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课题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1.课标要求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掌握换质位推理的规则;明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
2.学情分析 概念、判断、推理具有内在联系,第四课有关“概念”内容的学习,第五课有关“判断”内容的学习,为学习本课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奠定了知识和思维方法基础;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初步接触了换质、换位推理的相关内容,在生活中接触到了一些三段论推理的内容,但缺乏系统性,更没有从逻辑规则的角度去思考,需要进一步提升。
3.教材分析 本框是第二单元第6课第2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位推理、三段论推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判断的概念、特征及种类,尤其是学习了“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的相关内容,为本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框又为后面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及归纳、类比推理,提供了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把握逻辑规则,纠正逻辑错误。因此本框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段论推理方法 三段论有很多形式结构,大项、中项、小项的周延性问题,前提肯定否定与结论肯定否定关系问题,三项变成四项的问题中,都可能出现逻辑错误。作为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对我们揭露诡辩,维护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换位推理 换位推理由于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而定变化。性质判断的主项、谓项的周延情况在六种性质判断中情况有所不同,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周延性,就会无法正确运用换位推理。
5.学习目标 通过更霸气的回应西方之问,自觉运用换质位推理并梳理推理规则,提高利用换质量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 通过对神州十五号飞船有哪些航天员的讨论,推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突破教学难点,抓住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体系。 评选获奖人,在评选中根据评选标准和候选人情况采用三段论形式并深刻领悟要使结论成立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提高从具体案例抽象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面对外国质疑坚持正确立场,运用所学知识据理力争、揭露诡辩以维护中国形象,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6.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本课学习内容较为抽象,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活动设计,将经过加工的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逻辑规则的运用条件和方法,并锻炼其将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辨析式教学:《课标》指出,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辨析式课堂旨在呈现价值冲突,引导学生发现价值差异并进行分别鉴别、促进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行为取向。有效的辨析式问题能促进学生不断深化自身的知识理解、思维发展和意义建构。本课基于外国对中国空间站中文标示是科技霸权的质疑,设置思辨挑战,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针对思辨性问题,运用学科知识化解问题冲突、辨明话题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教学中“人”、“术”、“效”的统一。
7.课堂开展 总议题:追寻航天梦,奋进新征程
课前 填写本框知识填空,完成选择题,熟悉基础知识。 观看《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视频,体悟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进入课堂的准备。
课中
议题 情境 学科任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议题一: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中国答卷 情境1.1: 西方之问——中国能成功吗?中国能搞载人航天嘛?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拉开了大幕。世界航天界,早已风起云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可以说是白手起家。面对技术封锁和西方的质疑,航天奠基人钱学森顶着压力作出了“中国不是不能成功(的国家),中国不是不能搞(载人航天的国家)”的回应。 任务1.1: 1.结合材料分析,钱老当时的回应透着怎样的无奈? 2.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国的航天成就,对上述钱老的回应做怎样的调整,可以更加铿锵有力? 3.讨论两次回应之间的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1.1:跨越时空的回答 1.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2.讨论时间:3分钟 通过更霸气的回应西方之问,自觉运用换质位推理并梳理推理规则,提高利用换质量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意识。
情境1.2 否定判断:刘洋【不是】神州十五号的宇航员。 肯定判断:费俊龙【是】神州十五号的宇航员。 任务1.2: 归纳肯定、否定判断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并完成周延性表格,总结周延性判断的口诀。 活动1.2: 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总结口诀 “周延性”是贯穿本框的核心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学好本框基础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基础。通过对神州十五号飞船有哪些航天员的讨论,推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突破教学难点,抓住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体系。
议题二: 初心如磐,奋楫争先——中国精神 情境二: “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评选活动。 评选标准: 1.热爱祖国2.勇于登攀3.科学求实4.同舟共济 任务二: 新一届评选活动 评选组:自觉运用三段论的相关知识确定1位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新一届“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评选活动 1.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2.讨论时间:4分钟 评选获奖人,在评选中根据评选标准和候选人情况采用三段论形式并深刻领悟要使结论成立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提高从具体案例抽象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议题三: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智慧 情境三: 在中国外交部例会上,因天宫空间站操作界面采用中文标识,引发外国记者质疑。 任务三: 外交部发言组:运用“三段论推理的规则及违背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和“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揭露外国记者诡辩,维护中国形象。 评价组根据评价指标选出最优秀的外交部发言团队 活动三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分成6个小组 3-4组评价表现,其他小组扮演外交部发言人: 评价标准:形象大气、逻辑严密、措辞精辟、反应迅速、国际视野 4.讨论时间:5分钟 面对外国质疑坚持正确立场,运用所学知识据理力争、揭露诡辩以维护中国形象,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课后 5月30日 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习总书记曾勉励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可为的”。 运用“投身于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编写一个三段论,致敬祖国科技工作者 致敬祖国科技工作者 检验学生基于现实情境运用三段论及其推理规则等基础知识的能力。
8.板书设计 中国空间站“T”字结构
9.设计亮点 1.创设情境,凸显知识意义: “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着眼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真实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置了回应西方之问、获奖人评选、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机。 2.议题引领,培育核心素养: 本课以“追寻中国梦,奋进新征程”为总议题,第一篇章讲述了中国“云程发轫,踵事增华”即坚持和发展了30年载人航天工程后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中国答卷;那么这份中国答卷是由谁书写的呢?第二篇章将目光聚焦于“初心如磐,奋楫争先”的中国航天人,以“钱学森成就奖”评选活动赞扬中国精神。中国载人航天成就不仅为中国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世界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中国本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智慧将与世界共享天宫空间站欢迎朋友们前来访问。 3.活动探究,彰显学生主体: 新课标强调,活动既是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了“跨越时空的回答”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浏览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高光时刻后,用更加霸气的语言回应西方质疑。学生通过参与本活动,自觉运用换质位推理并总结规则,感悟推理带来的情感语气变化,更对中国载人航天产生深深的自豪感;通过“神舟十五号”宇航员的讨论,抽象出肯定、否定判断谓项的周延性与联项的关系,突破知识难点;“评选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的活动,学生能自觉运用三段论,但是通过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为了保证三段论结论的真实性,应当要遵循推理规则,将浅表的生活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中,学生自觉运用三段论推理规则,揭露诡辩,维护中国形象,提升思辨能力,落地公共参与、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4.评价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应贯穿于教学之中,在课前、课中、课后依据核心素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活动一中,学生评价30年后的回应,明确换质换位推理的作用和规则;在活动二中,学生评价三段论结论的真实性,指出推理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在活动三中,学生评价发言人的表现,提升公共参与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准确、及时的评价促进教与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