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1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1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
课题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探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 道德修养:了解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认识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坚定信念。 法治观念:了解南京大屠杀,感受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黑暗悲惨境遇。 健全人格:描述赵登禹、杨靖宇、八女投江等抗日英烈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 责任意识:树立远大报国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重点 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难点 能够从历史事件中领会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以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这14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是抗日战争的历史。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段历史,了解中国人民14年的抗日战争历史。
板书课题: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勿忘国耻
(一)九一八事变
1、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辽宁省沈阳市发生了一件让全国人民无比痛恨的事情。
2、出示课本66页“残历碑”这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残历碑”上的内容。
3、“残历碑”为什么把9月18日作为主要内容刻在上面?
学生自由读一读“残历碑”图片旁边的一段文字,初步了解九一八事变。
4、教师引导:同学们,这次事件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关于九一八事变,你们还收集到哪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课本66页阅读角“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这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九一八事变。
5、教师小结: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勇反抗。这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6、九一八事变之后,有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广为传唱。教师相机播出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听一听,学习唱一唱,再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松花江人民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躏。
(二)卢沟桥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关于卢沟桥事变,大家了解哪些知识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教师相机出示卢沟桥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卢沟桥事变,
3、教师小结:1937年7月7日,日军通过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三)南京大屠杀
1、教师出示一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你们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2、2014年2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出示课本67页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
预设:是为了让人们牢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牢记我们民族和国家遭遇的耻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珍惜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
4、关于南京大屠杀,大家知道哪些资料呢?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5、教师小结: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6、出示课本67页罗伯特 威尔逊日记节选的内容,学生自由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手段,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之情,进一步引导学生牢记这段历史,不要忘记民族的耻辱。
7、教师小结: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这些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葆和平。
三、众志成城
1、教师引导: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又是如何去做的呢?
2、出示课本68页“铜墙铁壁”这幅雕塑,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这幅雕塑的内容。
3、教师引导:这幅雕塑现陈列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这幅雕塑取名为“铜墙铁壁”,你们能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预设:
这幅雕塑名为“铜墙铁壁”,意思就是说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犹如铜墙铁壁一样阻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
在抗日战争中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体现出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诗篇。
4、出示课本68页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八路军百团大战的图片,学生自由看一看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说明,初步体会爱国将士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的精神。
同学们,有关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你还了解哪些呢?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有关台儿庄大战和百团大战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教师小结: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四)抗日英烈故事会
1、同学们,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下面,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抗日英烈故事会”,请大家把收集的有关抗日英烈们的事迹与同学们分享分享。
2、出示课本69页“八女投江”纪念碑和”视死如归的赵登禹”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图片下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八女投江的故事和抗日英雄赵登禹的事迹。
3、除了八女投江的故事和抗日英雄赵登禹的事迹,同学们还收集到哪些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有关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抗日英雄和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抗日英雄很多很多,他们有的仅仅留下了名字,甚至于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让我们牢牢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英雄事迹。
4、相机出示一组人物图片,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治中等等,引导学生浏览这些人物图片,牢记这段历史,牢记这些英雄人物。
(五)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民众
1、教师引导: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2、出示课本70页反映抗日救亡运动的浮雕组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从这几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国人民是怎样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吗?
预设:
第一幅浮雕表现的是民众自愿为抗日战争运送粮食和物资的场景。
第二幅浮雕表现的是民众自愿为抗日战争修筑工事的场景。
第三幅浮雕表现的是民众上街示威游行,宣传抗日战争的场景。
第四幅浮雕表现的是海外侨胞为抗日战争捐赠物资的场景。
3、除了浮雕上展示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把它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
预设: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王二小、刘胡兰的故事等等。
华北地区有个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她的丈夫和5个孩子都在抗战前线牺牲了,但是她仍然不退缩,坚持抗战。
白文冠(1873年1月—1941年9月),女,回族,马本斋之母,教子有方,教育儿子做人要正直,不屈辱、不苟且,要爱国爱族,学好汉,当英雄,为穆斯林争光。马母积极支持马本斋脱离旧军队奉系军阀,组织抗日,并让三子跟着马本斋一起组建部队。1941年8月27日,日、伪军五六百人包围了东辛庄,白文冠被拘。在敌人监狱中,她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绝食七天牺牲。
4、同学们,我们缅怀这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们也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作出贡献的人们。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听了先烈们的革命故事,听了爱国民众的抗日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这些爱国民众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牢记这些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以及那些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爱国民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