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用典)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下列诗句中没有写鸿雁传书的典故的一项是( )A.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D.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5.下面的诗句中使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A.断头今日意如何 B.旌旗十万斩阎罗C.此头须向国门悬 D.人间遍种自由花6.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何处觅知音?青衫湿!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7.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B.汉语很有意思。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D.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9.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夸张、比喻)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喻)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10.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A.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填空题11.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12.文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请将下列典故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人物后面。A.囊萤 B.映雪 C.悬梁 D.刺股①战国时苏秦 ②晋代的孙康 ③晋代的车胤 ④汉代的孙敬 13.读《把酒问月》,诗中引用了一个神话传说是 。14.读《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引用的典故是 。15.诗《李凭箜篌引》中引用了我国著名的神话中的人物 ,关于她有两个最著名的传说 、 。16.“吴质不眠倚桂树”一句所含有的民间传说故事是 。17.与“湘妃竹”故事有关的诗句是 。18.《赤壁》中以 的命运反映了 重大影响。三、综合题19.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手法。(1)旌旗十万斩阎罗意思: ;修辞手法: 。(2)南国烽烟正十年意思: ;修辞手法: 。(3)血雨腥风应有涯意思: ;修辞手法: 。(4)取义成仁今日事意思: ;修辞手法: 。2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典故的运用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仿照例子,请你说出画线处运用的典故在诗句中的意思。例: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意思:指亡国之音。①报君黄金台上意《雁门太守行》——【唐】李贺意思: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宋】范仲淹意思: (2)请你为下列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①流芳百世—— ②精雕细刻—— ③伶牙俐齿—— 21.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答案1.D 2.B 3.D 4.D 5.C 6.D 7.B 8.D 9.C 10.A11.(1)比喻 (2)借代、对偶 (3)互文 (4)引用典故 (5)借代12.D;B;A;C 13.白兔捣药 14.当歌对酒时 15.女娲;女娲造人;女娲补天16.吴刚伐桂 17.江娥啼竹素女愁 18.二乔;赤壁之战19.(1)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借喻(2)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借代(3)这里指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借喻(4)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用典20.(1)指君王的赏赐和厚爱;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2)遗臭万年;粗制滥造;笨嘴拙舌21.(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4)“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层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其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