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简单默写
一.填空题(共60小题)
1.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鉴真主持修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盛世典范,唐朝的盛世是历经几代皇帝的努力才创造出的结果。唐朝盛世局面的典范有唐太宗时期创造的“ ”,武则天时期创立的“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时期形成的“ ”。
3.2014年,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至 (今北京),南至 (今杭州),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4.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都城 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高僧 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6.755年爆发的 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末年,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度攻入长安,给腐朽的统治以致命打击。
7.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 。隋朝从605年开凿大运河(如图),大运河以 为中心。
8.唐朝诗坛,名家辈出。 享有“诗仙”美誉。 享有“诗圣”美誉,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9.唐太宗时期, 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唐玄宗时期, 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10.618年,李渊称帝,定都 。唐代画家 ,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11.唐朝时发明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和筒车,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2.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赞她的统治为“贞观遗风”。
13.开元末年以来,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结果导致 的爆发。
14.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 ”;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 ”。
15.960年,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宋朝的 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16.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设置了 分割地方官的权力,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7.为了抑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宋朝实行 。
18.宋太祖下令取消 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1069年,面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宋神宗任用 主持变法,使得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19.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 史称西夏。
20.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建立金政权的民族是 族。
21.宋真宗时期,辽与宋议和,史称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2.写出少数民族政权名称: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
23.他是南宋抗金名将,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他是 。
24.11世纪末, 的首领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25.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高,闻名中外的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 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2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时期最后完成。
27.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8.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9.宋代农业发展,南方回到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 传入的 ,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30.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31.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 ,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2.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 和 。
33.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 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34.1271年,建立了元朝被称为“元世祖”的人物是 。
3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36. 朝鼓励海外贸易,商业空前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王朝。
37.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元朝设立的 。元朝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38.唐朝时期,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北宋司马光主编的《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北宋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巨著是 。
40.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为这个目的写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史学家 编写的《 》。
4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 ,人口多达百万;宋朝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 。
42.记述了从战国至五代共1300多年历史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
43.唐朝的都城 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 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44.【中华文明 成就辉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四大发明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其中 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5.东汉时,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北宋匠人 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这些技术与发明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46.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它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47.东汉末年的名医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48.明朝的宋应星,编写了《 》,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9.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昆曲《 》曲文流畅,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50.清朝雍正设立的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清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
51.“有官无吏”“跪受笔录”“照旨办事”是清朝特殊机构 的典型特征。
52.顺治、康熙、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 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为 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53.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 (人物)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54.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5.明末, 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他提出了“ ”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1644年结束明朝统治。
56.伟大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政治智慧。
(1)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5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 (人物)撰写的《齐民要术》,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58.1405年﹣1433年, 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1561年 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上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59. 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明朝,对科举考试的题目、答卷格式及内容作了严格规定,这种文章被称作 。
60.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丞相负责掌管 事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和 ,使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宣告终结。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