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化学组 秦文平第三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知道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学习目标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碱金属⑴碱金属的原子结构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nm碱 金 属 元 素 锂 0.152钠 0.186钾 0.227铷 0.248铯 0.265+321+11281+192881+37281881+5528181881NaKRbLiCs3111937551111123456相似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都为1。递变性:从Li到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推测化学性质!碱金属的位置ⅠA强还原性!钾 钠与氧气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表:比钠更剧烈,紫色火焰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钠在空气中的燃烧钾在空气中的燃烧①与O2反应:(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铷、铯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K + O2 = KO2(超氧化钾)△4 Li + O2 = 2 Li2O△(注意:不是生成过氧化锂)2Na + O2 = Na2O2△结论:从锂到铯,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产物越来越复杂!钠 钾与水反应 (绿豆大小)反应比钠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声浮、熔、游、响、红钾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 +H2↑2K+2H2O=2KOH +H2↑通式:2R +2H2O = 2ROH + H2↑②与水反应浮、熔、游、爆、红结论:从锂到铯,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相应的碱及氢气!结构 性质相 似 性递 变 性相似性:碱金属均能与O2、H2O 等氧化剂反应。递变性:从Li到Cs,反应越来越剧烈;与氧气反应产物不同。 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决 定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从Li→Cs,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与O2、H2O等反应越来越剧烈。单质都是强还原剂;都能与O2、Cl2 、 H2O 、酸等反应。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记!)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元素金属性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④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⑤根据物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性(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⑥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的金属性逐渐增强⑦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金属性逐渐减弱碱金属单质 颜色和状态 密度 g·㎝-3 熔点 ℃ 沸点℃Li 银白色,柔软 0.534 180.5 1347Na 银白色,柔软 0.97 97.81 882.9K 银白色,柔软 0.86 63.65 774Rb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88Cs 略带金色光泽,柔软 1.879 28.40 678.4(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相似性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Li Na K Rb Cs银白色(Cs略带金色光泽)较小较小较低很好逐渐增大(K、Na反常)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常保持于煤油或石蜡油(锂只能储存在石蜡油)中单质 颜色状态 (常态) 密度 熔点 (℃) 沸点(℃)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 -219.6 -188.1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 -101 -34.6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2g/cm3 -7.2 58.78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13.5 184.4相似性:递变性:颜色逐渐加深,状态:g→l→s,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与碱金属相反)(1)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均有色、有毒、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颜色 在有机溶剂(苯、CCl4、汽油)中的颜色/ /浅黄绿色 黄绿色橙色 橙红色棕黄色 紫色或紫红色【注意】Br2是唯一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I2易升华,密封保存。能使淀粉变蓝。2、卤族元素(2)卤族结构【思考与讨论】根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试推测一下F、Cl、Br、I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Cl相似性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具有氧化性递变性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到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结构化学性质HF很稳定H2+F2=2HF冷暗处爆炸F2HCl较稳定H2+Cl2 = 2HCl光照或点燃Cl2HBr不如HCl稳定加热至500℃Br2HI不稳定持续加热I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单质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①与氢气的反应F2 Cl2 Br2 I2与H2反应难易程度逐渐减弱H2+I2 2HI△H2+Br2 = 2HBr△△或光照卤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4-1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向KBr溶液中加入氯水向KI溶液中加入氯水向KI溶液中加入溴水液体变成橙色2KBr+Cl2=2KCl+Br22KI+Cl2=2KCl+I22KI+Br2=2KBr+I2氧化性:Cl2>Br2>I22Br-+Cl2=2Cl-+Br2液体变成棕色液体变成褐色2I-+Cl2=2Cl-+I22I-+Br2=2Br-+I2(3)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I->Br->Cl-【实验4-1】相似性:卤素单质均能与H2等还原剂反应,并能发生置换反应。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递变性:从F2到I2 ………氧化性逐渐减弱,F2> Cl2 > Br2 > I2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F - < Cl - < Br - < I -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 HCl> HBr > HI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HClO4> HBrO4 > HIO4氢化物酸性逐渐增强:HF ①与H2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②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⑥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④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弱⑤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记!)⑦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性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通过对同主族元素(IA、VIIA)的分析,可得以下结论: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周期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③卤素单质(X2=Cl2 、 Br2 、 I2)与水反应(3)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Cl2+H2O HCl+HClOX2+H2O HX+HXO2F2+2H2O = 4HF+O2结论:从F2到I2 与反应越来越微弱④卤素单质(X2=Cl2 、 Br2 )与碱溶液反应(3)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Cl2+2NaOH = NaCl+NaClO+H2OBr2+2NaOH = NaBr+NaBrO+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