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12.3 机械效率种树的成活率生活、工作中的效率我们做功时,不仅需要考虑功率(做功的快慢),还要考虑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W=Fs=G物h=30N×2m=60J解:匀速时受力平衡,F=G=30NFG=30N【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目的:把重30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求:做功多少J?有用功: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是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W有=G物h(匀速提起物体时)【使用机械时做的功】额外功:使用机械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机械的重力等而多做的功。使用机械时,总功 = 有用功 + 额外功W总 = W有 + W额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F做的功(W总=Fs)。W总=Fs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使用机械做功的有效性。 =30%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是30%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使用机械时做的功1.判断正误:(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2)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4)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5)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 )√√×××G物=30NF=20N=W总=Fs=20N×0.3m=6JW有=G物h=30N×0.1m=3JFsh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使用机械做功的有效性。W有=G物h(匀速提起物体时)W总=Fs =30%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是30%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使用机械时做的功s=nh2.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拉着10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端移动1m,动滑轮重力2N,求:(1)拉力F;(2)物体上升的距离;(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W总=Fs=6N×1m=6JW有=G物h=10N×0.5m=5J10N2Ns=1m(1)(2)(3)忽略绳重和摩擦时用竖直向下20N的力F,把重30N的物体提升高度为2m,竖直距离s=5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W总=Fs=20N×5m=100JW有=G物h=30N×2m=60J用10N的力F,沿斜面匀速拉动重30N的物体,物体提升高度为2m,斜面长度为8m,求斜面的机械效率。=W总=Fs=10N×8m=80JW有=G物h=30N×2m=60JF用10N的力F,水平匀速拉动重30N的物体,物体向左移动2m,受到的摩擦力是18N,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忽略滑轮、绳子重力)=W总=Fs=10N×6m=60JW有= f sA =18N×2m=36Js=nsA=3×2m=6mf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使用机械做功的有效性。W有=G物h(匀速提起物体时)W总=FsW有= f s物(匀速水平拉动时)W总= Fs =30%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是30%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使用机械时做的功s=nhs = n s物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次数123G物F W有=G物hW总=FsshG物/Nh/mF/Ns/mW有/JW总/Jη提高效率的方法:1.减小摩擦力;2.减小G动;3.增大G物。减小W额增大W有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使用机械做功的有效性。W有=G物h(匀速提起物体时)W总=FsW有= f s物(匀速水平拉动时)W总= Fs =30%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是30%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使用机械时做的功s=nhs = n s物小结1、有用功: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是不使用机械时做的功。额外功:使用机械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机械的重力等而多做的功。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F做的功(W总=Fs)。小结2、小结3、拓展忽略摩擦力和绳重时,(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