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九上·舟山开学考)在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菜庄果蔬专业合作社,赵文琦等几名村官引入了无土栽培大棚,无土栽培番茄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结果,加上免除草、免施肥、免施农药,果实个大肉厚,一个大棚年产10万斤以上。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培养液中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A.无机盐 B.水 C.维生素 D.有机物【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是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解答】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故选A。2.(2022八下·诸暨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中观察到细胞分裂时才有的染色体。此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A.根冠 B.根毛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时,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染色体。【解答】分生区细胞分裂最旺盛,有很多正在分裂的细胞。所以在分生区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分裂时才有的染色体。故选D。3.(2022八下·定海期末)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下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分在根尖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解答】根据题意;为了证明植物根吸收水分主要在根尖,故设置的对照组为根有根尖;实验组为根没有根尖;故选B。4.(2020八下·柯桥期末)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根对茎叶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 )A.分生区 B.根冠 C.根毛区 D.伸长区【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植物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因此根不仅具有吸收水分,还有吸收无机盐的功能,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使根的吸收功能大大增加, 因此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根毛区。故答案为:C5.(2023·临安模拟)临安人民广场新移栽了很多树木,一些树正在打针输液(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可以注射高浓度的营养液B.施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树茎的输导组织中C.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D.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植物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解答】A.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注射的营养液如果太高,高于树木细胞液的浓度会使得树木失水而死亡,所以为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可以注射高浓度的营养液是错误的;B.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施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树茎的输导组织中,正确;C. 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正确;D. 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 ,正确;故答案为:A.6.(2023八上·宁波期末)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如图为植物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自外向里主要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冠四部分;根毛区,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促进细胞伸长;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根冠,对根起保护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A.根毛区,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符合题意;B.伸长区,促进细胞伸长;C.根冠,对根起保护作用;D.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故答案为:A7.(2022八下·滨江期末)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下措施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低温储存粮食,可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B.幼苗带土栽培,可以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C.移栽大型树木时,为保证成活应保留全部的树冠以促进蒸腾作用D.早春播种覆盖地膜,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的储存条件、根的结构和功能、蒸腾作用、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分析解答。【解答】A: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A正确。B: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C:移栽大型树木时,保留全部的树冠以促进蒸腾作用,不利于树木存活,C错误。D: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早春播种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D正确。故选C。8.(2022八下·安吉期末)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C.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D.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解答】A.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B.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不符合题意。C.氮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C不符合题意。D.施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 D符合题意。故选D。9.(2022·萧山模拟)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具有的细胞特点正确的是( )A.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B.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小,分裂能力强C.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也有较强分裂能力D.根毛区细胞最大特点是无液泡,向外突起【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冠:排列松散,有较薄的细胞壁,有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2.分生区:个体小,排列紧密,有较薄的细胞壁,细胞核较大,拥有大量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3.伸长区:有细胞壁,有一定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较小的液泡,没有叶绿体。4.根毛区:有细胞壁,不能分裂,拥有较大的液泡,一定量线粒体,少量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叶绿体。【解答】A: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A正确。B: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分裂能力强,B错误。C: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不具有分裂能力,C错误。D:根毛区拥有较大的液泡,D错误。故选A。10.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茎秆细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①钾②磷③氮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如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等。因为缺钾,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植株暗绿带红是因为缺磷。植株矮小,叶色发黄,这是因为缺氮。【解答】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因为缺氮;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是因为缺钾;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是因为缺磷。故选D。1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C.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D.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的含水量不同【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解答】A.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A错误。B.只有一株幼苗,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B错误;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法观察幼苗根的数量,C错误;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D正确;故选D。12.如图为根尖的一部分结构,箭头表示水分移动的方向,分析此图,此图不能说明的是( )A.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B.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C.根尖根毛区内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一般比外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大D.根毛区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具分裂能力【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结合图示及选项分析解答。【解答】A.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箭头表示水的方向,即根在吸水,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题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B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不符合题意。C.水分先进入外层细胞,再进入内层细胞,因此内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一般比外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不符合题意。D.根毛区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具分裂能力,此图体现不出这一点,符合题意。故选D。13.(2021八下·柯桥期末)2021年3月首届中国春兰节在绍兴柯桥开幕。春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如图。以下关于春兰的分析合理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须根系B.其根毛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成长阶段的前期,可以大量施加氮肥,以促进其茎和叶的生长D.体内有机物一部分由光合作用制造,还有一部分是从肥沃土壤中吸收的【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解答】A、春兰是单子叶植物,没有主根,属于须根系;故A正确;B、根毛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B错误;C、成长阶段的前期,不能大量施加氮肥;故C错误;D、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14.(2021八下·上虞期末)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D.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15.(2021八下·苍南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土壤质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比例对土壤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根据植物生长的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解答】A、壤土类土壤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A不符合题意;B、根据植物习性,配制不同土壤,植物才会长得更快,B不符合题意;C、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这些条件,C不符合题意;D、黏土类土壤的黏性高,很难散开,蓄水保肥能力很强,透气性差(缺点),不利于一些农作物生长需要,而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因此黏土类土壤不适合玉米生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冬天烧枯萎的草坪会有利于开春后草的生长;“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践踏草坪影响植物生长。 这说明植物的生长繁衍需要( )A.有机物 空气 B.无机盐 空气C.有机物 二氧化碳 D.矿物质 水【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冬天烧枯萎的草坪,留下的灰烬中有无机盐,将灰烬草中,草生长更好,因此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草被践踏,导致小草缺少空气,使小草不易生长,因此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空气,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17.(2020八下·丽水期末)每年4月份油菜花开,龙泉黄南村总会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油菜花期长达30多天,期间需要大量水,油菜花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油菜花吸水时,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根;大于【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是成熟区。(2)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解答】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故油菜花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油菜花吸水时, 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而根毛区细胞液泡里的细胞液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质量分数大,利于吸收水分,故植物根部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为:根;大于18.(2022八下·新昌期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阳台上种植绿色安全的蔬菜,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如图所示。(1)若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植物缺 (选填“氮”、“磷”或“钾”)。(2)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 作用。(3)若添加的培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会引起细胞 ,蔬菜会发生萎蔫现象。【答案】(1)氮(2)呼吸(3)失水【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同时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即可答题。【解答】(1)若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植物缺氮。(2)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呼吸作用。(3)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即失水,蔬菜会发生萎蔫现象。19.(2022八下·杭州期末)《诗经》中关于农业的研究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1)“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因为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 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2)“茶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做肥料。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 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答案】(1)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呼吸(2)钾肥;根毛细胞液浓度【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是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养料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2)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的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解答】(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2)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钾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20.(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间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并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分析出现的变化。(1)甲萝卜洞内的水慢慢变 (填“多”或“少”)了。(2)上述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质量分数和外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细胞液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质量分数时,细胞就 (填“吸水”或“失水”)。(3)如果再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请你增加一个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你对这个萝卜的处理是 。【答案】(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同样浓度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吸水作用,因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会促使植物细胞失水或者吸水,以及维持平衡。若细胞内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则细胞要吸水;若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要失水;细胞内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则保持平衡状态。【解答】(1)根甲图,里面是清水,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因此细胞要吸水,导致萝卜洞内的水分减少;(2)当细胞液质量数(即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就会吸水;(3)通过甲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低,乙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大,那么还缺少一个和细胞浓度相同的液体。因此,我们操作是: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故答案为:(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21.(2021八下·滨江期末)中国的甘蔗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南方众多个省、自治区。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河边湿润沙地(2)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 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 。【答案】(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2)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解答】(1)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河边湿润沙地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因此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河边湿润沙地,C符合题意。(2)钾肥的作用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故答案为:(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22.(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答案】(1)A(2)大于【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N、P、K三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N元素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使枝叶长得繁茂。P元素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K元素作用:使茎杆粗壮,促进淀粉的全盛和运输;2、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反之失水。【解答】(1)由分析可知N、P、K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A、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是N元素的作用,A正确;B、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这是P元素的作用,B错误;C、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这是K元素的作用,C错误。故选A(2)要使 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根据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根细胞液浓度。故答案为:(1)A (2)大于23.(2020八下·天台月考)将质量均为6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 不同。(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答案】(1)土壤溶液浓度(2)0.5%盐水【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解答】(1)题中是将“萝卜放入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故 萝卜中的是细胞液浓度,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土壤溶液浓度不同。(2)当盐水的浓度为0.5%时,萝卜最后的质量与原来新鲜时的质量最接近,说明此时浓度最接近细胞液浓度。故答案为:(1) 土壤溶液浓度 ;(2) 0.5%盐水24.如图所示,图1为肉眼看到的幼苗的幼根,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四类细胞的形态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 ,它主要是由图2中[C] 细胞的表皮向外突起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2)图1中[③] 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②] 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2中的 (填字母)。【答案】(1)根毛;根毛区(2)伸长区;分生区;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细胞特点方面来切入.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由图可知: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解答】(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根毛,它主要是由图2中[C]根毛区细胞的表皮向外突起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2)图1中[③]伸长区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②]分生区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2中的D。三、实验探究题25.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实验步骤:①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②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③将它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1)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3)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项目 A组 B组小麦种子数 20粒 20粒培养条件 适量的水,有光照,25℃ 适量的水,黑暗,25 ℃培养时间 2周 2周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答案】(1)排除胚乳中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2)甲 ,乙两组叶片的颜色(3)光照对叶绿素的合成有无影响【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此题以证实“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的方法是,结合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解答】(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证实“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实验变量是镁元素,甲组接种在完全培养基上作为对照组,乙组接种缺镁培养基上作为实验组。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2)培养两周后,若乙组幼苗叶片的颜色不比甲组绿,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若乙组幼苗叶片的颜色和甲组一样绿或比甲组绿,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不需要镁元素,因此观察对象是甲乙叶子的颜色;(3)由表中的信息可知,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叶绿素的合成有无影响。26.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两周后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2)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 。(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吗?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 。(4)此实验表明 。(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 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 。【答案】(1)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乙试管的幼苗(3)能;无土栽培(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氮;化肥【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乙试管的幼苗。(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无土栽培。(4)此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氮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肥。27.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株2.3千克的柳枝栽培在装有90.8千克土壤的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6.7千克,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0.1千克。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水源(控制水量) 实验次数 实验时间 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普通水 2次 56天 126普通水+少量土壤 2次 56天 309蒸馏水 1次 56天 36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B.选用薄荷苗可以节省实验时间C.进行重复实验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D.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以减少干扰(2)分析伍德沃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答案】(1)B;C;D(2)土壤(3)二氧化碳【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和资料分析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解答】(1)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可以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因此,选项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2)实验数据表中显示,伍德沃德实验不仅用了水,还有土壤,说明植物质量的增加还与土壤有关。(3)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密切相关。28.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实验中,先配制了4种营养液:A.标准营养液,B.缺氮营养液,C.缺磷营养液,D.缺钾营养液。将4种营养液装入12只大小一样的三角烧瓶内,每种营养液装3瓶,并注明标记。然后将12株大小一样、生长旺盛的玉米幼苗分别栽种在12只三角烧瓶中。瓶子都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 。(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 ,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 。(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哪些变量?【答案】(1)作为对照(2)误差(3)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4)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解答】(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作为对照(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误差,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29.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Ⅰ.首先选取发育状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植件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甲 41 48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41 71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2)请仿照下图中的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 (填字母)。A.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C.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D.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答案】(1)蛋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2)解:如图所示:(3)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解答】(1)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据表中数据绘图如下:(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故选B。30.(2022八下·舟山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X/Y/……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1)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2)[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n2的大小(3)[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虽然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但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仍有价值。【答案】(1)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 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2)A(3)叶片数目(叶面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的矿质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得出的结论会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实验的目的“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分析解答;(3)叶片的数量越多,表面积越大,则蒸腾作用越明显,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设计】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因此表中的X、Y等不应该是同一种矿质元素,而应为不同的矿质元素,即: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2)【数据处理】根据作出的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该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故选A。(3)【实验反思】因为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来进行实验.31.(2022八下·仙居期末)2021 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其晚年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海水稻”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可多养活2亿多人!(1)普通水稻很难在盐碱地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 “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水稻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2)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印物质含量比普通水稻要高,如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3)研究人员在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A、B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若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品种水稻。【答案】(1)大于(2)C(3)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浓度的差异导致吸水或者失水。(2)元素是一类同种原子的统称。(3)光照强度影响 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解答】(1) 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不仅无法吸水,还会失水。(2)宏观事物中是含有各种元素。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这里的“硒”是指元素 。(3)A水稻在更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A水稻。四、解答题32.(2022八下·南浔期末)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 ,才能被植物利用。(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茎秤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答案】(1)根毛(2)B(3)-3【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3)根据化学价代数和为零计算。【解答】(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矮小,叶色发黄。(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故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3价。33.(2022八下·武义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字母)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答案】(1)A(2)大于(3)导管(4)保护【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解答】(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A 完成的,它的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34.(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质量评估试卷)把萝卜块放人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人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2)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的科学原理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填“高于”或“低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涨大,所以变挺。(3)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2)低于(3)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100 g×4.5%=(100+ m)×0.9%,解得m=400 g,V= =400 cm3=400 mL。答:需加水400 mL。【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因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等现象。【解答】(1)人体内液体 为生理盐水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0.9%,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在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上皮细胞的形状;(2)根毛区细胞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浓度,植物会失水,根毛去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浓度,细胞会吸水,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所以青菜会吸水;故答案为:(1) 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 ;(2)低于;35.(2021八下·秀洲月考)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A,B两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4)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欲配置1000千克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15%的硝酸铵(NH4NO3)营养液,能为作物提供多少质量的氮元素 千克。【答案】(1)根毛区(2)大于(3)A(4)0.525【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吸水的部位,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的原因,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的原理,细胞膜的功能,以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解答】(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根毛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合理施肥。(3)图A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液泡变小,因此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图B细胞壁和细胞膜紧密的贴在一起,液泡大,因此表示细胞吸水。(4) 硝酸铵(NH4NO3) 质量=1000千克*0.15%=1.5千克。硝酸铵(NH4NO3) 中N元素质量分数=N元素质量=1.5千克×35%=0.525千克。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九上·舟山开学考)在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菜庄果蔬专业合作社,赵文琦等几名村官引入了无土栽培大棚,无土栽培番茄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结果,加上免除草、免施肥、免施农药,果实个大肉厚,一个大棚年产10万斤以上。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培养液中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A.无机盐 B.水 C.维生素 D.有机物2.(2022八下·诸暨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中观察到细胞分裂时才有的染色体。此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A.根冠 B.根毛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3.(2022八下·定海期末)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下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分在根尖的是( )A. B.C. D.4.(2020八下·柯桥期末)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根对茎叶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 )A.分生区 B.根冠 C.根毛区 D.伸长区5.(2023·临安模拟)临安人民广场新移栽了很多树木,一些树正在打针输液(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可以注射高浓度的营养液B.施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树茎的输导组织中C.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D.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6.(2023八上·宁波期末)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如图为植物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A. B.C. D.7.(2022八下·滨江期末)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下措施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低温储存粮食,可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B.幼苗带土栽培,可以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C.移栽大型树木时,为保证成活应保留全部的树冠以促进蒸腾作用D.早春播种覆盖地膜,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8.(2022八下·安吉期末)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C.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D.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9.(2022·萧山模拟)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具有的细胞特点正确的是( )A.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B.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小,分裂能力强C.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也有较强分裂能力D.根毛区细胞最大特点是无液泡,向外突起10.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茎秆细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①钾②磷③氮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1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C.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D.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的含水量不同12.如图为根尖的一部分结构,箭头表示水分移动的方向,分析此图,此图不能说明的是( )A.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B.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C.根尖根毛区内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一般比外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大D.根毛区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具分裂能力13.(2021八下·柯桥期末)2021年3月首届中国春兰节在绍兴柯桥开幕。春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如图。以下关于春兰的分析合理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须根系B.其根毛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成长阶段的前期,可以大量施加氮肥,以促进其茎和叶的生长D.体内有机物一部分由光合作用制造,还有一部分是从肥沃土壤中吸收的14.(2021八下·上虞期末)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D.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15.(2021八下·苍南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1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冬天烧枯萎的草坪会有利于开春后草的生长;“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践踏草坪影响植物生长。 这说明植物的生长繁衍需要( )A.有机物 空气 B.无机盐 空气C.有机物 二氧化碳 D.矿物质 水二、填空题17.(2020八下·丽水期末)每年4月份油菜花开,龙泉黄南村总会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油菜花期长达30多天,期间需要大量水,油菜花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油菜花吸水时,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2022八下·新昌期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阳台上种植绿色安全的蔬菜,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如图所示。(1)若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植物缺 (选填“氮”、“磷”或“钾”)。(2)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 作用。(3)若添加的培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会引起细胞 ,蔬菜会发生萎蔫现象。19.(2022八下·杭州期末)《诗经》中关于农业的研究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1)“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因为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 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2)“茶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做肥料。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 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20.(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间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并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分析出现的变化。(1)甲萝卜洞内的水慢慢变 (填“多”或“少”)了。(2)上述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质量分数和外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细胞液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质量分数时,细胞就 (填“吸水”或“失水”)。(3)如果再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请你增加一个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你对这个萝卜的处理是 。21.(2021八下·滨江期末)中国的甘蔗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南方众多个省、自治区。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河边湿润沙地(2)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 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 。22.(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23.(2020八下·天台月考)将质量均为6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 不同。(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24.如图所示,图1为肉眼看到的幼苗的幼根,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四类细胞的形态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 ,它主要是由图2中[C] 细胞的表皮向外突起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2)图1中[③] 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②] 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2中的 (填字母)。三、实验探究题25.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实验步骤:①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②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③将它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1)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3)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项目 A组 B组小麦种子数 20粒 20粒培养条件 适量的水,有光照,25℃ 适量的水,黑暗,25 ℃培养时间 2周 2周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26.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两周后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2)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 。(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吗?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 。(4)此实验表明 。(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 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 。27.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株2.3千克的柳枝栽培在装有90.8千克土壤的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6.7千克,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0.1千克。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水源(控制水量) 实验次数 实验时间 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普通水 2次 56天 126普通水+少量土壤 2次 56天 309蒸馏水 1次 56天 36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B.选用薄荷苗可以节省实验时间C.进行重复实验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D.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以减少干扰(2)分析伍德沃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28.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实验中,先配制了4种营养液:A.标准营养液,B.缺氮营养液,C.缺磷营养液,D.缺钾营养液。将4种营养液装入12只大小一样的三角烧瓶内,每种营养液装3瓶,并注明标记。然后将12株大小一样、生长旺盛的玉米幼苗分别栽种在12只三角烧瓶中。瓶子都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 。(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 ,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 。(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哪些变量?29.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Ⅰ.首先选取发育状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植件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甲 41 48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41 71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2)请仿照下图中的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 (填字母)。A.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C.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D.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30.(2022八下·舟山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X/Y/……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1)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2)[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n2的大小(3)[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虽然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但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仍有价值。31.(2022八下·仙居期末)2021 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其晚年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海水稻”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可多养活2亿多人!(1)普通水稻很难在盐碱地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 “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水稻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2)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印物质含量比普通水稻要高,如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3)研究人员在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A、B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若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品种水稻。四、解答题32.(2022八下·南浔期末)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 ,才能被植物利用。(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茎秤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33.(2022八下·武义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字母)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34.(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质量评估试卷)把萝卜块放人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人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2)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的科学原理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填“高于”或“低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涨大,所以变挺。(3)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35.(2021八下·秀洲月考)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A,B两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4)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欲配置1000千克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15%的硝酸铵(NH4NO3)营养液,能为作物提供多少质量的氮元素 千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是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解答】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故选A。2.【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时,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染色体。【解答】分生区细胞分裂最旺盛,有很多正在分裂的细胞。所以在分生区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分裂时才有的染色体。故选D。3.【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解答】根据题意;为了证明植物根吸收水分主要在根尖,故设置的对照组为根有根尖;实验组为根没有根尖;故选B。4.【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植物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因此根不仅具有吸收水分,还有吸收无机盐的功能,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使根的吸收功能大大增加, 因此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根毛区。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植物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解答】A.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注射的营养液如果太高,高于树木细胞液的浓度会使得树木失水而死亡,所以为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可以注射高浓度的营养液是错误的;B. 移栽的树木打吊瓶的目的主要是补充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施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树茎的输导组织中,正确;C. 给新移栽树的树干补水可保持树干水分,促进根系萌发新根,正确;D. 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 ,正确;故答案为:A.6.【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自外向里主要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冠四部分;根毛区,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促进细胞伸长;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根冠,对根起保护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A.根毛区,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符合题意;B.伸长区,促进细胞伸长;C.根冠,对根起保护作用;D.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故答案为:A7.【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的储存条件、根的结构和功能、蒸腾作用、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分析解答。【解答】A: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A正确。B: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C:移栽大型树木时,保留全部的树冠以促进蒸腾作用,不利于树木存活,C错误。D: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早春播种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D正确。故选C。8.【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解答】A.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B.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不符合题意。C.氮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C不符合题意。D.施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 D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冠:排列松散,有较薄的细胞壁,有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2.分生区:个体小,排列紧密,有较薄的细胞壁,细胞核较大,拥有大量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3.伸长区:有细胞壁,有一定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较小的液泡,没有叶绿体。4.根毛区:有细胞壁,不能分裂,拥有较大的液泡,一定量线粒体,少量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叶绿体。【解答】A: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A正确。B: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分裂能力强,B错误。C: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不具有分裂能力,C错误。D:根毛区拥有较大的液泡,D错误。故选A。10.【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如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等。因为缺钾,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植株暗绿带红是因为缺磷。植株矮小,叶色发黄,这是因为缺氮。【解答】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因为缺氮;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是因为缺钾;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是因为缺磷。故选D。11.【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解答】A.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A错误。B.只有一株幼苗,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B错误;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法观察幼苗根的数量,C错误;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D正确;故选D。12.【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结合图示及选项分析解答。【解答】A.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箭头表示水的方向,即根在吸水,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题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B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不符合题意。C.水分先进入外层细胞,再进入内层细胞,因此内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一般比外层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不符合题意。D.根毛区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排列紧密具分裂能力,此图体现不出这一点,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解答】A、春兰是单子叶植物,没有主根,属于须根系;故A正确;B、根毛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B错误;C、成长阶段的前期,不能大量施加氮肥;故C错误;D、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15.【答案】D【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土壤质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比例对土壤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根据植物生长的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解答】A、壤土类土壤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A不符合题意;B、根据植物习性,配制不同土壤,植物才会长得更快,B不符合题意;C、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这些条件,C不符合题意;D、黏土类土壤的黏性高,很难散开,蓄水保肥能力很强,透气性差(缺点),不利于一些农作物生长需要,而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因此黏土类土壤不适合玉米生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冬天烧枯萎的草坪,留下的灰烬中有无机盐,将灰烬草中,草生长更好,因此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草被践踏,导致小草缺少空气,使小草不易生长,因此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空气,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7.【答案】根;大于【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是成熟区。(2)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解答】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故油菜花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油菜花吸水时, 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而根毛区细胞液泡里的细胞液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质量分数大,利于吸收水分,故植物根部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为:根;大于18.【答案】(1)氮(2)呼吸(3)失水【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同时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即可答题。【解答】(1)若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植物缺氮。(2)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呼吸作用。(3)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即失水,蔬菜会发生萎蔫现象。19.【答案】(1)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呼吸(2)钾肥;根毛细胞液浓度【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是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养料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2)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的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解答】(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2)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钾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20.【答案】(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同样浓度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吸水作用,因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会促使植物细胞失水或者吸水,以及维持平衡。若细胞内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则细胞要吸水;若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要失水;细胞内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则保持平衡状态。【解答】(1)根甲图,里面是清水,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因此细胞要吸水,导致萝卜洞内的水分减少;(2)当细胞液质量数(即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就会吸水;(3)通过甲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低,乙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大,那么还缺少一个和细胞浓度相同的液体。因此,我们操作是: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故答案为:(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21.【答案】(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2)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解答】(1)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河边湿润沙地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因此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河边湿润沙地,C符合题意。(2)钾肥的作用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故答案为:(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22.【答案】(1)A(2)大于【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N、P、K三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N元素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使枝叶长得繁茂。P元素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K元素作用:使茎杆粗壮,促进淀粉的全盛和运输;2、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反之失水。【解答】(1)由分析可知N、P、K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A、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是N元素的作用,A正确;B、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这是P元素的作用,B错误;C、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这是K元素的作用,C错误。故选A(2)要使 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根据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可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根细胞液浓度。故答案为:(1)A (2)大于23.【答案】(1)土壤溶液浓度(2)0.5%盐水【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解答】(1)题中是将“萝卜放入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故 萝卜中的是细胞液浓度,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土壤溶液浓度不同。(2)当盐水的浓度为0.5%时,萝卜最后的质量与原来新鲜时的质量最接近,说明此时浓度最接近细胞液浓度。故答案为:(1) 土壤溶液浓度 ;(2) 0.5%盐水24.【答案】(1)根毛;根毛区(2)伸长区;分生区;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细胞特点方面来切入.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由图可知: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解答】(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根毛,它主要是由图2中[C]根毛区细胞的表皮向外突起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2)图1中[③]伸长区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②]分生区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2中的D。25.【答案】(1)排除胚乳中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2)甲 ,乙两组叶片的颜色(3)光照对叶绿素的合成有无影响【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此题以证实“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的方法是,结合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解答】(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证实“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实验变量是镁元素,甲组接种在完全培养基上作为对照组,乙组接种缺镁培养基上作为实验组。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2)培养两周后,若乙组幼苗叶片的颜色不比甲组绿,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若乙组幼苗叶片的颜色和甲组一样绿或比甲组绿,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不需要镁元素,因此观察对象是甲乙叶子的颜色;(3)由表中的信息可知,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叶绿素的合成有无影响。26.【答案】(1)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乙试管的幼苗(3)能;无土栽培(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氮;化肥【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乙试管的幼苗。(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无土栽培。(4)此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氮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肥。27.【答案】(1)B;C;D(2)土壤(3)二氧化碳【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和资料分析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解答】(1)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可以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因此,选项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2)实验数据表中显示,伍德沃德实验不仅用了水,还有土壤,说明植物质量的增加还与土壤有关。(3)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密切相关。28.【答案】(1)作为对照(2)误差(3)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4)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解答】(1)配制标准营养液的目的是作为对照(2)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观察测量的误差,设置了重复组,每组3株。(3)在B、C、D三组的9只三角烧瓶中分别添加氮、磷、钾营养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添加该元素后,若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该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种添加元素的做法,目的是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种类。(4)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无机盐的种类是自变量,植物生长状况是因变量,其他还应控制光照、温度、浇水量、植物幼苗实验前的生长状况等。29.【答案】(1)蛋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2)解:如图所示:(3)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解答】(1)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据表中数据绘图如下:(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故选B。30.【答案】(1)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 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2)A(3)叶片数目(叶面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的矿质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得出的结论会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实验的目的“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分析解答;(3)叶片的数量越多,表面积越大,则蒸腾作用越明显,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设计】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因此表中的X、Y等不应该是同一种矿质元素,而应为不同的矿质元素,即: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2)【数据处理】根据作出的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该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故选A。(3)【实验反思】因为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来进行实验.31.【答案】(1)大于(2)C(3)A【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浓度的差异导致吸水或者失水。(2)元素是一类同种原子的统称。(3)光照强度影响 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解答】(1) 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不仅无法吸水,还会失水。(2)宏观事物中是含有各种元素。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这里的“硒”是指元素 。(3)A水稻在更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A水稻。32.【答案】(1)根毛(2)B(3)-3【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3)根据化学价代数和为零计算。【解答】(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矮小,叶色发黄。(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故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3价。33.【答案】(1)A(2)大于(3)导管(4)保护【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解答】(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A 完成的,它的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34.【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2)低于(3)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100 g×4.5%=(100+ m)×0.9%,解得m=400 g,V= =400 cm3=400 mL。答:需加水400 mL。【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因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等现象。【解答】(1)人体内液体 为生理盐水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0.9%,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在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上皮细胞的形状;(2)根毛区细胞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浓度,植物会失水,根毛去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浓度,细胞会吸水,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所以青菜会吸水;故答案为:(1) 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 ;(2)低于;35.【答案】(1)根毛区(2)大于(3)A(4)0.525【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吸水的部位,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的原因,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的原理,细胞膜的功能,以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解答】(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根毛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合理施肥。(3)图A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液泡变小,因此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图B细胞壁和细胞膜紧密的贴在一起,液泡大,因此表示细胞吸水。(4) 硝酸铵(NH4NO3) 质量=1000千克*0.15%=1.5千克。硝酸铵(NH4NO3) 中N元素质量分数=N元素质量=1.5千克×35%=0.525千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