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件 (共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1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件 (共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 二 节 硫 的 转 化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的性质
第1课时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A
认识单质硫
认识二氧化硫
目 录
B
C
联想 · 质疑
联想 · 质疑
火山喷气孔附近的硫
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了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出现。这是自然界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以什么形态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自然硫晶体
单斜硫晶体
重晶石
联想 · 质疑
地表
地下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H2S
SO2
SO3
H2SO3
H2SO4
S
H2S
石膏(CaSO4·2H2O) 芒硝(Na2SO4·10H2O)
含硫矿物
雄黄
雌黄
辉锑矿
黄铁矿
辰砂
联想 · 质疑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物质类别
H2S
S
SO2
SO3
H2SO4
Na2SO4
Na2SO3
H2SO3
+6
+4
0
-2
化合价
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借助复分解反应
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借助氧化还原反应
一、自然界中的硫
观察 · 思考
硫融化
硫燃烧
实验1:取少量硫粉放入试管中,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堆成条状,用一根加热后的玻璃棒去引燃药品的一端。
实验3:取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硫粉熔化并燃烧后,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单质硫的融化
2.认识硫单质
一、自然界中的硫
联想 · 质疑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
很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不高
正交硫、单斜硫等多种
(1)硫的物理性质
单斜硫
硫晶体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预测硫单质可能具备哪些化学性质呢?
物 质 类 别
化合价角度
2.认识硫单质
一、自然界中的硫
观察 · 思考
①与铁的反应
剧烈燃烧,发光发热,生成黑色固体

Fe + S ==== FeS
②与铜的反应

2Cu + S ==== Cu2S
铜保持红热,生成黑色物质
(2)硫的化学性质
2.认识硫单质
一、自然界中的硫
联想 · 质疑
2Cu + S ==== Cu2S

Fe + S ==== FeS

Cu + Cl2 ==== CuCl2
点燃
2Fe + 3Cl2 ==== 2FeCl3
点燃
比较下列反应的异同:
硫是氧化剂
化合反应
低价的金属硫化物
氯气是氧化剂
化合反应
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氧化还原角度
反 应 类 型
产 物 价 态
结论: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③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 · 总结
燃烧,蓝紫色火焰
S + O2 ==== SO2
点燃
0
+4
硫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H2 + S ==== H2S
0
-2
硫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划火柴时常闻到的一股呛鼻的气味是火柴头成份中的硫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
④与氢气的反应
硫燃烧
(2)硫的化学性质
2.认识硫单质
一、自然界中的硫
深度总结
(1)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角度理解硫的化学性质:
(2)硫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硫化物,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其低价金属硫化物。
(3)硫与氧气反应,不论氧气是否足量、浓度如何,其一步反应都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
相关链接
一般说来,S不能使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显高价,且S与大多数金属的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但S与Hg、Ag等不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且使Hg显高价(HgS)。
①鉴别真假银:用一布条沾上少量硫黄粉末在待鉴别的器皿表面用力摩擦,若摩擦处出现黑斑则说明是真银,否则为假银。
②消除温度计、气压计、血压计等被打破后汞的毒害:
若汞不慎洒落,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尽量设法收
集起来,残余的部分可覆盖硫粉处理,以免汞蒸气中毒。
硫与银、汞的反应及其应用
活动 · 探究
SO2水溶液,Na2SO3溶液,浓硫酸,Na2S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KI溶液,淀粉溶液,品红溶液,铜片;
酒精灯,玻璃管,橡胶塞,导气管,试管夹,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等。
预期转化 选取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通过实验探究0、+4、+6这三种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 方法导引 ·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相互转化的思路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首先,要选择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如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可以选择二氧化硫或亚硫酸钠。
其次,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是氧化还原理论,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再次,提供表明相应转化实际发生的依据。
活动 · 探究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H2O、H2S、SO2
将H2S和SO2通入水中,生成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将SO2通入新制氯水中,溶液浅黄绿色褪去;再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在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为
SO2、新制氯水、氯化钡溶液
H2SO4→SO2
铜片、浓硫酸
加热铜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2→H2SO4
Na2SO3 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SO2+2H2S===3S↓+2H2O
Na2SO3溶液 Na2S溶液
稀硫酸
有淡黄色混浊析出
+2S2-+6H+=== 3S↓+3H2O
Cu+2H2SO4 === CuSO4+SO2 +2H2O

(1)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的SO2)
易液化(沸点:-10 ℃)
红酒 ----“醒酒”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二氧化硫的性质
思考 · 总结
①与H2O反应
②与碱反应
SO2 +CaO === CaSO3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实验室可用碱液吸收SO2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SO2+2NaOH === Na2SO3+H2O (SO2少量)
SO2+NaOH=== NaHSO3 (SO2过量)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Na2O === Na2SO3
SO2+H2O H2SO3(亚硫酸)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硫的性质
思考 · 总结
具有还原性
SO2+Cl2+2H2O === H2SO4+2HCl
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 ℃),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SO2+O2 2SO3
可以使氯水、溴水、碘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SO2+2H2S === 3S↓ +2H2O
思考 · 总结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二氧化硫的性质
(2) 化学性质
具有漂白性
能使品红褪色
特点:加热可恢复颜色
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还能够杀灭霉菌和细菌,可以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思考 · 总结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二氧化硫的性质
(2) 化学性质
1.氯水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则将1 mol SO2通入含1 mol Cl2的氯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作用加强吗?还有哪些物质有漂白性呢?
2.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一定是SO2吗?
深度思考
吸附有色
色素
将有色的色素氧化为稳定的无色物质
与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活性炭
潮湿氯气(即次氯酸)
臭氧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漂白原理
变化实质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归纳 · 总结
SO2 CO2
物 理 性 质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味
毒性 有毒 无毒
溶解性 易溶 能溶
和 物质的比较
CO2
SO2
归纳 · 总结

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
Ca(OH)2+SO2 === CaSO3↓+H2O
CaSO3+SO2+H2O === Ca(HSO3)2
S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氧化性
还原性
漂白性
SO2+2H2S === 3S↓+2H2O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


有,不稳定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Ca(OH)2+CO2 === CaCO3↓+H2O
CaSO3+CO2+H2O === Ca(HCO3)2
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2SO2+O2 2SO3
催化剂

CO2+C === 2CO
高温
相 似
不 同
和 物质的比较
CO2
SO2
归纳 · 总结

自然界中硫的转化
硫单质的性质
硫单质的用途
SO2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还原性
氧化性
漂白性
归纳 · 总结
1.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
B
课堂反馈
2.11.2 g铁粉与2.2 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   )
A.11.2 L B.5.6 L
C.4.48 L D.2.24 L
C
课堂反馈
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D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
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课堂反馈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该同学怎样操作可以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室用酸性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Cl-+16H+===2Mn2++5Cl2↑+8H2O 
取下分液漏斗的玻璃塞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课堂反馈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 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4)若将B中品红换成Na2S溶液,通SO2一段时间后B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褪色的品红溶液又恢复成红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或有沉淀生成)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课堂反馈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SO2+2H2O === 2HCl+H2SO4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课堂反馈
THANKS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