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2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2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课题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能够关注家乡的民间艺术,初步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特点。 道德修养: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法治观念:认识到民间艺术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 健全人格: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 责任意识:能够通过观察、感受和表达等方式,初步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产生背景,培养学生对民间艺人的尊重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能够关注家乡的民间艺术,初步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特点。
难点 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这一课,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家乡的民间艺术呢?它们有哪些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视频。(播放与民间艺术相关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知讲解
(一)当地的民间艺术
听一听
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气,它讲述了阿诗玛的故事。
说一说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与同桌说一说,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
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 你对它的了解
全班交流汇报。
师小结
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表达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及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感知民间艺术。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所以,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趣。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说一说:
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
议一议:
你们家乡的民间艺术又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每个小组推荐1名同学到全班交流汇报。
师总结:
我们许多的民间艺术都是用来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民间艺术故事
导语: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出示任务1:观看天津“泥人张”的内容,和同学分享下你知道的民间艺人故事。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领会艺人的精神,分享讨论。
预设:
剪下生花-郭润芝
1962年出生的郭润芝,从小耳濡目染,从单纯的个人剪纸喜好成为省级传承人,郭润芝的剪纸技艺十分娴熟,一张红纸,只要拿在手中,就仿佛有了生命,花鸟栩栩如生,人物表情丰富,并渐渐形成她特有的风格。近年来,她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剪纸比赛中获得大奖。她说,剪纸在孝义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造型独特,既有北疆的粗犷豪放,又有南国的纤秀细腻,且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了非遗传承,使孝义剪纸非遗项目永葆生命力,作为孝义市剪纸协会会长、省级非遗传承人,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协会为依托继续剪下去,继续发扬,将自己的剪纸技艺传授给更多爱好剪纸的剪纸迷和学生。
教师总结: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艺人的努力与智慧,他们为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课堂小结
民间艺术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更要懂得保护和传承它们,让它们代代相传,世世永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