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调研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2023.5)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某同学去河南登封市附近观星台游玩时,发现了现存 700 年历史的“量天尺”(平放于地
面),它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读“量天尺”景观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 1~2 题。
1.该同学在拍摄“量天尺”时,面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
A.地球公转到③处 B.阳光直射点在赤道附近
C.济南正值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据部分资料显示,在尧舜禹时期,每年 5~7 月,受夏季风的影响,在淮河沿线地区形成连
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大雨、暴雨连续出现,使得淮河水量剧增。当淮河水到达荆山与涂山地区,
受荆、涂二山的阻挡,荆、涂二山上游二三百千米流域地区将形成一个大湖,成为十年九涝的
洪水泛滥之地。读淮河中游段示意图,完成
3~5 题。
3.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山地、丘陵 B.高原、山地
C.平原、丘陵 D.高原、平原
4.尧舜禹时期,影响淮河中游地区洪水成灾
的自然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植被 B.气候、地形
C.植被、地形 D.人类活动、气候
5.大禹治水时将连在一起的荆山和涂山的中间山体打通,以便淮河水在此处快速下泄。原来连
接荆山和涂山之间的地形部位最可能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顶 D.鞍部
读孟加拉国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6~7题。
6. 该国年降水量【 】
A. 北部多、南部少 B. 东部多、西部少 C. 东南部最少 D. 西南部最多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1页 (共 8页)
7. 影响该国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 ②河流 ③季风 ④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完成 8~9 题。
8.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A.①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②自然资源匮乏,水资源丰富
C.③地势北高南低 D.④古老、特有生物众多
9.区域人文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A.①热带旅游胜地,经济发达 B.②黑种人的故乡
C.③发展中的工农业 D.④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
大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被誉为“田中之肉,豆中之王”,豆浆有“绿色牛奶”之称。我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等国。某年,美国各产
区大豆平均出厂价为 395 美元/吨,而巴西约为 295 美元/吨。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及美国大
豆产区分布图,完成 10~12 题。
10.下列关于美国和巴西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C.两国均是发达国家
D.两国西部均濒临大西洋
11.巴西大豆生产成本低于美国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农业科技水平高 B.河流众多,水运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低 D.光热充足
12.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区逐渐向亚马孙平原扩张,对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沙尘暴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2页 (共 8页)
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
文化等。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贵州、海南和内蒙古四省区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
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据此完成 13~14 题.
13.甲、乙、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设计”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河流因素 D.市场需求
14.如果你去丁省区旅游,品尝到当地的美食最可能的是【 】
A.麻婆豆腐 B.过桥米线 C.西湖醋鱼 D.手抓羊肉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之间,每年特定时期,壶口瀑布河水奔流,以黄色瀑布吸引大量游客。
2022 年 5 月,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
景观。读壶口瀑布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 15~16 题。
15.每年观赏壶口黄色瀑布的最佳时期是【 】
A.12 月-2 月 B.3 月-5 月
C.6 月-8 月 D.9 月-11 月
16.黄河壶口段河水变清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B.流域内降水量增多
C.河水中含沙量减少
D.引黄灌溉发展种植业
京新高速公路(G7)是目前世界上穿
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被自驾“驴
友”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将
邂逅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
湖泊蓝……。读京新高速沿线示意图,完
成 17~18 题。
17.“驴友”发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他们提出的发展建议适合西北地区
的是【 】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当地牧民收入
B.大力开采区域内石油、天然气资源,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C.在本地区西部大力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形成商品粮基地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8.G7 沿线地区可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①核能 ②海洋能 ③风能 ④太阳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受气候的影响,不同地方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读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图、主要放牧方式
图、天山牧场牧民转场图,完成 19~20 题。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3页 (共 8页)
19.关于①、②两处主要的放牧方式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游牧,降水较多,水草肥美 B.①—定居放牧,降水较少,牧草稀疏
C.②—游牧,降水较少,牧草稀疏 D.②—定居放牧,降水较多,水草肥美
20.牧民转场至甲牧场,是因为甲牧场【 】
①牧草茂盛 ②气候凉爽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陡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读图完成 21~22 题。
21.图中信息显示【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22.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弊族自治州北部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木,
屋顶上层覆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南部的哈尼梯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图左、
图中分别是土掌房、哈尼梯田景观图,图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据此完成 23~24 题。
23.下列关于土掌房特征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屋顶不需要排水——降水稀少 B.平台房顶晾晒稻谷——坡地较多
C.用石头砌成墙壁——地震较多 D.房顶覆土洒水捶实——夏季高温
24.影响哈尼梯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洪涝 C.伏旱 D.台风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 216 个国家级育
制种基地。读我国四个育制种基地的位置图,完成 25 题。
25.四地育制种的优势条件有【 】
①甲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②乙地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③丙地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④丁地热量充足,可育种时间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4页 (共 8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用蓝色、黑色钢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共 4 小题,50 分)
26.(9 分)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了
等高线立体模型 (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确顺序对下列几幅照片进行排序 。 (2 分)
①用橡皮垫起铅笔依次绘制等高线 ②准备所需工具 ③将大圆剪下,卷成圆锥体
④将两个圆锥体粘连成一体 ⑤用圆规在卡纸上画大圆 ⑥制成高度不等的两个圆锥体
(2)为尽可能减小误差, 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 】(多项选择) (3 分)
A.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B.每块橡皮高度相等
C.绕模型画出螺旋上升的线 D.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
(3)俯视模型, 甲同学读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1 分)
A.①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B.②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C.③为缓坡———等高线比较稀疏
D.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应该四周大中间小
(4)沿图中 M-N 连线方向做剖面图, 正确的表示是【 】
(单项选择), 理由是: (3 分)
27.粮食安全。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2022 年 5 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拉响了警报,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
机”,粮食安全再次引起全球关注。图为俄罗斯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面
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分布示意图。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5页 (共 8页)
材料一: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之一。美国、俄罗斯都是世界粮食
商品率较高的国家。2021 年有 53 个国家或地区约 1.93 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
进一步恶化。
材料二: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几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不仅威胁了食品安全,还使全球粮食供应
链面临巨大压力;一些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这将进一步
加大全球粮食供应的紧缺程度。
材料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俄乌两国合计占全球大麦供应的 19%、小麦供应的
14%和玉米供应的 4%,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 1/3 以上……截止到 2023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已
持续一周年。
(1)俄罗斯农作物主要分布于国土的_________部地区,其中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是最
主要的农作物产区。 (2 分)
(2)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试比较俄罗斯和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6 分)
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由于纬度较②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气
俄罗斯 候③___________(特点),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1)地形:两国都①
___________(地形)面积 人文: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④___________。
广阔;(2)水源:两国都
气候:本土大部分地区地处⑤___________带(温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美国 度带),光热条件好,气候适宜;人文:农业实现
了机械化、⑥___________化。
(3)由图可知,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我们学过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
___________气候分布广,易发生___________(自然灾害),不利于粮食生产。(3 分)
(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3 分)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
察。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6页 (共 8页)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
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
完整。(5 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
④______⑤______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
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
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对南极
地区的影响有【 】。(2 分)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
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
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左图为西藏“一江两河”分布图,
右图为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
(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4 分)
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使用,
许多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
电站,引发人们热议。图为藏东南区域示意图。
(4)结合图文资料,谈谈这里是否适合建水
电站,并说明理由:(3 分)
29.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之喉,承袭黄河水沙之惠,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价值。某研学小
组开展了对黄河三角洲的考察,并收集了相关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7页 (共 8页)
黄河流域简图及黄河三角洲影像图
(1)研学小组在查阅资料后,制作了资料卡片。(3 分)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注入____海的入海口处,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
时,地形坡度变____,河流流速变____泥沙沉积而成。
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的部分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站 头道拐站 潼关站 利津站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14 217 335 289
近 10 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49 227 301 213
多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61 0.99 9.21 6.38
近 10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24 0.65 1.79 1.41
(注:多年指 1950—2020 年,近 10 年指 2011—2020 年。)
(2)研学小组从表格中得出如下结论:黄河输沙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是径流量。判断结论是否正
确,并结合表中数据说明理由:(3 分)
(3)研学小组调查了黄河三角洲面积数据,并制作了图表(如图
所示),请给图表加一个图名____。图示时间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
化特点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河段的输沙量____。(4 分)
(4)近年来,随着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变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研学小组进行了调查并提
出了相应措施。请将相应字母填入表格空白处。(3 分)
存在问题 措施建议
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①____
②____ 强化区域统筹,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土地盐碱化加速,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③——
耕地开发、渔业养殖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破碎化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A.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不足,黄河来水来沙减少
B.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C.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建设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 8页 (共 8页)2023 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调研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2023.5)
说明: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某同学去河南登封市附近观星台游玩时,发现了现存700年历史的“量天尺”(平放于地面),它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读“量天尺”景观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拍摄“量天尺”时,面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
A.地球公转到③处 B.阳光直射点在赤道附近
C.济南正值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据部分资料显示,在尧舜禹时期,每年5~7月,受夏季风的影响,在淮河沿线地区形成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大雨、暴雨连续出现,使得淮河水量剧增。当淮河水到达荆山与涂山地区,受荆、涂二山的阻挡,荆、涂二山上游二三百千米流域地区将形成一个大湖,成为十年九涝的洪水泛滥之地。读淮河中游段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山地、丘陵 B.高原、山地
C.平原、丘陵 D.高原、平原
4.尧舜禹时期,影响淮河中游地区洪水成灾
的自然因素是【 】
人类活动、植被 B.气候、地形
C.植被、地形 D.人类活动、气候
大禹治水时将连在一起的荆山和涂山的中间山体打通,以便淮河水在此处快速下泄。原来连
接荆山和涂山之间的地形部位最可能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顶 D.鞍部
  读孟加拉国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6~7题。
6. 该国年降水量【 】
A. 北部多、南部少 B. 东部多、西部少 C. 东南部最少 D. 西南部最多
7. 影响该国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 ②河流 ③季风 ④地形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完成8~9题。
8.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A.①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②自然资源匮乏,水资源丰富
C.③地势北高南低 D.④古老、特有生物众多
9.区域人文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A.①热带旅游胜地,经济发达 B.②黑种人的故乡
C.③发展中的工农业 D.④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
大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被誉为“田中之肉,豆中之王”,豆浆有“绿色牛奶”之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等国。某年,美国各产区大豆平均出厂价为395美元/吨,而巴西约为295美元/吨。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及美国大豆产区分布图,完成10~12题。
下列关于美国和巴西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C.两国均是发达国家
D.两国西部均濒临大西洋
11.巴西大豆生产成本低于美国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农业科技水平高 B.河流众多,水运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低 D.光热充足
12.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区逐渐向亚马孙平原扩张,对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沙尘暴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贵州、海南和内蒙古四省区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据此完成13~14题.
甲、乙、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设计”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河流因素 D.市场需求
14.如果你去丁省区旅游,品尝到当地的美食最可能的是【 】
A.麻婆豆腐 B.过桥米线 C.西湖醋鱼 D.手抓羊肉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之间,每年特定时期,壶口瀑布河水奔流,以黄色瀑布吸引大量游客。2022年5月,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读壶口瀑布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15~16题。
15.每年观赏壶口黄色瀑布的最佳时期是【 】
A.12月-2月 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16.黄河壶口段河水变清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B.流域内降水量增多
C.河水中含沙量减少
D.引黄灌溉发展种植业
京新高速公路(G7)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被自驾“驴友”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将邂逅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读京新高速沿线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驴友”发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他们提出的发展建议适合西北地区
的是【 】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当地牧民收入
B.大力开采区域内石油、天然气资源,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C.在本地区西部大力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形成商品粮基地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8.G7沿线地区可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①核能 ②海洋能 ③风能 ④太阳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受气候的影响,不同地方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读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图、主要放牧方式图、天山牧场牧民转场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①、②两处主要的放牧方式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游牧,降水较多,水草肥美 B.①—定居放牧,降水较少,牧草稀疏
C.②—游牧,降水较少,牧草稀疏 D.②—定居放牧,降水较多,水草肥美
20.牧民转场至甲牧场,是因为甲牧场【 】
①牧草茂盛 ②气候凉爽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陡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信息显示【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22.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弊族自治州北部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木,屋顶上层覆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南部的哈尼梯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图左、图中分别是土掌房、哈尼梯田景观图,图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下列关于土掌房特征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屋顶不需要排水——降水稀少 B.平台房顶晾晒稻谷——坡地较多
C.用石头砌成墙壁——地震较多 D.房顶覆土洒水捶实——夏季高温
24.影响哈尼梯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洪涝 C.伏旱 D.台风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216个国家级育制种基地。读我国四个育制种基地的位置图,完成25题。
四地育制种的优势条件有【 】
①甲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②乙地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③丙地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④丁地热量充足,可育种时间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用蓝色、黑色钢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共4小题,50分)
26.(9分)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了等高线立体模型 (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确顺序对下列几幅照片进行排序 。 (2分)
①用橡皮垫起铅笔依次绘制等高线 ②准备所需工具 ③将大圆剪下,卷成圆锥体
④将两个圆锥体粘连成一体 ⑤用圆规在卡纸上画大圆 ⑥制成高度不等的两个圆锥体
(2)为尽可能减小误差, 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 】(多项选择) (3分)
A.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B.每块橡皮高度相等
C.绕模型画出螺旋上升的线 D.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 (

)
(3)俯视模型, 甲同学读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1分)
A.①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B.②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C.③为缓坡———等高线比较稀疏
D.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应该四周大中间小
沿图中 M-N 连线方向做剖面图, 正确的表示是【 】
(单项选择), 理由是: (3分)
27.粮食安全。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2022年5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拉响了警报,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再次引起全球关注。图为俄罗斯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之一。美国、俄罗斯都是世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国家。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
材料二: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几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不仅威胁了食品安全,还使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一些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这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供应的紧缺程度。
材料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俄乌两国合计占全球大麦供应的19%、小麦供应的14%和玉米供应的4%,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1/3以上……截止到2023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周年。
俄罗斯农作物主要分布于国土的_________部地区,其中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是最
主要的农作物产区。 (2分)
(2)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试比较俄罗斯和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6分)
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俄罗斯 (1)地形:两国都①___________(地形)面积广阔;(2)水源:两国都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气候:由于纬度较②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气候③___________(特点),农业生产受到制约;人文: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④___________。
美国 气候:本土大部分地区地处⑤___________带(温度带),光热条件好,气候适宜;人文:农业实现了机械化、⑥___________化。
(3)由图可知,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我们学过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
___________气候分布广,易发生___________(自然灾害),不利于粮食生产。(3分)
(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5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
④______⑤______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 】。(2分)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左图为西藏“一江两河”分布图,右图为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
(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4分)
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使用,许多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引发人们热议。图为藏东南区域示意图。(4)结合图文资料,谈谈这里是否适合建水电站,并说明理由:(3分)
29.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之喉,承袭黄河水沙之惠,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价值。某研学小组开展了对黄河三角洲的考察,并收集了相关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黄河流域简图及黄河三角洲影像图
(1)研学小组在查阅资料后,制作了资料卡片。(3分)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注入____海的入海口处,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地形坡度变____,河流流速变____泥沙沉积而成。
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的部分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站 头道拐站 潼关站 利津站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14 217 335 289
近10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49 227 301 213
多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61 0.99 9.21 6.38
近10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24 0.65 1.79 1.41
(注:多年指1950—2020年,近10年指2011—2020年。)
(2)研学小组从表格中得出如下结论:黄河输沙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是径流量。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结合表中数据说明理由:(3分)
(3)研学小组调查了黄河三角洲面积数据,并制作了图表(如图所示),请给图表加一个图名____。图示时间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河段的输沙量____。(4分)
(4)近年来,随着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变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研学小组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措施。请将相应字母填入表格空白处。(3分)
存在问题 措施建议
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①____
②____ 强化区域统筹,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土地盐碱化加速,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③——
耕地开发、渔业养殖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破碎化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A.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不足,黄河来水来沙减少
B.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C.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建设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2023.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B C D C B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D C C D B D A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A B
综合题。(共50分)
26.(9分)
(1) (2分) ②⑤③⑥①④ (2)(3分) A BD(选对一项得1分,共3分,多选不得分)
(3) (1分)D (4)(3分)A 左边山峰海拔高右边山峰海拔低﹐左边山峰等高线密坡度陡,右边山峰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7.(14分)
(1) 西南 东欧平原 (2分)
(2) 平原 高 寒冷 少 北温 专业 (6分)
(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热带草原 旱灾 (3分)
(4)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近几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俄乌冲突等 (3分)。
28.(14分)
(1) 海拔/地势 纬度 寒冷/严寒 乙 甲 (5分)
(2) BC AD (2分)
(3) 气温低或热量不足或高寒 (1分)。 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必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日照时间长。 (3分)
(4)适合 。①地势落差大;②有河流或河流水量大。或者:不适合。①地质灾害多发。②交通不便;③地形崎岖;④生态环境脆弱;⑤国际河流国际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 (3分)
29.(13分)
(1) 渤 小 慢 (3分)
(2)错误 (1分)。理由:兰州径流量大,输沙量少,利津站径流量小,输沙量大。 (2分)
(3) 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增加速度变慢 中游 减少 (4分)
(4) C A B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