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七下道法6-10课期末复习提纲核心考点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春七下道法6-10课期末复习提纲核心考点整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春七下道法期末复习提纲核心考点整理
(本资料期中部分1-5课链接https://www.21cnjy.com/H/121522/10430/15165079.shtml)
第六课 “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1.什么是集体 P53-55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体P53-54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情感需要】 ②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们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集体温暖的表现】 ③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获奖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温暖的表现】 ◆怎样理解集体荣誉?P54-55 ①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力量源泉】 ②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之感;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时,我们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之感。【荣誉感内涵】 (相关链接) ③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荣誉感作用】
3.集体的力量的来源 P55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4.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P56 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5.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作用)P57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1.在集体中涵养哪些品格P58-59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原因(为什么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 ②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原因(为什么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 ②我们在交往中可以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2.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集体中发展个性?P60-61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世界交往的平台。 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3.我们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P60-61 ①我们要在交往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 ③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主动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4.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为什么集体生活成就我)(综合)P58-61 (1)我们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P58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2)我们在集体中发展个性。P60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P62-63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②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③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2.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处理办法P63-64 (1)原因: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2)处理办法: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平衡点,解决冲突。
3.如何让集体和声更美(更和谐)P64-65 ①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②对集体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素,我们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③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④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一致时,我们要维护集体利益,珍惜个人利益; ②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①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回避、迁就、强迫、妥协等。 ②要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二、节奏与旋律
1.在集体生活中,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P67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②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P67 ①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②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③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P68 ①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②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当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排解角色冲突的作用P68 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5.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影响?P69-70 (1)形成:在集体生活中,一切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影响: ·积极影响:①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 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关系】 ·消极影响: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关系】 6.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P70 ①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②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7.解决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有何意义P70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美好集体
1.什么是美好集体的愿景P72 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 2.集体愿景的作用P72 ①对集体: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对成员: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 3.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的意义P73 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4.美好集体的良好氛围表现在哪些方面P73-76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为什么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①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得到尊重和重视。 ②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 ③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为什么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①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②不仅有关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 ③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实,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①在美好的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 ②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①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 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 ②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1.为什么要在共建集体中尽责?P77 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 ②在集体中,我们对共同愿景、共同目标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时间,也需要共同经历的过程。
2.如何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责P77-79 ①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③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面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制定和遵守规则的意义P79 民主制定规则是为了体现集体成员建设集体的意愿,自觉遵守规则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
3.如何在共建集体的担当中成长P79-81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需要学会维护集体荣誉】 ④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 4.在集体中承担责任的意义P81 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5.在集体中如何承担责任P81 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职责不管大小,事情无论巨细,都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6.我们怎样才能与集体共成长?(综合) (1)在共建中尽责。 ①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内容。A.确定和选举组织领导者.B.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③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1)在担当中成长。 ①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③需要我们悉心呵护集体荣誉。 ④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的关系)85-86 ①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②法律嵌入生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P86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本质(什么是法律)P87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我国法律的本质(补充) 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什么是法治(内涵)P87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5.法治的重要性(推进法治建设的原因)P87-88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新方针、核心(补充)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88链接) (2)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核心:依宪治国
二、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P90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道德、纪律等规范的不同点(补充)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道德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 社会舆论、信念、习俗 普遍适用
校规校纪 学校或班级制定 批评、教育 在校师生、职工
2.法律的特征P91-92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制定和认可 ◆为什么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而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和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 ◆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法律的作用P92-93 ①总述: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1.什么是未成年人?P96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P96-97 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社会需要: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补充) ①自身原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②社会原因: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欺骗、欺诈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补充) ①个人方面: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②家庭方面:积极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保护未成年人。 ③学校方面:积极履行学校保护的职责,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引导和教育。 ④社会方面:积极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⑤国家方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我国制定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P97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
◆我国颁布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何意义?(补充) ①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依据。 ②有利于明确社会各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 ③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P99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P99 ①家庭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②学校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③社会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④网络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⑤政府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⑥司法保护。【地位、主体、保护表现/内容】
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P100 ①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1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103 ①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意识。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我们要与法同行,应该怎样做?(综合)【两标题】 ①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 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 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