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案

资源简介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目标一:知道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结合生活经验简单讨论
理论依据: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教学目标二: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和途径,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必然性和意义。
教学活动:看看12月我的工资单,分享12月收入小惊喜
教学情境:(暂时保密)
提问1:说说你的收入分配方式?
理论依据:按劳分配: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形式:国企、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家庭联产承包所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内容:
类别 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管理要素分配 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企中普通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收入
按数据要素分配 提供有效的数据得以使用获得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2)重要性: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提问2:分享12月收入小惊喜,小惊喜哪里来的?
:养老金涨啦,这要是在旧社会里,那真是想也不敢想啊
:这个月网上卖羊毛衫赚了5000,不愁不愁
:收了明年的租金24000
:之前考了技工证,这个月工资多了2000。
理论依据1: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
(1)主要途径: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资金等
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
(2)其它途径:
①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微店、摆小摊.
②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政府补贴、社会救济金
理论依据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实行按劳分配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教学目标三:理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解实现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
教学情境:小忧伤
:不够花,不够花,年底要交保险,要还房贷,啥时候我们也能“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需要什么分配什么,那才叫酷呀。
:我这个一线劳动者996地干活,只有4000,可是小李855却有10000,不公平!要平均分配。
:今年收入比去年还低,真是没劲。
:爷爷生病了,刚刚脱贫,今年要返贫了,哎
提问1:请你来解忧?
理论依据1:实施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理论依据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要怎么做?
(1)两个同步: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2)初次分配:
A.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3)再次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强化税收调节。
(4)第三次分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5)消除贫困:必须坚持消除贫困
(6)分配秩序: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低、扩中、调高、取非。
知识难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通常分为企业(利润)、国家(税收)、个人(工资)三个部分。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进行分配。
知识链接: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
●如何征收
居民个人每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重要性
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价值提升: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个人获取收入的要求:
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③要鼓励全体劳动得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作业布置:绿色通道素养进阶作业。
参考素材:
学后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