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中,分管行政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2.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A.大学 B.太学 C.儒学 D.法学3.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卫青 B.霍去病 C.主父偃 D.董仲舒4.东汉时期,统治者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盘古开天 D.大一统5.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平定 “七国之乱” B.恢复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6.下列关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城位于长安以东 B.利用农民起义力量C.宣告西汉灭亡 D.以洛阳为都城7.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8.如果你是随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之一,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 )①牛羊 ②金币 ③丝绸 ④大量的武器和粮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9.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司马迁写出历史巨著《史记》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10.《舌尖上的中国》解释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地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应该是在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1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形成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共识。在汉代为该路线的开通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商鞅 B.鉴真 C.张骞 D.郑和12.《史记》中记载“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得到减轻负担局面是由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运用 D.文字的统一13.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哭崩长城”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秦朝A.残酷的殉葬 B.严苛的刑罚 C.沉重的赋税 D.繁重的徭役14.下图是洛阳市东汉墓出土的长颈玻璃瓶,这是一件典型的罗马帝国早期吹制成型的搅花玻璃器。该玻璃器出现在中国得益于A.休养生息 B.酎金夺爵 C.丝绸之路 D.光武中兴15.“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称始皇帝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建立西汉 D.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二、填空题16.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17.东汉时,名医_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18.公元前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公元前____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19.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__________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__________,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三、简答题20.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和《史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和体例分别是什么?21.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学派在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核心思想?(2)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应该建在哪儿?他创立的学派思想在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请写出把其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的措施?四、材料解析题22.制度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肖:贤),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病:不满);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请写出材料一反映的制度的名称。据材料概括出这种制度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制度实行的目的。(3)材料三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材料三:商鞅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A2.B3.D4.B5.B6.C7.C8.B9.D10.B11.C12.A13.D14.C15.B16.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17.华佗18. 221 20919. 经济 钱粮20.《资治通鉴》司马光 北宋 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迁 西汉 纪传体通史21.(1)孔子 仁(2)长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22.(1)禅让制;选贤用能。(2)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3)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皇帝制;中央设立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郡县制。(4)适应社会发展;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23.(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3)法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