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传染病及预防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2 传染病及预防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山东济南版2022-2023第二学期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第二节传染病及预防导学案
课题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5月 序号
教具 课件、图片、视频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通过常见病分析,说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认同传染病的危害,关注艾滋病及患者,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情 分析 多数学生有换过传染病的经历,对流感、新冠、腮腺炎有所了解,对传染病的病因和怎样预防知道的较少,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情和预防更是一知半解。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借助媒体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为以后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板 书 设 计 1、传染病 ①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②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 ③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2、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 ⑶易感人群 3、预防的三个措施 ⑴控制传染源 ⑵切断传播途径 ⑶保护易感人群
教 学 反 思 学生理解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对病原体和传染源不易分清楚,列举实例,深刻分析,变式训练。
教学过程与设计 。 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 师点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学习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常见传染病: 1.阅读课本P110-111,【分析讨论】区分下表列出的疾病,按要求进行填表 自我展示,表达交流,师点拨 传染病概念: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分类: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大类型 合作探究:完成表格填写:师点拨 消化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饮水、食物 常见疾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 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等 (2 )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飞沫、空气 常见疾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甲型流感、非典、新冠肺炎等。 (3)血液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进行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蚊、虱、蚤等 常见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 (4)体表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常见疾病:狂犬病、血吸虫病、 破伤风、癣、淋病等。 跟踪训练: 1.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2.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流行性感冒属于(  ) 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 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 C.接触传播 D.生物媒介传播 4.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蛋白质控制 D.接种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5.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水痘 B.蛔虫病 C.艾滋病 D.贫血 6.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中耳炎 ②发病期的肝炎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 ⑥蟈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二)传染病的预防 阅读课本P111-11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在发病什么期传染性最强? 做到那五早? 你能说出图中做法分别属于哪项预防措施吗? 自我展示,师点拨归纳: 1.(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分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还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 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思考: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等————————控制传染源 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切断传播途径 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保护易感人群 师点拨: 有效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所以,对传染病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 对点训练: 1.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 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 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 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2.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下列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是(  ) A.生吃瓜果要清洗彻底且削皮 B.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C.消灭蟑螂、蜱虫等害虫 D.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 3.上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乙被蚊子叮咬后也会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属于传染病传染三大基本环节的______。 (2)传染病传染的三大基本环节中,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_,患病后是_________。 (3)丝虫病的幼虫是__________。 (4)传染病传染的三大基本环节中蚊子是_______。 (

) (

) 艾滋病:自主学习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艾滋病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滋病病原体是_______ (3)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________、________、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________、尿液中。 (4)概括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应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展现自我,师归纳小结: (1)全称: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即艾滋病病毒 (3)病原体存在部位:患者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 (4)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预防措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对点训练: 1.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AIDS)的措施是(  ) A.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C.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食物 D.不共用注射器,不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 2.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无细胞结构 B.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C.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D.目前,主要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艾滋病 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常抠鼻孔会损伤鼻黏膜,破坏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血吸虫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清除体内损伤的细胞 D.目前,艾滋病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的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2.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如下措施,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①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②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 ③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 ④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3.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焚烧。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 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清除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5.新冠肺炎疫情危害极大,影响至深。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这是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科学界的基本判断。经历疫情后,我国首先进入后疫情时代,抗疫也随之进入常态化。 (1)疫苗是终结新冠病毒的利器。东营市民接种的是北京科兴公司生产的灭活病毒疫苗。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以抵抗病原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 (2)接种疫苗时,针刺入皮肤,皮肤属于保护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针刺处要用无菌棉棒按压,一段时间后,针刺部位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___________的功能。 (3)“良好卫生习惯,有效预防新冠。”教室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力是预防新冠的最好药物。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运动习惯;多吃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免疫力。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蛋白质最初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处开始化学性消化,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5)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抗击疫情的“良方”。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调节自己情绪的好方法?(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P114 1、2题 课外实践:调查艾滋病的危害和防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