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年 级:高二年级
学 科:高中物理(人教版)
请简要叙述原子结构的发展过程,每种原子结构的代表人物和具体的内容?
电子的发现
散射实验
“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1803年道尔顿
原子模型
1898年汤姆孙
“枣糕模型”
1911年卢瑟福
“核式结构模型”
一、阴极射线
二、电子的发现
J.J.汤姆孙
1856-1940
气体放电管
U
l
y
B
d
qv0B
Eq
M
Eq
x
y
o
P
y1
y2
Ud
l
v0
m
y
x
v0
vy
v
1897年,J.J.汤姆孙由实验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2000倍。
这表明阴极射线粒子可能是一种怎样的粒子?
kg
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与阴极材料无关。
阴极射线(正离子轰击)、光电流(紫外光的照射)、热粒子流(金属受热)、射线(自发辐射)都包含电子。
电子是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电子的发现具有怎样的物理意义?
J.J.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1903年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实验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
卢瑟福1871-1937
粒子散射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三、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约占)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3)极少数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0。
如何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J.J.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否合理?
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物体碰撞
碰撞后
粒子与电子碰撞对粒子的速度会有怎样的影响?
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原子核的电荷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原子核半径数量级10-15m
原子半径数量级10-10m
=质子数
原子核的电荷量
结合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过程,谈一谈你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和感受?
电子的发现
散射实验
……
1803年道尔顿
原子模型
1898年汤姆孙
“枣糕模型”
1911年卢瑟福
“核式结构模型”
电子的发现
散射实验
……
实验现象
提出假设
提出新的假设或修正
新的实验现象
形成科学理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