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五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43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3分)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2、读拼音,写词语。(7分)隧道很zhǎi( ),要nǔ lì( )侧身才能通过。好不容易来到另一duān( )的山洞中,我们看到里面布满了shí zhōng rǔ()和shí sǔn( ),在绚丽càn làn( )的阳光照射下,它们呈现出红、绿、zǐ( )等多种颜色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重荷(hè) 扩大(kuò) B、一刹那(shà) 浙江(zhè)C、大殿(diàn) 琉璃瓦(liú) D、蜿蜒(yán ) 镶嵌(xiāng)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yù ( )闷 体( ) ( )防 相( )yuán 来( ) ( )来 ( )圈 公( )5、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2分)A、安静、不嘈杂。(清静)B、过重的负荷。 (重荷)C、光彩鲜明耀眼。 (灿烂)D、雄伟美丽而罕见的景象或少见的事情,(景观)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分)即使……也…… 虽说……可也…… 无论……都……(1)山上开满了映山 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2)( )是孔隙,( )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什么,( )值得观赏。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拟人)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是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C、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比喻)D、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8、下列课文不是按游览顺序写的是( )。(2分)A、《海上日出》 B、《记金华的双龙洞》 C、《熙和园》 D、《七月的天山》9、下面关于游记写作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看到的景物都要详细地写出来。B、除了写看到的之外,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C、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游览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等。D、可以运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更加自然。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太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红色。(改为被字句)(2)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就连我也成了光亮的了。(用上关联词写句子。)(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4)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仿写句子)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海上日出》的作者是 ,原名 。现代著名作家、2003年被国家授予“ ”荣誉称号。(2)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第一步开始从天边升起来了,更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一段写 天空色彩的变化,一片浅蓝(3)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在 和 观察到的 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 之情。(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描写了游览 的过程,先写沿途所见到的风光,接着写 、 再写 ,最后写内洞,赞美了双龙洞的。表现了作者 之情、二、口语交际。(3分)我国在许多旅游名胜,但是有些游客不遵守景区规定,在景区乱涂乱画,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如何劝说不遵守规定的游客呢?三、阅读理解。(28分)(一)课内 阅读。(13分)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地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发出夺目的( )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 )有了(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 上。很难分辨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候天边的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 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首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这时候,不仅是云和太阳 ,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 )的了。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1、在文中找出近义词。转眼间——( )2、选词填 入文中括号里。突然 果然 光亮 亮光 光彩3、“这是伟大的奇观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文章作者巴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写了海上日出的哪 几种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下来。5、你最喜欢海上日出的哪 幅画面。用“ ”在文中画出,并写出喜欢的理由。(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我爱漓江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吹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的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船。冬天 ,漓江因为旱季的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1、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A、方位 B、地点转换 C、时间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为句话把 比作 ,比喻词是3、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漓江?为什么?四、习作:(26分)题目:游在横线上写上要游地方的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览过程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写出景物的特点。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写字。略2、看拼音写字词。窄,努力,端,石钟乳。石笋,灿烂,紫3、选错误读音。B4、据音写字。郁,育,预,遇; 源,原,圆,园,5、选意思与词不对应的。D6、关联词填空。1、无论……都……,2、虽说……可也……,3、即使……也……7、修辞手法错误的。C8、不是按浏览顺序写的,D9、说法错误 的。A10、按要求写句子。1、黑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和红色。2、他不仅学习好,体育成绩也好。3、这是伟大的奇观。 4、略11、按课文内容填空。略二、口语交际。略三、阅读理解。(一)刹那间。2、果然,亮光,突然,光彩,光亮。、3、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4、没云时,有云时,云很厚时,5、略(二)1、C 2、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漓江,友谊的带 子。 3、春天 的漓江,景色 很美四、习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