散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
提醒:发散思维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大胆敞开思维。不要先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一位数学家说,你考察的可能性(不管它是多么异乎寻常)越多,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
(2)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质量。要尽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后果、各种方法、各种途径等,要注意新思维的种类。
(3)要坚持思维的独特性。不要重复头脑中早已定型的东西,要从新的角度超越自己或别人的思维常规。
(4)不破不立,要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必须突破心理障碍。
表格整理:发散思维的方法
方法 内容
检核表法 内涵: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突破口 他用:现有事物有无其他用途,或者稍加改变后是否可作他用;借用:能否引入其他领域成功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改变:改变现有事物的形状、颜色、意义、式样等,会产生什么结果;扩大:现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伸一伸”“扩一扩”行吗;缩小:现有事物能减少什么?变小、变轻、变短、浓缩将会如何;代替: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艺、动力、结构、方法来代替;调整:调整顺序、速度、程序会怎么样;颠倒:正反互换会怎么样?倒转事物的因果关系会如何;组合: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起来怎么样?
信息交合法  含义: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作用: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
头脑风暴法  含义: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要求: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其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聚合思维的含义: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聚合思维的方法和功能
(1)聚合思维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从中寻找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3.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1)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2)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关系
关系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含义不同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思维方向不同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
特征不同 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聚合的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技法不同 主要有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列举法、头脑风暴法等 思维聚合的方法主要有功能综合方法、归纳推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
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一方面,聚合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提,只有经过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答案、方案、办法,聚合思维才能对其进行综合、集中、求同、选择;发散思维提出的答案、方案、办法越多、越广泛,聚合思维的认识就越全面,选择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得出最为满意的答案,也就越接近客观真理。另一方面,没有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多种答案就无意义,无价值可言。发散思维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但这些方案不会都是最正确的、最有价值的,这就需要通过比较、评价加以取舍②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思维创新的两翼,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思维实践证明,思维创新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交替进行、协同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过程
第二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1.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等、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如何逆向思维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注意:运用逆向思维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采用正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如果采用正向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就不必采用逆向思维。
(2)逆向思维只能在只有正反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对某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此时逆向思维就缺乏了必然性和有效性。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2.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表格整理:逆向思维
角度 内容
原因 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
含义 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方法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要求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②逆向思维应当先“正”。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③正逆互补,携手共进。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一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超前思维的可能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2.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表格整理:
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
表现 “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探索性:超前思维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2.预测性: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3.不确定性: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表格整理:
特征 内容
探索性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预测性 超前思维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提高超前思维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第二框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和注重调查研究。
矛盾分析方法 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提醒:第一,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超前思维不是幻想思维,不能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第二,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1.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2.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加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般意义 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具体表现 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