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议论文修改汇编之二拟出好标题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可以让我们一窥写作者的精神面貌,也展示出其写作水平。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让人对一篇文章“一见钟情”的重要因素,也提供给了读者一窥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一个精彩的作文标题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作文的整体评价,甚至在无形之中提高作文的等级,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学生在拟标题时存在的常见问题有:不动脑子,照搬照抄,以题目中所给的话题为标题;不做设计,过于“朴实”,平白直露,没有文采;不会提炼,标题过长,语言不简洁,表达啰唆;一味追求词句美,却令人不知所云,偏离了话题或材料的限定范围;文题不符,文章内容与标题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完全没有关系;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让人对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无法迅速把握。一、失误作文呈现【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这届考生是“不幸的一代”,出生时遇到非典,高考时又遇到新冠。也有人说,这届考生是“幸运的一代”,上小学时赶上国人圆了百年奥运之梦,上大学时又将赶上国人圆了千年小康之梦。你是怎样看待“不幸”与“幸运”的?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失误作文】幸与不幸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幸与不幸”。萧红曾说过:“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所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山和飞鸟。”诚哉斯言!我们的人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有狂风呼啸,会有沙粒进入眼中,令人疼痛,有人无计可施,屈服于眼中的沙粒,便觉得眼前黑暗,只会抱怨老天不公,感慨命运多舛,眼看他人大步走向远方,只觉对方幸运,殊不知,那人也经历过大风大浪。“不幸”与“幸运”是相对的。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家境优渥,含着“金汤匙”出生,幸运至极,令人艳美。但是她的家庭氛围并不好,封建守旧思想浓郁,父母离婚,不重视她与弟弟的学业,父亲甚至殴打她,将她关进小黑屋……物质上的优越,却伴随着呵护与关爱的缺失。这与家境贫困但家庭和睦的孩子相比,幸运与不幸又怎能武断定论呢 出生时遇到非典,高考时又遇到新冠,但是,我们却见证了百年奥运之梦,圆了千年小康之梦。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因为在他人眼中你可能就是那个令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呢!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不幸与幸运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不幸与绝对的幸运,黑暗的尽头就是黎明。张爱玲也说:“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由此观之,她内心懂得,“不幸”总会存在于任何一个人身上,“幸运”也是,要看你争不争取。要多少次像“寒门出贵子”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才会相信努力会换来幸运?要多少次“水滴石穿”,我们才会相信坚持会换来幸运?需要多少次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才相信真诚会换来幸运?曾有一学生,苦读三年,被北大录取,书写《感谢)贫穷》;曾有一学生,身残志坚,不放弃,不抛弃,被马云重用。他们成功了,毋庸置疑,他们是幸运的,可他们胸中也曾充满砂石,但他们没有放弃心中的旷野、高山和飞鸟。“幸运”与“不幸”有时就在一念之间。我们应洗去胸中的沙石,去奔赴旷野,寻找高山和飞鸟。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病症思考】读完上文,请思考:作为一篇作文,本文有哪些问题?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写一篇升格作文。二、技法探究“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考场上拟定标题的时候,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能够拟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呢?1.适当增补,突出重点有的作文题目所给的话题比较宽泛,我们应该学会在话题中做适当的增补,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求择其要点,重点突出其中的某些成分,这样,就能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2.独树一帜,另辟蹊径有些作文题目是大众话题,非常容易上手,但想写好却非常不易,要想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就要运用逆向思维,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下笔。这就要求所拟题目能彰显自己独特的视角,在第一时间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常见的方法有:把自己的观点和常见的观点并列呈现,运用对比法或者比较法拟题,也可以运用“换个角度看XX”等标题进行提示。3.善于表现,巧用修辞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拟写标题,或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或使用拟人,亲切活泼;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或对比鲜明,突出特点;或别致设问,引人深思;或运用反语,讽刺批判;或巧用双关,增加内涵;或运用对偶,词句优美。在这些修辞手法中,学生可能最偏爱比喻法,而使用比喻法拟题,要注意选择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切恰当的喻体。修辞手法不同,具体作用也就各异,但只要运用得当,都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4.立意显豁,彰显主旨有些作文命题或材料本身就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所给题目或材料中含有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或言外之意。针对这类作文拟题,一定不能追求文采、一味务虚,而是要把它的比喻义、象征义、言外之意说清楚,用准确、鲜明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中心论点显现在标题当中。5.化用引用,增强底蕴学生通过初高中的学习,已能识记、理解、运用大量的古诗文。这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因为这些古诗文语言精练,内容富有哲理,许多诗文和我们写作的话题高度吻合。拟写标题时,应该先确定话题指向,然后调动脑中所积累的相关内容,将古诗文名句稍加改动,就是一个极好的题目,既与内容相互贴合,又增加了文化底蕴。6.词语排列,彰显层次有时,为了彰显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基本层次,可以采用排列词语的方式拟题,词与词之间没有别的修饰、连接,只用空格或间隔符号隔开,使这几个词语得到凸显,然后围绕这几个词语展开论述,在文中揭示它们的关系。这样的标题既新颖别致,又不是那么直白显豁,还能总领全文思路,可谓一举三得。7.主题副题,虚实结合有的同学既想在标题中彰显文采,又怕标题过于注重文采,妨害了中心意思的表达。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拟写出主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各有分工:主标题负责彰显文采,即“虚”的部分,副标题负责呈现主题,即“实”的部分。如此虚实结合,等于给标题上了“双保险”。8.跨越学科,借用公式有时候,只凭借文字拟写标题可能显得没有新意,为了夺人眼球,可以利用数学符号+、一、>、<、%等来辅助表达,也可以适当运用物理、化学中的常见术语或公式来增强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所用的公式或符号切忌太艰深晦涩,因为毕竟阅卷的老师都是语文老师,过于“炫技”则可能化浅显为深奥,化熟悉为陌生,搞得老师一头雾水,结果适得其反。三、修改示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奖孝金"现金抵用券,该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护理院此举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失误作文】“孝”之新尝试《孝经》有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本是存在于每一个国人血脉里的道德基因。护理院为鼓励子女经常到院看望父母而推出“奖孝金”制度,看似是以钱换孝,以利诱义,误解了孝的实质,然而就时代背景来看,这未尝不是一种因势利导的尝试。平心而论,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科技进步与日俱新,刚摆脱贫困的广大群众在追求小康、富裕的征途中摸爬滚打,对经济的过度希求使得“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缺口”。舜孝感天地的壮举,仲由百里负米的诚挚,黄香扇席温衾的体贴似乎已渐行渐远,而社会的功利化也让当下对孝文化回归的呼唤难以被大众所重视。基于这种经济社会现状,“奖孝金”的出现便显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即使人们提高探望父母频率的初衷不乏“熙熙攘攘,为利奔忙”,但如果老人确实能感受到“冬温夏清,天伦共叙”的慰藉,那这种的因势利导也就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相比于传统的“孝道”宣传,“奖孝金”的设立更具有现实意义。传统方式无论是设立“二十四孝”宣传栏、公益广告、公益电影,在社会上都影响甚微,多数情况下仅能使人获得一时感动,当时泣涕涟涟,过几日后依旧风轻云淡,我行我素。远不如“为了钱”每日来陪陪父母,即使不能像老莱子一样“彩衣娱亲”,至少能给父母说个笑话,即使不能像汉文帝刘恒一样亲尝汤药,至少能给父母削个苹果,与他们共同度过一段温馨的时光。当每日探望父母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也便是“奖孝金”悄然隐退之时了。因势利导不是用金钱衡量孝心,而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孝道回归的正确引导、宣传。社会进步需要大胆创新的“初试者”,对孝道的弘扬亦应大胆试新。从“郭巨埋儿”的愚孝,到“李密陈情”的诚孝,再到今日“口体之奉”的孝顺,孝的内的涵与准则在不断变化,而与此同时,孝的弘扬方式也应随时而变。“奖孝金”的出现正是一场因势利导的尝试,既是新试,便不免惹人争议,而尝试有“试对”和“试错”之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它的影响是良性的,且前景广阔。但若想真正从“以钱买孝”的初级阶段步入“蔚然成风”的深层阶段,则更需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也许各地护理院可以效仿,政府可以完善制度,于情于理都未尝不可。“何妨混搭试锋芒?”将“钱”引入对“孝”的宣传弘扬,未尝不可一试。朱柏庐曾批判“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但如果“奖孝金”能引导儿女们将“资财”与“父母”和谐统一,那便不妨静观其变,是对是错,于孝道本身都无甚妨害。【病症思考】本文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奖孝金”制度是一场因势利导的尝试。第二、第三段重点剖析“势”-﹣时代背景的特点,然后对中心论点进行再一次强调。第四段将简单弘扬孝道和因势利导进行对比,区分出优。五、六两段指出“孝”的内涵在变,因此鼓励人们尽孝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而推出“奖孝金”制度正顺应了这种变化,对这种形式表示肯定。总体来说,本文思路清楚,分析深刻,语言警策有力,是一篇佳作。但是标题“‘孝'之新尝试”缺点有三。一是文题不符,联系松散。文章探讨的是“弘扬孝道”的新方式,探讨在鼓励人们尽孝、弘扬传统美德方面的新举措。而标题是“‘孝'之新尝试”,指的是子女对父母应该如何有新的尽孝行为、尽孝举动。所以标题与正文看似有联系,实际却有“跑题”之嫌。二是过于模糊,没有立场。标题停留于对现象进行概括的层面,是一个陈述句,对这种“新尝试”,考生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没有鲜明的立场。三是语言过于平实,缺乏文采。标题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不够新生动,缺乏吸引力,很显然是没有经过精心构思,甚至可能是写完全文后匆匆补上去的标题。【修改建议】为了让题目更准确、生动、鲜明,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升格。1.找准话题,准确出击,将“孝”替换为本文相关话题,做到“精准打击”。2.找到中心论点,以中心论点为基础提炼标题,注意语言要简短有力,标题要观点明确。3.运用对比,将弘扬孝道的不同做法在标题中进行比较,突出“奖孝”更符合现实。【升格示例】1.弘扬孝道新尝试2.因势利导,“奖孝”有道3.劝“孝”,何如奖“孝” 【升格点评】升格之后的三个标题各有特点。第一个“弘扬孝道新尝试”由“孝”改为“弘扬孝道”,缩小了范围,增强了针对性,但语言仍然比较平实。第二个“因势利导,‘奖孝'有道”和中心句保持了一致,观点鲜明,句式整齐,而且“有道”能看出作者的倾向立场。第三个“劝’孝',何如奖‘孝' ”是运用对比,紧扣文中第四、第五段之意,且观点清楚,立场鲜明,用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比较起来,“因势利导,‘奖孝'有道”这个题目最好,因为“因势利导”作为中心论点在全文各处出现达四五次之多,以此为题则真正做到了统领全篇,文题高度吻合。四、诊断练习1、下列标题中,最能彰显主题的是( )A .话题:理解标题:落霞与孤鹜齐飞B .话题:从容标题:也无风雨也无晴C .话题:谦虚标题:山外青山楼外楼D .话题:良心标题:勿以善小而不为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拟写标题。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我们正在拼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拟题一:(2)拟题二:(3)拟题三:3、阅读下面的作文,诊断并修改【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当下的时代发展是仓促的,所以成功要趁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学校准备举办一场演讲比赛,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考。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失误作文】假如我年少有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年少有为”。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加快了速度,马路上行人步履匆匆,办公室中人人拼搏不止,在这样紧张仓促的时代中,我认为成功要趁早。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的确如此,青年时代,我们拥有巅峰的智力、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我们身处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我们拥有大把的机会去试错,去调整人生方向,也有无数个日日夜夜可以去钻研,去寻找出人头地、跨越阶层的方法,如果不趁此时好好努力,我们要等到何时去实现自己的诗和远方呢?许多年轻人认为:“我的余生还很漫长,不必急,于一时。”于是一生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然而我们有多少个明天可以肆意挥霍呢?聊微信,刷抖音,逛淘宝,他们日复一日做着这些短时间内能令人兴奋快乐,长期来看却回报率极低的事情,还要安慰自己:不必焦虑,日子还长,时间还多,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殊不知时间和机会正是在此时偷偷溜走的。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年少 唯有活在当下,抓住分分秒秒,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理想。同样是成功,“大器晚成”比起“年少有为”听起来总有一份遗憾在其中。大器晚成,意味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失败、不如意、挫折和艰难险阻,或是曾经年少无知的蹉,导致错过了最好的时期,即便是最终拥有了,也难以找到当年想要的味道。正如童年时期心心念念的商店里的玩具,成年后,即便我们有足够的钱去买,也找不回那份童真与快乐,哪里比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得恣意痛快、潇洒快活。我们身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世界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不会等待懒惰的人。唯有我们加快步伐,走在时代的前面,做时代的弄潮儿,才有可能成功。这个时代不仅追求质量,同样追求速度。成功要趁早,出名要趁早。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既然我们回不到车、马、书信都慢的年代,那就去适应现在的速度。“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希望我们都能年少有为,成功趁早,不必后悔逝去的青春,不必去“大器晚成”,也不会被时代落下,这就是我的初衷。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病症思考】【修改建议】【升格作文】五、部分答案提示1、D(ABC三个选项中都有“落霞”“风雨”“山”等形象,构成比喻,观点委婉含蓄,只有D是直接发表议论。)2.示例:拟题一:各得其所与各尽所能拟题二:复兴“图”景,你我共“拼”拟题三:“一块”的独特,“一块儿”的相融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