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2 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2 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当地的风俗》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奇妙的节日风俗
课题 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形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道德修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特点和价值。 法治观念:学习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尊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习俗。 健全人格:通过自主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填写调查表,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责任意识:热爱家乡,愿意关心家乡独特的节日风俗活动。
重点 知道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形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难点 学习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尊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习俗。
一、课前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和相关风俗?请回忆一下。
学生:(回答上节课学过的节日和风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教师:非常棒!那么,我现在会展示一些图片,你们看看这些图片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导入,让学生温习已有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传统节日
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阅读角: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报效楚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后,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后人为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读一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想一想:端午节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感情?
说一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们那儿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
比如: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
拓展了解不同民族庆祝端午节的不同形式。
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系五彩线等;
彝族:在端午节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
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等活动;
藏族:民间过端午节,青年男女到郊野游乐,进行赛马、歌舞、游戏等活动;
傣族:过端午节时,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五月端五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讲述春节: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
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
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的
(二)独特风俗,理解差异
特色节日风俗故事分享会。
师:除了春节、端午、中秋节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的有关资料,并根据对相同节日的选择组成学习小组,现在请各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吧。
第一小组展示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市”饮水节”的相关图片,解说”饮水节"的由来及意义。
第二小组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的舞蹈表演。
第三小组讲述去西藏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描述”藏历新年”期间开展的热闹活动。
第四小组用录音的形式详细介绍课本第77页阅读角”中的“那达慕大会”。
播放“那达慕大会”视频
师:感谢以上同学分享的精彩内容,让我们了解了广西壮族三月三和孝顺节的风俗。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起去看看当地的那达慕大会吧!
(播放那达慕大会视频)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阅读角”,思考那达慕大会有哪些风俗?
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你们是如何过这些节日的?(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同学家乡的特色节日吧。(播放课件。)
教师小结:通过小组汇报和老师的补充介绍,我们仿佛走进了节日风俗的百花园。是啊,"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个独特的节日风俗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三)风俗文化
思考: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下面请大家填写下面表格。
节日的风俗 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老师小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但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设计这三个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了共有节日的不同风俗、自己当地的独特风俗,还了解了每个风俗背后的文化理念,体现的情感祝愿。
三、总结
教师: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内容)
教师:非常好!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和相关风俗的知识,了解了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探究了其特点和价值,同时学习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尊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习俗。希望你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