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三 2 .2《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3“政治与法治”的第 一单元第 2 课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课讲授“中国共产 党的先进性"。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 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两框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紧紧围 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两框的逻辑关系是:两框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 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框从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 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发选择。本框 题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一、学什么(一)说本框教材本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由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三目:“党的指 导思想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中国共产 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指导思想内容间的联系。第二目阐述两层意思: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的含义。第三目阐述四层意思:含义、必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具体要求。(二)说学情本课授课对象高一学生,他们经过前面阶段的学习,已经基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储备;经过前面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分析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情境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要充分、灵活运用视频、文本等多种教学资源,通过调研、访谈、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 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三)说教学目标1. 通过时政热点来认证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党领导我国核工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强化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懂得拥护党的领导。2. 通过对“两弹一星”研制过程面临挑战的情境难题,布置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领学生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通过商议等活动感悟“两弹一星”精神,最后回归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国家建设,从而达到引领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阐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关键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二、怎么学:(一)说教学思路1.说教学理念和总体架构在设计思路上,本课以独特视角,找到时政与教材契合点,充分挖掘时政热点中的教育教学价值。以美国发布的“中国威胁论”为引子,引出大国底气从“核”而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核工业发展成就,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而展示中国核工业的丰功伟绩及面临的挑战来感悟党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学会把握纷繁现象背后的本质,用学科思维去认识和分析时政热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2.说教法学法为达成上述目标,我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在教法上采用讨论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学法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二)说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趣设疑2021年11月4日,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面对美国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表明了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观看视频《大国底气从“核”而来!》,引出总议题:大国底气从“核”而来设计意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导入的同时,开启教学序中“想学”这一步。议题1议题一:大国底气从“核”而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情境1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百年之际,中国核工业也历经风雨,走过了六十六载。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一路走来承担着保障中国大国地位、加强支撑国家安全、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历史重任。党中央坚强的领导、先烈先贤们的无私奉献构成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展示中国核工业发展史,并标注时间节点。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任务1学生活动·说一说:①认真观看视频请根据时间节点标出中国核工业发展成就。②小组竞赛形式,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情境2教师展示:中国核工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核工业揭开历史篇章(1955年——1978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决策。核工业开放合作谋发展(1978年——2012年):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泰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中国出口第一座核电站恰西玛核电站并网发电、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邓小平指出,核技术要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民用生产;江泽民强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再创核能事业新业绩;胡锦涛指出,要发展核事业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自己的核工业发展道路。核工业续写辉煌篇章(2012年以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核工业作出系列决策部署,中国核工业赢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活动2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分享任务2学生活动·议一议:①思考中国核工业为什么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②结合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党的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③小组回答。设计意图设计议学情境和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用讲授法加以归纳总结,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和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从知识序角度看是解决“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时政热点来认证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党领导我国核工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强化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懂得拥护党的领导。议题2议题二:大国底气从“核”而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情境3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取得胜利的根本依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指导中国核心工业不断前进。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能够不断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呢?让我们继续回顾中国核事业,从中寻找答案……教师播放视频:《理想照耀中国之邓稼先》活动3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分享任务3学生活动·议一议:①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我国遇到哪些挑战?②中国又为什么会成功?说明了中共哪些优秀品质?③研发过程体现了什么精神?对新时代党员有何启示?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弹一星”研制过程面临挑战的情境难题,布置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引领学生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情感升华:教师展示:畅想未来·我和我的党根据2035和2050党的战略目标,谈谈你的个人目标。学生活动·说一说:①分别说说现在、30岁、45岁时我的个人目标。②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通过商议等活动感悟“两弹一星”精神,最后回归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国家建设,从而达到引领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三)板书设计: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马列毛邓三科习)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说课总结:本课时教学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老教材,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在议题、情境、活动、任务的有机交融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