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案例分析,明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增强对我国法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政治认同意识。
2、法治意识: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3、公共参与:通过情景分析,阐明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阐明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2、学习难点:明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阐明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学习过程】
议题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议学活动一:自主探究教材P60-61,找出在我国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有哪些保障 、我国建立劳动法律体系的意义以及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学生回答并总结: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2、我国建立劳动法律体系的意义?
(1)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注意】劳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议学活动二:分析案例
案例1:某公司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强令员工小张继续工作,而且还不额外给小张加班费。劳动仲裁部门判定该公司侵犯了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也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案例2: 大学生谢某去用人单位应聘时,学历、能力、诚信审核均过关,但最终仍未被录取。该公司HR称公司老板属马,谢某履历显示属鼠,两者属相不和,遂不予录用。谢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支持了谢某的诉求。
  案例3:因父亲早逝,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小王和残疾母亲相依为命,他们被某民营煤矿录取,从事井下劳动。相关部门发通告,告知煤矿负责人,“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工作”,勒令该煤矿为母子二人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
小组讨论:这些案例分别体现了劳动法的哪项原则?
小组代表回答并总结:
分别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和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1、首要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体现: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意义: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基本原则之二: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体现: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基本原则之三: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体现:对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对残疾劳动者的特殊劳动保护
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议学活动三:阅读案例
【案例】应届女大学毕业生邱某在应聘某烹饪学校文案职位时,烹饪学校以“仅招男性”的招聘条件拒绝她面试。邱某以平等就业权受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烹饪学校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烹饪学校未对邱某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进行审查,而仅以职位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面试,这种行为属于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给其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应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结合案例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平等就业的?
学生回答并总结: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我们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案例中烹饪学校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烹饪学校未对邱某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进行审查,而仅以职位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面试,这种行为属于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
目标达成:
1、为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国将职业教育培训列入精准扶贫工程,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职业培训至少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这是因为( C )
A.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贫困家庭的学历较低,可以提高学历
C.劳动法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D.贯彻落实国家以就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议题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议学活动一:自主探究教材P62-63,找出劳动合同的含义、作用以及劳动合同的条款
学生回答并总结:
1.劳动合同
(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作用: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
议学活动二:分析漫画
观察课本P63的漫画并思考:漫画所述情形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责任自负”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工作与婚姻”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没商量”违背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冒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议学活动三: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的效力
(1)条件: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2)生效: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3)履行: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无效或部分无效情形: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适用)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议学活动四:总结巩固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回答: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了解了劳动合同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理解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学完这节课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与劳动和职场有关的法律知识,虽然现在我们还身处校园之中,但终有一日,我们会离开父母的羽翼,走上就业之路。学习与劳动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利于我们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个明白的劳动者,促进自身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目标达成:
1、春节过后,家在山西的李刚来到上海打工。在与厂方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感觉在“休息、休假”权利方面规定“每周有一个休息日”不妥,经与厂方协商改为“每两周休息一天,其余休息日集中起来每三个月回家探亲一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与厂方主要坚持了( C )原则。
A.平等
B.自愿
C.协商一致
D.诚实信用
2、2020年8月,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伴随天气一同升温的还有“高温津贴”的话题,受职责不清、认识误区、侥幸心理等因素影响,有些地区和行业存在拿西瓜、绿豆汤替代高温津贴的现象,高温津贴发放打了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要不断增强维权意识,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③企业没有真正遵守市场道德,需要增强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 
④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不断增加高温福利发放额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