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 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总分100 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撺掇(cuān) 归省(xǐn) 凫水(fú) 米酒油馍(mó)
B.脑畔(bán) 斡旋(wò) 家眷(juàn) 戛然而止(gǎ)
C.糜子(méi) 羁绊(jī) 羊肚(dǔ) 大彻大悟(chè)
D.幽悄(qiǎo) 行辈(háng) 锵然(jiāng) 肆无忌惮(d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融化 喧嚷 邀请 物竞天择
B.想象 枯躁 窥探 重蹈覆辙
C.迁徒 凋零 辩论 一视同仁
D.脆弱 盘旋 苍海 再接再励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
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D.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灯笼,曾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写于上世纪30年代,文章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家国天下的情怀。
B.《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以儿童的叙述视角,写了早年在江南乡的生活片段。
C.《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 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D《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6、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近年来,低碳生活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④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⑤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⑤①④
7、默写古诗文。 (8分)
①微君之故, ?(《诗经 式微》)
② ,悠悠我心。(《诗经 子衿》)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关雎》)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⑤《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 。
⑥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颈联。
颈联 , 。
8、名著导读(6分)
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
《经典常谈》 一书介绍了许多传統文化,小悦最感兴趣的是《四书第七》的容,根据阅读积累帮助她完成下面读书笔记。原文摘录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笔记:
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我更理解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a)“ ”,语段中“时习”的介绍也让我联系课中(b)“ ”做学问的方法,“择善”让我联系到课交中(c)“ ”,这一章,论述做人的学问。结合课文,我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而朱自清先生的介绍也让《论语》的内容更通俗易懂。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桃花源记》阅读理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 便要还家( )
(3)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4) 屋舍俨然( )
  
翻译句子(6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原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 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这家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选段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2.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3分)
13.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順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4.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
了。
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 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
16.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 8 个字)(4分)
A.篡改歌词,欺负大华
B.
C.母亲去世,遭受欺负
D.
E.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17.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18.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三、写作(3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 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