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中外交往交流在范围、内容、方式、影响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某校一历史兴趣小组以“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为研究主题,查找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活动。A.唐朝墓葬出土的大食人俑和非洲黑人俑 B.《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9世纪新罗人崔致远撰写(注:于慎微生平不详,或为唐朝官员) C.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二册)》D.唐朝阎立本《步辇图》E.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1) 在上述材料中,选出符合研究主题的材料:材料A、材料 ______ 和材料 ______ 。如果要研究“唐朝与东亚国家的交流”,价值最高的是材料 ______ ,请说明理由。(材料填写字母)(2) 为进一步研究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除了已有材料所示的历史事件以外,请帮助他们再补充两个相关历史事件。(3) 根据上述选出的材料和补充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2. 某八年级学生在阅读一本有关“棉花”的书时,他发现“棉花”在从资本主义诞生到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于是他将相关内容做了以下梳理。①以此为起点,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商业网络,使欧洲人得以控制棉花的生产与贸易。②该地区人民被贩卖至美洲,以奴隶身份从事棉花种植。③棉纺织技术革命在此国率先爆发,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④出生于此国的两位伟大思想家号召棉纺织工厂中的普通工人们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斗争。⑤该国南方棉花种植园奴隶主与北方工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引发内战。⑥该国政府用甲午战争中获取的部分战争赔款,大力扶植棉纺织业。(1) 帮助他将上述梳理内容与如图地图中代表的相应位置进行匹配。① C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B⑤ ______ ⑥ ______(2) 20世纪初期以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棉纺织工业中的绝对优势逐渐消退。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有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弄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的脉络,某历史社团进行了以下探究。步骤一:他们首先通过网络检索到,“现代化”这个词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1) 根据检索内容,结合所学,18世纪在欧洲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法国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步骤二:他们又从一本书籍中阅读到以下一段材料:鸦片战争中的坚船利炮使近代中国第一次直面西方现代化的物质力量,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应激性反应条件下展开了自身现代化的探索。社团同学在对教科书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时,发现以下人物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都“应激性”地进行了“现代化的探索”。(2) 仿照示例,为这些人物补充介绍语。示例: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① ______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② ______ 。步骤三:在上述探究中,社团同学发现这种模仿照搬“走西方的路”行不通,中国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进行现代化的问题最终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如图是他们进一步查找到的材料。A.《向井冈山进军》(宣传画)B.开国大典C.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D.改革开放后部分年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343.4133.61990年1510.2686.32000年62802253.42017年36396.213432.4E.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的新闻报道F.习近平宣布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开始(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开启了“走自己的路”的探索,结合上述材料,帮助社团同学提炼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哪些“自己的路”?(4) 综合上述所有探究步骤,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探索之路的认识。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B【小题2】C【小题3】B【解析】(1)根据题干“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为研究主题,结合所学可知,A反映了唐代与大食和非洲交往的信息;B反映了唐朝诗歌文化对新罗的影响;C反映了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代文化的历史信息;D反映了唐蕃民族关系;E反映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信息。由此可见,ABC可作为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的材料。如果要研究“唐朝与东亚国家的交流”,价值最高的是材料B;结合所学可知,材料B反映的是唐朝与新罗之间的文化交流,符合研究内容,并且是当时人写的,所以价值最高。(2)根据所学可知,为进一步研究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除了已有材料所示的历史事件以外,还可以补充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玄奘西行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鉴真东渡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包括交流范围广、内容丰富、交通方式上有陆路和海路、交流呈双向性等。故答案为:(1)B、C、B。理由:材料B反映的是唐朝与新罗之间的文化交流,符合研究内容,并且是当时人写的,所以价值最高。(2)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3)交流范围广、内容丰富、交通方式上有陆路和海路、交流呈双向性等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理解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答案】【小题1】D,A,F,E【小题2】略【解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以此为起点,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商业网络”叙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者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历史信息,故①选C;“该地区人民被贩卖至美洲,以奴隶身份从事棉花种植”反映的是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的历史信息,故②选D;“棉纺织技术革命在此国率先爆发,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叙述的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历史信息,故③选A;“出生于此国的两位伟大思想家号召棉纺织工厂中的普通工人们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斗争”叙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信息,故④选B;“该国南方棉花种植园奴隶主与北方工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引发内战”叙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历史信息,故⑤选F;“该国政府用甲午战争中获取的部分战争赔款,大力扶植棉纺织业”叙述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信息,故⑥选E。(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观点可以是“同意”或“不同意”。理由必须与观点匹配。如选“同意”,理由:20世纪初期,欧美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棉纺织工业中的逐渐走向了衰落。如选“不同意”,理由:除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外,还涉及科学技术的提升、新材料的发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影响因素。故答案为:(1)②D;③A;⑤F;⑥E。(2)观点可以是“同意”或“不同意”。如选“同意”,理由:20世纪初期,欧美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棉纺织工业中的逐渐走向了衰落。如选“不同意”,理由:除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外,还涉及科学技术的提升、新材料的发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影响因素。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内容,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识记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内容,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3.【答案】【小题1】BC【小题2】(民族)资产阶级【小题3】思想文化【小题4】【解析】(1)根据材料“他们首先通过网络检索到,‘现代化’这个词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及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使英国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但时间属于17世纪,排除A项;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使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工业社会,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行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与题干“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不符,排除D项。故选BC项。(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3)根据材料“《向井冈山进军》”及所学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可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根据材料“习近平宣布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开始”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均可。(4)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曲折的,从“走西方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仅照搬模仿“西方的路”走不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凸显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探索中的重要性。故答案为:(1)BC。(2)(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均可。(4)认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曲折的,从“走西方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仅照搬模仿“西方的路”走不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凸显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探索中的重要性。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历程,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识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