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1 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1 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当地的风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风俗就在我身边
课题 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风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法治观念:通过对祝寿和日常生活中尊老风俗的了解,感受风俗传承美德,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回答,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责任意识:通过探究“十二生肖”,感受风俗具有丰富的内涵,知道“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进而产生热爱中国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
重点 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难点 通过对祝寿和日常生活中尊老风俗的了解,感受风俗传承美德,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关于我们当地的风俗,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风俗吗?
学生:(回答自己对风俗的理解)
教师:很好,风俗是指某一地区或群体长期遵循的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那么请你们谈谈自己家乡的风俗,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学生:(依次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二、聊成长习俗
老师引导:看看这些礼物图片属于哪些成长的习俗?寄托着长辈哪些美好的祝愿?
思考: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图片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吗?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分享
老师小结:是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与你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你们的美好祝愿;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三、十二生肖交流会
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
小结起名的方式,引出十二生肖。(板贴:十二生肖)
出示“阅读角”,生阅读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
拓展“十二生肖的来源”。
资料: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
十二生肖交流会。
交流介绍我喜欢的生肖故事或传说。
小结: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不仅爸爸妈妈会根据我们的生肖来给我们起名字,以此表达对我们的祝愿,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四、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阅读活动园《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说说知道了什么
预设:宴会上摆放着寿桃,一般是八个小桃,一个大桃,取“八仙祝寿”暗合“长久”之 意。吃长寿面,为老人拜寿等都是我们对长辈的美好祝福!
组织同桌交流自己家里或身边尊老的风俗。
演一演:这些生活场景中该怎样尊老?
预设:学生出门时的礼节,祝寿时送的祝福语,进餐时我们要注意的礼节。
分享过寿礼节
回顾你参加过的过寿仪式,哪些礼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大家介绍或者表演一 种祝寿的礼节,再议一议这些风俗寄托了晚辈对长辈什么样的美好祝愿。
预设:磕头跪拜:是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种形式(鞠躬)送鲜花:长寿花、百合、康乃馨、 向日葵(百合代表合家欢乐,长命百岁;粉玫瑰作为配花,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敬爱;康乃 馨,表示对老人健康的祝福)送祝福语、送礼品、敬酒、寿桃、蛋糕(寿糕)、长寿面(吃 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挑一根放入老人碗中,谓之给老人“添寿”)花馍:也 叫面花,山西传统面塑。
说说我们身边的尊老风俗?
预设:给老人洗脚,捶背,端茶送水、祝寿等都是我们身边的敬老爱老的风俗!
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不仅汉族有众多的尊老敬老的风俗,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具 特色的尊老敬老的风俗。尊老敬老的形式不同,传承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 传统。
时代新人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孝老爱亲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爷爷在 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孝老爱亲。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众多孝老爱亲的时代新人。播放短片。 (配乐《中华孝道》片段)
五、课堂小结
通过不同的传统佳节,我们感受到了亲情,这些节日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更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