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为什么“蕞尔小邦”日本在当时
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 甲午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
  2.野心满满的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他们要从侵略中国的台湾开始,进而侵占全中国,最终是亚洲乃至全世界。这次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蓄谋已久,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4.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甲午战争:战争经过旅顺大屠杀黄海战役甲午战争:战争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此日漫挥天下雨,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所题挽联 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因此,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 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战争结果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徐骧领导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徐骧: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割地增多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
列强的瓜分野心。赔款增加势力深入增设工厂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
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
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 容危 害《马关条约》的签订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影响?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影响三国干涉还辽   战后余波辽 东(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请仔细观察教材图8-12,思考下列问题。
  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害?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侵略  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开设工厂、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等方式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找一找:
  哪些国家在中国有势力范围?
  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瓜分中国课文图8-13熊——

虎——
蛤蟆——
肠——
凶光—— 俄国
(东北) 英国
(长江流域) 法国
(两广 、云南) 德国
(山东) 日本
(福建) 鹰——美国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实质:
对中国
的影响: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从此以后,美国在华势力大大增强;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0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请问,此时此刻,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 畅所欲言  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唯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战争为什么让冰心如此的哭、气、恨?就让我们
带着冰心的哭、气、恨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
(2)1894年,日本借镇压 ,蓄意挑起战争。
2.经过
(1) 年7月,日本袭击在 的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清政府在朝 中失利,退回国内。
(2)黄海大战,清军主力 。李鸿章 ,日军乘机 。朝鲜农民起义1894朝鲜丰岛海面朝鲜平壤陆战尚存保船避战控制黄海制海权
(3)日军进攻 和 ,占领 等地。
(4) 年初,日军攻占 ,北洋舰队 。战争以 告终。辽东山东半岛旅顺、大连1895威海卫全军覆没清军惨败3. 年 月,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及危害
①割 给日本,使中国 主权遭到严重损失。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大大加重了 的负担。
③开放 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 。
④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 ,这拓展了列强对华 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的发展。18954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领土二亿两中国人民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深入中国内地投资设厂免收内地税资本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2)影响
①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
”,掀起 的狂潮。
② 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甲午战争,列强掀起 。
(2)中国人民 日益高涨。
(3)借口:镇压 。
2.概况: 年 月, 、 等国发动侵华战争, 月,占领天津, 月,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下令镇压 。八国联军在北京罪恶累累。 瓜分中国的狂潮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义和团运动19006英、美、俄、日、法、德意、奥78义和团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年9月。
2.内容及危害
(1)赔款 ,分 年还清,本息合计 ,以 作抵押,加重了 的负担,使中国 受到列强控制。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界内不许 居住,各国 ,实际上是“ ”,成为列强策划 的大本营。1901白银4.5亿两399.8亿两关税和盐税中国人民税收使馆界中国人驻兵保护国中之国侵略中国(3)拆毁 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的战略要地,使清朝腹地 广大地区,置于 控制之下。
(4)惩办 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 反帝性质的组织,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 的工具。
(5)改总理衙门为 ,位居 之上,列强通过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3.影响
(1)清廷堕落为“ ”。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的境地。北京至大沽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京津至山海关列强武装义和团运动成立或参加统治中国外务部六部外交途径洋人的朝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