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1-2.4) 期末备考秘籍(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第2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1-2.4) 期末备考秘籍(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二章 期末备考
(复习范围:2.1-2.4)
知识点一:模型符号
考点一、模型与符号
考点精要: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不能观察到的或者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水的状态模型、化学反应模型、电路图、公式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混乱。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物理符号、各种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典例1.(2022八下·杭州期末)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
A.宇宙体系(哥白尼) B.表示磷元素(道尔顿) C.叶结构 D.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B
【解析】模型法是利用有形的宏观模型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A:宇宙体系是哥白尼的成果,运用了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原子的概念,属于符号,故B符合题意;
C:叶结构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分子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微观粒子模型
考点一、水的状态模型
考点精要: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的状态模型既直观地表示了水的物态变化中的一些特征,揭示了水在物态变化中发生了变化的因素和没有发生变化的因素,直观地揭示了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变化。
典例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当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了。从宏观上看,就是水蒸气的体积变大了,即相同体积的空间内,水分子的个数减少了。故C正确,而A、B、D错误。
考点二、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考点精要: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因为这种方式更形象直观。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模型方法来表示各种不同的物质分子。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典例1.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   。
(3)比较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   。
【答案】(1)2;3;5;4;3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合理即可)
(3)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合理即可)
【解析】(1)①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种原子,
②根据图片可知,甲醛分子中有3种原子;
③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有5个原子;
④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醛分子中有4个原子,
⑤根据图片可知,1个水分子中有3个原子。
(2)根据图片和可知,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根据图片和可知,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考点三、微粒大小与质量
考点精要:分子与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与大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与大小是不同的。质量10-26千克,半径10-10米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气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气分子大
典例1.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根据下列分子模型回答。 双氧水的分子模型: ,乙炔的分子模型: 。
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每个乙炔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含有 种原子。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那么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千克。
【答案】(1)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 4 2 (2)7.307×10-26
【解析】(1)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1.993×10-26+2×2.657×10-26= 7.307×10-26 .
知识点三:原子结构
考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考点精要: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
①道尔顿——实心球模型——首先提出原子论。
②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枣糕模型)——发现电子。
③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
④玻尔——分层模型。⑤现代——电子云模型。
典例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符合“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答案】(1)错误 (2)A
【解析】(1)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绝大部分空间为空的,由此可知,道尔顿和汤姆生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考点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考点精要: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原子的构成
典例1.(2022八下·嘉兴期末)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自身内部燃料时,它将迎来死亡的时刻,在一次巨大的爆发之后形成每立方厘米的质量达一亿吨的黑洞或中子星。大恒星演变为中子星时,在巨大的压力下,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内,与   (选填“质子或“中子”)电性中和,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原来的原子结构将不复存在,那么发生的这个变化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质子;不属于
【解析】(1)在原子内部,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电性相反,而电量相同;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即分子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大恒星演变为中子星时,在巨大的压力下,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内,与质子电性中和,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原来的原子结构将不复存在。
(2)原子结构不复存在,而并不是分子发生改变,那么那么发生的这个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考点精要: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①离子
②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典例1.R2-的离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则R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n+2 B.n-2 C.n D.2n
【答案】B
【解析】R2-的离子是R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其核外共有n个电子,则R原子的电子数为n-2,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n-2,B正确;
考点四、同位素
考点精要: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典例1.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答案】B
【解析】(1)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为同位素原子;(2)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4)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答】甲的核外电子数为1,则它的质子数为1;丁的核外电子数为2,则它的质子数为2。二者的质子数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乙的核外电子数为2,则质子数为2,那么乙和丁的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B正确;
甲的核电荷数为1,则它的质子数为1;丙的的核电荷数为1,则丙的质子数为1,则甲和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C错误;
甲和丙的质子数相等,但是中子数不同,那么为同位素原子,故D错误。
考点五、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精要: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典例1.(2022八下·诸暨期中)下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中的元素共有   种。
(2)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3)与A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答案】(1)2 (2)B (3)D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核电荷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根据表格可知,质子数只有两种,因此共有2种元素。
(2)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如果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那么带正电,为阳离子。根据表格可知,只有B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因此阳离子是B。
(3)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根据表格可知,A和D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为同位素原子。
知识点四:物质组成
考点一、物质的分类
考点精要:
典例1.(2022八下·舟山月考)下列模型符合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A.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为单质,故A不合题意;
B.图片中存在两种分子,即存在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故B不合题意;
C.图片中只有一种分子,即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由于它由不同元素组成,因此为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图片中只有一种分子,即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由于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因此为单质,故D不合题意。
考点二、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考点精要:元素的种类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元素的分布: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元素的是:氧、硅、铝、铁;人体中有碳、氧等元素;海水中有氢、氧、氯、钠等元素。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植物纤维等。有机化合物中大都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人体中约有30多种元素,各种元素在人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
典例1.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图属于符号还是模型?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填字母)。
A.二氧化氮 B.氧化铁 C.氧化铝 D.二氧化硅
【答案】(1)模型(2)B
【解析】(1)根据图示所表示内容分析;
(2)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为铁元素分析。
【解答】(1)由图示可知,该图属于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为铁元素,二者可形成氧化铁,B正确;
考点三、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考点精要:
项目 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含义 只分种类不论个数 既可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在化学反应中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转变为离子 可分为原子
组成物质 物质 金属单质:Mg等稀有气体:He等少数非金属单质:C、Si等 离子化合物:NaCl等 非金属单质:O2、H2等
典例1.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序号);
(3)关于该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答案】(1)5 (2)D (3)B;C
【解析】由模型推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H4+H2O=CO+3H2
(1)由分子模型可以看出,一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共5个原子;
(2)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只有D满足单质的条件;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种类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BC正确。由CH4+H2O=CO+3H2,分子个数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1.(2022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
A.碳元素 B.碳原子结构 C.足球烯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答案】A
【解析】模型可以反应事物的特征,而符号只是个标志,不可以反应事物的特征。
【解答】碳元素符号不能反应元素特征,是符号;BCD选项都可以反应对应事物特征,是模型。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密度不同
C.生成它们的反应条件不同 D.用途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分子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
3.(2022八下·余杭期中)下列模型与符号“2HCl”(其中 氢原子, 氯原子)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2HCl表示2个氯化氢分子,而每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故B正确,而A、C、D错误。
4.(2021八下·江干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矿泉水 C.液氧 D.酱油
【答案】C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A 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 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 液氧只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
D 酱油除了发酵的物质,还有水分,属于混合物。
5.生活中常会见到“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答案】C
【解析】根据食品中各成分为元素的成分而与存在形态无关分析。
【解答】生活中常会见到“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中的“碘”、“氟”、“铁”指的是元素;
6.下图是构成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O”分 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同不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
【解答】选项C的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因此该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C符合题意。
7.(2022八下·定海期末)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A.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
B.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分子中的原子种类不同
D.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而水中只有氧原子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判断。
【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粒子的组成情况即可。
【解答】A.图片中存在 和 两种原子,故A不合题意;
B.图片中存在、、3种分子,故B不合题意;
C.图片中存在、2种分子,故C不合题意;
D.图片种只存在1种分子,故D符合题意。
9.(2022八下·诸暨期末)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为92,则铀-214 原子的中子数为(  )
A.92 B.122 C.214 D.306
【答案】B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即铀-214 原子的中子数为:214-92=122,故B正确,而A、C、D错误。
10.日本福岛核泄漏成分中有碘-131和铯-137等。碘与铯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核电荷数,因此相同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故A正确,而B、C、D错误。
11.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测,放射出来的粒子可能是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答案】C
【解析】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说明质子数发生了改变,即放射出来的粒子可能是质子。
12.(2022八下·温州期末)科学家在地壳中发现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数量与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现出众多优越特性。如图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表示核外电子,则氦-3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
A.1 B.2 C.3 D.5
【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图片可知,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2,则它的质子数为2。
13.(2022八下·临海月考)如图所示,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可以得到(  )
A.原子核带正电荷
B.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
C.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D.原子核体积很大,但是质量比α粒子小得多
【答案】A
【解析】A.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改变了运动方向,即受到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故A正确;
B.如果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那么α粒子就不能从原子中间穿过了,故B错误;
C.当外界能量发生改变时,电子会发生跃迁,从而改变原来的运行轨道,故C错误;
D.根据“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可知,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根据“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可知,原子核的质量较大,故D错误。
14.(2022八下·滨江期末)日本政府计划在2023年春季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里,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氚。氚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对人造成辐射损害。氢原子和氚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C.氚与氢元素不属于同种元素
D.氚原子与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故A正确;
B.根据图片可知,氚原子与氢原子都只有一个质子,极核电荷数都是1,故B错误;
C.根据图片可知,氚原子与氢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为同一种元素,故C错误;
D.氚原子与氢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D错误。
1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答案】A
【解析】根据反物质和正物质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反氢原子与它质量相同,即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只是电性相反,即它含有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故A正确,而B、C、D错误。
16.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
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
【答案】C
【解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则;解得:x=2、y=1;
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
,解得:m=1、n=2。
17.(2020八下·西湖开学考)有下列这些物质:①氢气
②氨气 ③铜 ④氦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洁净的空气 ⑦氯化钠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等,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氢气.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水。
【解答】属于混合物的是⑥洁净的空气⑧碘酒⑨澄清石灰水,因为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单质的是①氢气、③铜、④氦气,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的是②氨气,⑤冰水混合物、⑦氯化钠,因为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化钠和氨气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18.(2021八下·天台月考)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变化1是化学变化,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
(1)由于变化 Ⅱ 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实质是分子的数目,大小和种类没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2)变化1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19.(2021八下·长兴月考)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答案】(1)A;B (2)A;B
【解析】(1)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那么有几种小球就有几种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图中有几种不同的原子的组合,就有几种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解答】(1)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故A正确;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故B正确。
故选AB;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种类和个数,故AB正确,而C错误。故选AB。
20.(2022八下·苍南期中)氮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很多物质,如氧气、氮气、硝酸(HNO3)等。
(1)氧气和氮气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   不同。
(2)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最根本区别是    不同。
A.元素符号 B.原子中的中子数 C.原子中的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3)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1,+2,+3,+4,+5价等,则+5 价的氮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分子 (2)分子 (3)N2O5
【解析】(1)氧气和氮气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2)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最根本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故选C。
(3)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5)x+(-2)y=0,解得:x:y=2:5,即化学式为N2O5。
21.(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1)氧元素;汞元素;氢元素 (2)水 (3)D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则A为氧元素。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元素,则B为汞元素。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那么它的原子序数为1,也就是氢元素,则C为氢元素。
(2)水是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只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常温下呈液态,属于化合物。
(3)化合物中至少有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肯定不是化合物,故B、C错误;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因此这瓶气体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而A错误。
22.(2022八下·余杭期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4)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一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
【答案】(1)错误 (2)正电荷;A (3)大多数 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 (4)
【解析】(1)根据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及带电情况解答。根据探究实验的环节的知识解答;
(3)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些粒子受到排斥力后肯定会改变运动轨迹。如果没有受到排斥力,那么它们会沿原来的路径前进,而根据改变运动轨迹的粒子的数量,可以确定原子核的大小和质量。
【解答】(1)原子内部为原子核,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据此可知,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 。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
(4)反粒子和正粒子的质量相同,电量相同,但是电性相反,因为 带正电荷,所以它的反粒子带负电荷,写作 。
23.(2022八下·丽水期末)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填字母)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答案】(1)D (2)被弹射回来 (3)1个质子和1个中子
【解析】(1)A.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只有少数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这说明原子核对它们的排斥力作用的范围很小,即原子核本身体积很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极少数α粒子会沿原方向返回,说明它们与原子核撞击后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即原子核本身的质量较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片可知,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没有任何现象说明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被弹射回来。
(3)氮原子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而α粒子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生成的氧原子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那么被轰击出的粒子含有的质子数为:7+2-8=1,含有的中子数为:7+2-8=1。
精选精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二章 期末备考
(复习范围:2.1-2.4)
知识点一:模型符号
考点一、模型与符号
考点精要: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不能观察到的或者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水的状态模型、化学反应模型、电路图、公式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混乱。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物理符号、各种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典例1.(2022八下·杭州期末)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
A.宇宙体系(哥白尼) B.表示磷元素(道尔顿) C.叶结构 D.二氧化碳分子
知识点二:微观粒子模型
考点一、水的状态模型
考点精要: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的状态模型既直观地表示了水的物态变化中的一些特征,揭示了水在物态变化中发生了变化的因素和没有发生变化的因素,直观地揭示了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变化。
典例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考点精要: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因为这种方式更形象直观。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模型方法来表示各种不同的物质分子。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典例1.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   。
(3)比较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   。
考点三、微粒大小与质量
考点精要:分子与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与大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与大小是不同的。质量10-26千克,半径10-10米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气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气分子大
典例1.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根据下列分子模型回答。 双氧水的分子模型: ,乙炔的分子模型: 。
每个双氧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每个乙炔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含有 种原子。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千克,那么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千克。
知识点三:原子结构
考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考点精要: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
①道尔顿——实心球模型——首先提出原子论。
②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枣糕模型)——发现电子。
③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
④玻尔——分层模型。⑤现代——电子云模型。
典例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符合“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考点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考点精要: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原子的构成
典例1.(2022八下·嘉兴期末)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自身内部燃料时,它将迎来死亡的时刻,在一次巨大的爆发之后形成每立方厘米的质量达一亿吨的黑洞或中子星。大恒星演变为中子星时,在巨大的压力下,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内,与   (选填“质子或“中子”)电性中和,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原来的原子结构将不复存在,那么发生的这个变化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考点精要: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②物质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物质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典例1.R2-的离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则R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n+2 B.n-2 C.n D.2n
考点四、同位素
考点精要: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典例1.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考点五、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精要: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典例1.(2022八下·诸暨期中)下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中的元素共有   种。
(2)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3)与A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知识点四:物质组成
考点一、物质的分类
考点精要:
典例1.(2022八下·舟山月考)下列模型符合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考点精要:元素的种类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元素的分布: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元素的是:氧、硅、铝、铁;人体中有碳、氧等元素;海水中有氢、氧、氯、钠等元素。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植物纤维等。有机化合物中大都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人体中约有30多种元素,各种元素在人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
典例1.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图属于符号还是模型?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填字母)。
A.二氧化氮 B.氧化铁 C.氧化铝 D.二氧化硅
考点三、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考点精要:
项目 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含义 只分种类不论个数 既可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在化学反应中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转变为离子 可分为原子
组成物质 物质 金属单质:Mg等稀有气体:He等少数非金属单质:C、Si等 离子化合物:NaCl等 非金属单质:O2、H2等
典例1.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序号);
(3)关于该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1.(2022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
A.碳元素 B.碳原子结构 C.足球烯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密度不同
C.生成它们的反应条件不同 D.用途不同
3.(2022八下·余杭期中)下列模型与符号“2HCl”(其中 氢原子, 氯原子)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B. C. D.
4.(2021八下·江干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矿泉水 C.液氧 D.酱油
5.生活中常会见到“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6.下图是构成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O”分 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2022八下·定海期末)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A.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
B.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分子中的原子种类不同
D.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而水中只有氧原子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
A. B. C. D.
9.(2022八下·诸暨期末)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为92,则铀-214 原子的中子数为(  )
A.92 B.122 C.214 D.306
10.日本福岛核泄漏成分中有碘-131和铯-137等。碘与铯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11.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测,放射出来的粒子可能是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12.(2022八下·温州期末)科学家在地壳中发现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数量与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现出众多优越特性。如图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表示核外电子,则氦-3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
A.1 B.2 C.3 D.5
13.(2022八下·临海月考)如图所示,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可以得到(  )
A.原子核带正电荷
B.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
C.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D.原子核体积很大,但是质量比α粒子小得多
14.(2022八下·滨江期末)日本政府计划在2023年春季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里,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氚。氚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对人造成辐射损害。氢原子和氚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C.氚与氢元素不属于同种元素
D.氚原子与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16.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
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
17.(2020八下·西湖开学考)有下列这些物质:①氢气
②氨气 ③铜 ④氦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洁净的空气 ⑦氯化钠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18.(2021八下·天台月考)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19.(2021八下·长兴月考)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20.(2022八下·苍南期中)氮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很多物质,如氧气、氮气、硝酸(HNO3)等。
(1)氧气和氮气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   不同。
(2)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最根本区别是    不同。
A.元素符号 B.原子中的中子数 C.原子中的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3)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1,+2,+3,+4,+5价等,则+5 价的氮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1.(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2.(2022八下·余杭期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4)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一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
23.(2022八下·丽水期末)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填字母)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精选精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