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专项—作文(含答案+详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专项—作文(含答案+详细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专项训练——作文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习作。
仔细观察下图,看看漫画描绘了哪些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可悲之处在哪里。根据漫画的名字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漫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要求:先写清楚漫画内容,再写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完成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描述画面,联系生活写出启发;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习作。
仔细看图,看看漫画画了哪些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可悲之处在哪里。根据漫画的名字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漫画给你怎样的启示。
先写清漫画内容,再写受到的启示,3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习作百花园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它们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写一写。
漫画一: 漫画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习作。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我们要学会垃圾的分类。请你仔细观察,根据漫画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字数在400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范文:
漫画的启示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看电视、玩游戏、拍照等等。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若边走路边玩手机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我看到过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位哥哥在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走着走着就撞上了电线杆上,旁边的两个小女孩都震惊到了。我发现,有了手机,大家都被手机迷惑住了,不光是在马路上行走时看手机,还有些大人带孩子在公园玩也在一旁看手机等等。
我还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华灯初上,两个男青年边过马路边专注地玩手机,丝毫不注意川流不息的车辆。猛然间,一辆疾驰而过的小汽车把他们撞飞了。他们受伤住进了医院,幸运的是,他们保住了生命。边过马路边玩手机,差点让他们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发生的惨剧何止这两起,如果您也看到了这样的视频,或者收看了这样的新闻,您还敢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吗?肯定有人敢,但是我奉劝您不要。
去天堂的车票永远是单程的,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命止于“手机”。因此我大声呼吁:为了您生命的安全,也为您家人的幸福着想,请您不要边走路边玩手机了。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的看图作文。
仔细观察漫画,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借助漫画提示语,把你从漫画中看到的,联想到的,领悟到的写下来。要求仔细观察漫画,谈一谈你的感受,以及引发的思考。要结合漫画特点写作,首先看看漫画画了哪些内容,感受到了什么。联想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写作思路是结合漫画的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漫画引发的思考。
图片中的男孩走路看手机,撞上了电线杆,从这个事件入手写作即可。
开头:可以直接介绍漫画的题目及内容;还可以概括地说说自己看了这幅漫画后有什么感受。
中间: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由漫画的内容展开议论,然后联系实际;也可以由漫画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例,然后综合起来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可以由漫画内容来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结尾:可以总结自己得到的启示;也可以发出呼吁,倡导大家怎么去做。
2.范文:
下来,咱们一起玩去
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画,令人感慨万千:一名小男孩面带愁容,背着本不该在他这个年纪承受的肥大的书包,坐在比人还高的试卷上,面对小伙伴盛情的出游邀请:“下来,咱们一起玩去!”,他只能无奈地摊摊手,眼神里满是委屈与不情愿。这“不能承受之重”的作业已经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异化为应试工具,成为沉重的课业负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说、能自主探索。冰心先生也认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都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
但现实情况是,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采用题海战术,简单机械重复;内容千篇一律,忽略我们个体间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差……真正要减轻我们的负担,必须跳出作业的掌心。我认为,我们不能完全跳出作业的掌心,但可以试着努力,在减负与提升效率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控制作业的数量,减掉不合理的负担,让我们的作业更有意义;另一方面,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降低老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杜绝无效低效的作业。其实,控制作业数量,仅仅是底线,减负的根本在于唤醒我们的学习激情,让我们喜爱学习、乐于探究,从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远比培养一个“优秀、卓越”的孩子重要。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作业掌心的引力,我们才能快乐幸福地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看图,把握画面中的关键内容,将这些重点内容客观地解释成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注意语言组织。分析时要联系现实,理解画面背后的内涵。根据漫画可知描述的是公交车上无人让座的情景。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中心。
中间:描述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来论证画面的内容。
结尾:得出结论,抒发情感。
3.范文:
请“低头族”放下手机
有这样一幅漫画:在一次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孩子们说说话,但孩子们都抱着手机聊天,老人倍受冷落,心里十分难过。
现今社会“低头族”的数量直线上升,从学生到白领,从聚餐到走路,它无所不在,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科技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电子化的时代,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日益加重。各式的手机软件在不断地索取眼球,让那些“低头族”沉迷其中,不愿与外界交流,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摆弄手机。
“17岁女生走路时低头玩手机摔死”、“19岁低头族颈椎变形”、“大学生因迷恋手机游戏丢失行李”、“乘客玩手机跌入地铁轨道”,这一则则新闻令人震惊,因为对手机的迷恋,“低头族”们受到不仅是经济更有身体上的危害.
假设那些“低头族”们多抬抬头,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故是否会有所减少?假设那些“低头族”们多抬抬头,那些本不该有的疾病是否会有所好转?假设那些“低头族”们多抬抬头,那些冷场的聚餐是否会有所回暖?
“低头族”们请抬起头,重拾你迷失的美好,不要错过身边的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可以这样写:
一、仔细观察,读懂画意。
漫画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细心地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读懂画意,这是写好漫画作文的关键。
二、合理想象,补充内容。
漫画的画面是静止的,为了让静态的画面活起来,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对画面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补充。
三、抓住重点,有序表达。
我们观察到的、想象出来的内容很多,可不能把它们统统写进作文,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重点,紧扣主题来写,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内容应详写;反之,则略写。
四、发表看法,由此及彼
写漫画作文不仅要写清漫画的内容,还应针对漫画所反映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写下来。
4.范文:
溺爱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有极强的幽默性和讽刺性的漫画,讽刺现在社会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漫画一中,爸爸同放学的儿子一起打伞回家,天气炎热,爸爸满头大汗了,怕儿子热到,爸爸给儿子买一块西瓜让他自己吃。这是每个父母都能做的,很平常很普通的行为。然而漫画二里年迈的父母毕恭毕敬地伺候青年女儿就有点夸张了。妈妈恭恭敬敬的喂她吃东西,爸爸躬身撑伞加扇风。漫画中的女儿简直就是”公主”。这种过分的关爱叫做溺爱。
中国有句俗话:“惯子如杀子”。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哭闹非要买玩具父母就买了,书包家长背,衣服家长帮穿……,孩子越大越是一个巨婴。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吃鸡蛋,刚咬一口说:“这和家里的不一样。”又说道:“家里的都是白色的软皮,这个好硬。”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父母把皮扔了给他剝好了。我想这个事就可以体现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让他的内心觉得:反正我有爸妈,要什么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用干。久而久之一切理所当然,巨婴又变得不知感恩,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看了这两幅漫画后,给我的启发是: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给孩子适当的关爱有益于孩子的 成长,但是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溺爱, 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看漫画写作文有几个要点:1.漫画的中心表达。2.漫画的意思3.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要多使用。4.也可以写写自己看了漫画后的体会。漫画与其他图画的区别在于:漫画的表现手法夸张,看了之后引人深思,让人有所启发。看懂图意、把握寓意是写好漫画作文最关键的一环。
两幅漫画变化的是主人公的年纪,不变的是父母亲力亲为地伺候,包揽了孩子所有的工作。也可以说这是两个家庭,可见宠溺孩子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这样下去会怎样?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写作时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要写错别字。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5.例文:
垃圾要分类
一次午饭后,妈妈让我自己学习如何处理垃圾。我收拾完吃剩的东西,走到一排五颜六色的垃圾桶前,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几个垃圾桶,一时间像树桩一样戳在那里。许多人从我身边经过,轻松地将垃圾扔入垃圾桶。
“嘿,孩子。”一句清晰的中文传入了我的耳朵。我一回头,见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站在我身后,脸上面带笑容。他不紧不慢地说:“孩子,我教你如何分垃圾吧。”我点了点头。“废纸要扔到这个绿色的垃圾桶里,”他耐心的说着,“饮料瓶扔到这个蓝色的垃圾桶里……”
我渐渐有些不耐烦:不就是分个垃圾嘛,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尽管我很不耐烦,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指导着我。看着他额头的汗水和疲惫的神情,我内心的烦躁少了许多。于是我也索性静下心来,认真接受指导。没过多久,我手中的垃圾便全部消失了。见我终于将所有垃圾扔到了正确的垃圾桶里,他微笑着对我点点头,转身又去帮助其他不会分垃圾的人了。
我终于明白了垃圾分类需要人们一起行动。像上海这座拥有高层度文明的城市,人们就应该更自觉,更加一丝不苟地完成垃圾分类。如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并且学会垃圾分类,我们的城市就一定能变成一座更加整洁、更加美丽、更加国际化的大都市。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理解,注意写作时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图片内容和材料是以垃圾分类为主题,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行为特点即可。
开头: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
过程:具体写出这一次扔垃圾的过程,刚开始是如何不会垃圾分类的,后来又是怎样学会分类的。加入一些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即可。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题,升华文章的主旨即可。写出我们从垃圾分类这件事情之后我们收获了什么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