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 生活需要法律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2、健全人格: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法治意识: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难点:法治的脚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法”的繁体字。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认识,是法的繁体字。教师:“灋”是“法”的古字,由氵、廌、去三部分组成。“氵”的意思是说执法要平之如水;“廌”(zh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会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去”就是廌断案后将理曲的人去除。随着汉字的不断演进,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则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多媒体呈现图片:思考: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学生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多媒体呈现图片:教师追问: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代表回答:社会秩序混乱,交通瘫痪,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都会得不到保障。活动:法律知多少(写出对应的法律)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我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思考:法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4、辩一辩: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觉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学生畅所欲言)请你说一说你的身边都有哪些法律?(衣食住行)并说说法律保障我们享有了哪些权利?你需要履行什么义务?教师总结: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目标导学二:法治的脚步多媒体播放视频:《法律的历史》观看视频资料,说一说: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靠什么调解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提示:风俗习惯(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提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活动:探究法治历程,呈现案例:材料一:夏代法律在古文献中称“禹刑”。《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代的刑法有死刑200条,宮刑500条,膑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思考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提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4、多媒体继续播放视频:思考:法律体现谁的意志,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标尺。5、多媒体呈现案例:战国时期,某诸侯国国王在早朝时,听大臣们说民间有许多私自贩盐买盐的事使国家税收减少。国王厉声说道:“从今以后,若查明私自贩盐买盐者,立斩无赦!这就作为国家的一条法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当天傍晚,国舅因私自贩盐被查处,眼看着要治杀头之罪,可国君却免其一死。大臣们不解的问:“国君为什么早上说定死罪,而到了晚上又说没有罪了呢?”国君说:“早上我说死罪是法令,晚上我说无罪也是法令,因为我是国君!”教师提问:有了法律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谈一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没有。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实际上还是“人治”,个人意志可以高于法律。教师解释: 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权集于君王,把对盛世的追求寄托在“明君贤臣”上,其本质是人治。教师追问:你知道什么是法治吗?小组讨论,总结“法治”含义: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作用:法治强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多媒体播放《法治中国》思考: 认真倾听视频讲解,说一说全面建设法治国家对国家,人民生活,公平正义有什么样的影响?法治,有着怎样的力量?师生总结知识点: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初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法治意识相对于比较淡薄,不能深刻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并树立法律观念,捍卫合法权益。本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交流,落脚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