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全民守法”议题式教学设计
张转荣
总议题:网络时代公民如何妥当发声
1.教材分析
1.1本课地位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七课的第四框题。本框题包含“全民守法的内涵”、“推进全民守法”两目内容。本框承接前三框人大科学立法,政府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阐述了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本框与前三框一起构成法治中国的法治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1.2本课内容
本框题主要内容是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下设两目:
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本部分教材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让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推进全民诚信守法”和对何某行为作“是否侵权”的判断并阐述理由,引导学生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本部分教材通过三个“探究与分享”,了解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生活中如何推进全民守法和由信“访”不信“法”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2.学情分析
2.1心智特征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和兴趣点停留在具体而形象的内容上,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比较空洞的宣法普法不感兴趣。要让学生参与“如何推进全民守法”比较有难度。
2.2认知结构分析
经过先前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经验的积累,学生对于“全民守法”已有一定的认知,但比较肤浅﹐仅仅知道“作为公民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生活上却常常认为“法不责众”。
3.教学目标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及分析如下:
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标准
理解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
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明确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4.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在于理解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本课难点在于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
5.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
6.教学思路
本课以“网络时代公民应如何妥当发声”为总议题,按照教材内容,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以“网络暴力”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从法治社会的视角,谈谈视频中“网友”有哪些不理智的行为,分析出现“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并从受害人角度谈谈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环节二:以人民日报对网暴事件的报道导入,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全民守法提几点具体建议,从而使学生明确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环节三:继续关注网络问题,利用学校开展的守法专题教育活动,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题宣传,上课展示成果,从中引导学生明确全民守法的积极意义,树立全民守法的观念。
6.1问题线
总议题是“网络时代公民应如何妥当发声”,通过与学生联系较为密切的网络暴力为主线,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全民守法的理论知识,根据知识线索,设置了三个分议题:议题一:析网络暴力,全民守法是什么;议题二:明网络暴力,如何推进全面守法;议题三:拒网络暴力,坚持妥当发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6.2情境线
以“网络暴力”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从法治社会的视角,谈谈视频中“网友”有哪些不理智的行为,分析出现“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并从受害人角度谈谈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环节二:以人民日报对网暴事件的报道导入,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全民守法提几点具体建议,从而使学生明确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环节三:继续关注网络问题,利用学校开展的守法专题教育活动,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题宣传,上课展示成果,从中引导学生明确全民守法的积极意义,树立全民守法的观念。
6.3任务线
(1)学业任务
在议学情境中掌握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
(2)能力提升
在讨论中学会总结归纳,在分享中锻炼言语表达,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指导。
(3)迁移任务
根据知识点寻找合适的案例,在案例理解中分享其中内在的全民守法相关理论知识,一方面检验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7.教学过程
7.1准备阶段——法治渗透,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二十大报告节选。
7.2感知和理解阶段——学习新知,探讨练习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与要求
环节一:析网络暴力,全民守法是什么
学生分享议学成果。
教师总结: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网络暴力有哪些危害,对于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会污染网络风气,影响社会和谐,进一步阻碍法治国家的建成。(出示相关法条)
关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也都谈到了一些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从施暴方和网络平台分析:
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
关于第三个问题,同学们也都谈到了我们应该做到全民守法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全民守法的内涵:它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它要求我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全面守法的要求: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环节二:明网络暴力,如何推进全面守法
出示人民日报针对此时间的报道,结合报道及教材相关内容,从三个角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全民守法提几点具体建议。
学生分享议学成果。
教师总结:首先,应该进一步增强网民的法治观念,其次要增强网民遇事找法的积极性,最后还有进一步培育网民的道德素质。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大方面,增强观念,投身实践、加强道德建设。
(三)全民守法的继续
环节三:拒网络暴力,坚持妥当发声
为了更好的推进全民守法,我校在5月份开展了以“学法,知法,用法,助力全民守法”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小组活动,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学生分享议学成果。
教师总结:我们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从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7.3巩固阶段——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从议学情境回到课堂,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本课知识点框架,师生一起回顾总结此次课程。
7.4运用阶段——课后作业,温故知新
8.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