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提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提要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道德与法治 期末复习提纲
冲冲冲!背背背!拿分轻轻松松!注:道德与法治占分44/100
道德与法治复习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维护宪法权威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大人权:人民幸福生活)
治国安邦总章程
【治国:设置国家机构/安邦: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4.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国家机构的产生)★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其他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宪法如何规定国家机构的运行
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6.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
①国家机构与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中央和地方: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讨论决定)。
7.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滥用职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为违宪而无效。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加强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主体: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法律
地方各级人大:保证实施
宪法监督的内容:合宪性审查、违宪行为
3.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
①学习宪法。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
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④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
①权利是有界线的。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应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③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利,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等。
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受教育)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公民应该怎样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基本内容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人大代表的职权 :提案(议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
3.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P56)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基本经济制度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确立的依据?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9.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1)国有经济。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主导力量。【国家命脉、重要领域】
(2)集体经济。 【村镇企业】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说明】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选择题经常考,注意区分.
1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
1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位)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作用)
12.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国家政策是怎样的?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3.我国的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工资、奖金、津贴、经营所得)
②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③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优越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我国国家机构
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立法权:法律的确立、修改、废除【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
决定权: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计划的通过
任免权: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如: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家主席和全国人大的关系?
①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②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4.国家主席的职权?【注意:国家主席不可以独立行使权力】
①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②任免权。③外事权。④授予荣誉权。
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5.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②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6.行政机关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7.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8.监察机关的职责:监督、调查、处置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9.我国司法机关?
①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审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
②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追诉罪犯、提起公诉】
10.司法机关行使职权的要求?
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个人: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
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法治的基本精神。
尊重自由平等
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自由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2.如何珍视自由 ★
①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何表现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①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5.我们如何践行平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④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公平的价值
①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2.我们如何坚守公平
①个人维护公平。②制度保障公平。
正义的价值(重要性)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保证其有尊严地活】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4.我们怎样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②司法维护正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