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导学案[课标要求]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明确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科学分析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2.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知导学】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1)近代以来,围绕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 。(2)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 的。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 的心态。(2)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 、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1.原因(1)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 作用。(2)中国共产党人把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 的发展。2.要求(1)立足中国 ,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 为主,为我所用。(2)坚守 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易错提醒】1.我们要坚决反对彻底拒斥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传统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可以照搬西方的先进文化。3.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能推动文化发展。4.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5.只要我们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文化就能发挥重要作用。6.文化交流互鉴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合作探究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甚至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大势下,我们一方面应当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取人之长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中的中西差异,积极吸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一切文化思想,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洋为美、以洋为尊,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观点?(2)小组讨论: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合作探究二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1)简要说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巩固提升】1.当芭蕾舞遇上中国民族舞,在舞台上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演了一场“苗味”芭蕾。芭蕾舞蹈《花一样开放》讲述了乡村志愿者在苗乡的扶贫故事,巧妙地将苗族舞蹈表现手法与芭蕾相结合,给人带来全新艺术感受。这充分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创作源泉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铸了中华文化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A.文化复古主义 B.封闭主义C.守旧主义 D.全盘西化论3.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学说,为中国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新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拿来主义”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立足国情,交流互鉴④恢复“儒教”,倡导诵经复古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在2021届江汉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及50多名导师身穿由该校师生自主设计的中国风导师服,惊艳亮相,收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学位服来源于欧洲,江汉大学对其进行中国化的设计,把武汉地方文化元素长江、黄鹤楼糅合进服装细节,在整体制式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强调服装的民族文化性、艺术性与礼仪性。江汉大学导师服的设计说明了( )①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②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要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③文化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要坚持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并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导学案答案【新知导学】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1)近代以来,围绕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2)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1.原因(1)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2)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要求(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易错提醒】1.我们要坚决反对彻底拒斥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传统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纠正:我们要坚决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可以照搬西方的先进文化。纠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照搬,而是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3.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能推动文化发展。纠正: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但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保持开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4.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纠正:对待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只要我们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文化就能发挥重要作用。纠正:我们要敢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但是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6.文化交流互鉴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纠正:文化交流互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合作探究一答案 (1)这是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方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合作探究二答案 (1)①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学习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2)①坚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在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更要有熔铸百家的气魄。同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巩固提升】1.答案 C2.答案 D解析 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是全盘西化论的表现,D符合题意。3.答案 C解析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反对全盘照搬,反对文化复古主义,②③正确,①④错误。4.答案 C解析 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①错误。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吸收的是优秀外来文化,④错误。②③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