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教学设计说教材、课标解读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解读: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课标: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教材分析法国首都巴黎,作为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和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它的时装、香水、歌剧等无不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教学设计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突出了“城市”这一主题,本单元选择了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科技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角度,展现了城市及城市生活的不同特色,而本课则着重精神文明这个角度去认识城市。教材着重其“文化艺术之都”的特色,在描述巴黎优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领略巴黎之美,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老教材中也有这一课,是把它安排在七上第四单元第六课中)巴黎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其渗透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艺术气息,还折射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突出这一点,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编排和文字描述,引领学生感受巴黎的艺术之美。欣赏与热爱 保护与珍藏 开放与宽容? 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艺术殿堂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三)、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地图,能说出法国和首都巴黎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类型与特征,认识巴黎优越的自然条件,感受巴黎的自然之美。?2.从巴黎的著名建筑、博物馆和街头艺术中,感受巴黎独特的艺术和人文之美。?(二)过程与方法在收集资料和观察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通过设置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巴黎人对埃菲尔铁塔、玻璃金字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态度转变中,感悟巴黎人对艺术的理解力和宽容心。2.通过学习,感受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四)、重点难点?重点:从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感受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难点:理解巴黎成为一座天然博物馆和艺术殿堂的原因。学情分析对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经历了小学《科学》的学习后,对于地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只是简单的了解。学生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认识城市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认识城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顺序,进行了重置,将《综合探究四 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提到单元第一课上,先让学生掌握认识城市的方法:即一线三层多角度的方法。故在上本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该如何认识城市,知道主要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去认识这个城市。三、说教法、学法1、读图分析法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地理教材的信息呈现形式主要是由文字和地理图像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学会读图,从图中尽量多的提取信息。将图上信息转化成文字或语言信息。结合背景材料综合分析和应用图中信息。2、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3、自主探究法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合作学习,集集体的智慧懂得总结归纳课文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探究发现等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法国巴黎的典型建筑、文化、艺术、美食等,可以用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方式表现。2、新课讲授(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法语歌曲《我的名字叫伊莲》】猜一猜:这首歌是什么歌?法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再配合展示法国巴黎的图片)学生根据音乐、图片显示的著名的建筑等内容,回答跟课题有关的城市名称。利用耳熟能详的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辅助展示巴黎独特的建筑等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地图知巴黎【依次展示欧洲西部政区图、法国地形图、西欧气候图、温带海洋性气候变化图】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巴黎之美。?【欧洲西部政区图】?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法国的地理位置。?师:法国的首都是巴黎,那巴黎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展示巴黎地理位置图】?师:那巴黎的地形如何呢??【展示法国地形图】?师:生活在这里的巴黎人,他们感受到的气候是怎样的呢??【展示西欧气候图及气候变化图】1、同学根据欧洲西部政区图归纳法国的地理位置。?2、学生根据巴黎的地理位置,并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出巴黎的地理位置。?3、学生根据地图上提供的信息,知道巴黎所处的地形区。?4、学生根据西欧气候图知道巴黎的气候类型及归纳其气候特点。利用地图让学生感知法国与巴黎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类型与特点,同时明白地图的用处和识图的方法。同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二、词语识巴黎【展示巴黎狂想曲】和与词语相关的图片过渡:关于巴黎你会联想到哪些关键的词语呢??【展示巴黎狂想曲】?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不错,说起巴黎我们会联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这里老师也总结了与巴黎有关的几个关键词。?【出示关键词】:时尚、艺术、文化、美食。1、学生运用自己对巴黎的了解,说出与巴黎有关的词语?(注意:学生在说的时候可能会是一些建筑或品牌等的名称,这些是没有关系的)?2、学生在老师总结的词语中,结合课文知识和课外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别举出与词语相关的巴黎特色内容。用词语联想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巴黎的初步认识,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头脑风暴,让学生感受巴黎独特的城市文化。三、建筑感巴黎1、【展示巴黎城区图】2、出示三大艺术博物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展示巴黎另外几个著名建筑及文字说明四、文化悟巴黎1、巴黎人如何把文化与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五、合作探究: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过渡:从同学们刚刚所举的例子中,我们认识到巴黎独特的城市文化,已经融入到了巴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巴黎,那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建筑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眼球。?【展示巴黎城区图】?说一说:?1、观察地图,说说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有哪些??2、它们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3、推测一些,为什么这些建筑要沿河分布??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建筑,来对其进行介绍。(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老师出示例子。?师:从刚才同学们对巴黎建筑的介绍中,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三个建筑,即:罗浮宫外的玻璃铁塔,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展示巴黎其他的著名建筑图片】?【展示三个另类建筑及文字说明】?这反映了巴黎人对待文化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四、文化悟巴黎师:巴黎是一座美丽、优雅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将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师:在塞纳河左岸的小咖啡馆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哲学家和作家,他们可能在在进行这激烈的辩论和深邃的思考;河畔的旧书摊长达数千米,大家可以看一下图4-14,还有街头艺术和露天画廊等等,总之,巴黎的艺术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所不在的艺术气息。1、街头旧书摊;2、街头艺术;3、露天画廊;4、左岸古旧的咖啡馆?师:巴黎这形形色色的建筑俨然成为了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五、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角度:自然环境、历史、人为因素)1、学生根据巴黎城区图,一一指出巴黎著名的建筑。同时从这些建筑的分布中归纳中他们的共同点,及追寻在这里建造的原因。?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例子,对巴黎一些著名的建筑进行介绍。?3、老师在出示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并总结归纳出巴黎人对待建筑的态度,从而认识到巴黎人对待文化艺术的特点。?4、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探寻巴黎文化艺术之都的成因。1、引导学生注意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的建筑的介绍,让学生对巴黎的著名建筑有一个历史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对课文相关知识的整理能力,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3、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字资料中关键词的获取,从中正确分析出答题的方向。?4、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悟巴黎文化艺术之都的魅力。【课堂总结】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它亮丽的外观,而且更多地来自于它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巴黎人对文化的敬重,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座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五、课堂实录?【导入新课】伴随音乐显示跟巴黎有关的典型建筑的图片。?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跟一个城市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是属于哪个城市的呢??生:巴黎。?师:不错,巴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巴黎之美。?【讲授新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一、地图知巴黎?出示 【欧洲西部政区图】?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法国的地理位置。?生:法国位于欧洲的西部,与英国隔海相望。?生:法国的南面是地中海,西部是比斯开湾。?生:东部与德国相邻。?师:很好,同学们都能从地图中获取与法国相关的很多信息。那谁知道法国的首都在哪里呢?生:法国的首都是巴黎。?师:巴黎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展示巴黎地理位置图】?生:塞纳河流过巴黎。?生:在法国的北部。?师:很好。那巴黎的地形如何呢??【展示法国地形图】?生:位于巴黎盆地。?师:生活在这里的巴黎人,他们感受到的气候是怎样的呢??【展示西欧气候图及气候变化图】?生:法国巴黎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如何描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气候变化图。谁能根据这张图来介绍一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生:全年降水均匀,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师:非常的不错。关于巴黎你会联想到哪些关键的词语呢??二、词语识巴黎?【展示巴黎狂想曲】?生:服装?生:香水?生:法国大餐?生:时尚?生:埃菲尔铁塔?生:歌剧。……?师:大家对巴黎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说起巴黎我们会联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这里老师也总结了与巴黎有关的几个关键词。?【出示关键词】:时尚、艺术、文化、美食。?师:现在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归归类,把刚才大家想到的一些实物的名称跟老师现在总结的这几个关键词对号入座。限时2分钟。?生:我们组选择“时尚”,与之相关的有香水,服装等。老师出示图片?生:我们组选择“美食”,与之相关的是法国大餐,还有红酒。老师出示图片,并补充。?生:我们组选择“艺术”,与之相关的有歌剧。老师出示图片,并补充。?生:我们组选择“文化”,与之相关的有街头的旧书摊,街头绘画。老师出示图片,并补充。?师: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大家的归类都非常的正确的。从同学们刚刚所举的例子中,我们认识到巴黎独特的城市文化,已经融入到了巴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在巴黎,那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建筑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三、建筑感巴黎?【展示巴黎城区图】?说一说:?师:1、观察地图,说说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有哪些??生: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生:巴黎圣母院、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爱丽舍宫?生:戴高乐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师:2、它们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生:塞纳河边。?3、推测一些,为什么这些建筑要沿河分布??生:交通便利。?生:运输方便。?师:很好。现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建筑,来对其进行介绍。(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老师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供大家参考。?出示:三大博物馆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讲述课前收集的资料?生:卢浮宫,前身是一座城堡,后被改建为王宫。1793年正式成为国立博物馆,专门收藏艺术珍品,供民众观赏,尤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著称于世,被称为“万宝之宫”。最著名的“宫中三宝”,一是米洛斯岛的维纳斯像;二是无头断臂、双翅振飞的胜利女神雕像;三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生:奥赛博物馆,原是一个废弃的火车站,后建筑师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和气氛的前提下,成功地将其晋升为一流的博物馆,现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还汇集了建筑、雕?塑、摄影、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着人类在18——19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被誉为近代艺术的殿堂?生: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法国20世纪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场所,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共同串起法国文化发展史的清晰脉络。大厦本身就是一件20世纪的艺术杰作: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外墙布满五颜六色的管线和钢铁架,蓝色代表空调,绿色代表水管,黄色代表电路系统,红色代表电梯和扶梯。?……【展示巴黎的著名建筑图片】?师:从刚才同学们对巴黎建筑的介绍中,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三个建筑,即:罗浮宫外的玻璃铁塔,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展示三个另类的建筑及文字说明】?师:这反映了巴黎人对待文化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生:从反对到接受,最后是欢迎。?师:从这三个词语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巴黎人对待文化艺术持有怎样的态度??生:宽容?生:理解?生:包容?师:不错,巴黎人持有对艺术的理解力和宽容心,这就使得在巴黎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师:巴黎是一座美丽、优雅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将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师:在塞纳河左岸的小咖啡馆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哲学家和作家,他们可能在在进行这激烈的辩论和深邃的思考;河畔的旧书摊长达数千米,大家可以看一下图4-14,还有街头艺术和露天画廊等等等等,总之,巴黎的艺术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所不在的艺术气息。合作探究总结:1、街头旧书摊;2、街头艺术;3、露天画廊;4、左岸古旧的咖啡馆?师:巴黎这形形色色的建筑俨然成为了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合作探究: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角度:自然环境、历史、人为因素)?生(合作探究)?生:巴黎位于塞纳河边,风景秀丽。?生:巴黎历史悠久。?生:法国历代君主或总统都致力于文化艺术的保存与收藏。?生:巴黎人民对于文化艺术的宽容与理解。?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它亮丽的外观,而且更多地来自于它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巴黎人对文化的敬重,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座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地图知巴黎、词语识巴黎、建筑感巴黎、文化悟巴黎,让学生逐步理解巴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利用地图,让学生知道法国和巴黎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一系列具有巴黎象征的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冲突,加深学生对巴黎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图片的基础上,查看课文知识和课外内容,在老师的问题下,一一找出相应的知识要点,可提高学生对文字资料的归纳和整理能力。当然,正堂课形式多样,有独立思考、有小组合作、有想象力冲击等,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认知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教学设计.doc 世界风光__法国..avi 前缘再续.mp3 我的名字叫伊莲.mp3 文化艺术之都.ppt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doc 说课文化艺术之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