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中考作文新题预测《我听见___的声音》写作训练写作指导审题可知,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鸟鸣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雪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比如妈妈的唠叨、老师的教诲;再比如新年的欢呼、广场的乐曲、寺院的钟声……细心聆听,生活中美妙的声音就会像优美的旋律一样在心灵的田野上回荡,让我们用心灵的录音机录下这些美妙的声音吧。注意要突出那声音的“特别”之处。“提示语”已经明确了一些生活中的声音来源,只要从中选择自己熟悉的、有感触的一种声音进行写作即可。可以描写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奇妙声音,感受类似“鸟鸣山更幽”的天籁之音;可以写生活中的具体声音,比如奶奶的呼唤、爸爸的鼾声、老师的讲解等;也可以写抽象的声音,比如花开的声音、种子发芽的声音等;还可以写想象出来的声音,比如庭院月光“涨潮”的声音等。声音往往难以描摹,这就需要我们巧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声音转化为画面,使之具体可感、形象生动,还可以由听到的某种声响想到悠悠往事,勾画美好的回忆;另外,声音不仅要用耳朵聆听,还要善于展开联想,比如听到狂风的呼啸,联想到人生也应该轰轰烈烈,有所作为;听到雪落的声音,联想到雪花对大地的滋润,联想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等。1.审题方向不能错。这个题目其实对于部分孩子来讲,会有一定的小难度。所以,请大家务必多读几遍题目。按照我之前教给大家的提问法,把这个题目好好的消化透彻。主人公肯定是我,是第一人称的,容易引起共鸣,大家不能出错。比如,听到花开的声音。这么诗情画意的题目,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什么花?花开的声音是什么?我怎么会听到花开的声音,为什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我有感悟呢?花开的声音真的仅仅只是花开的声音吗?有深层含义吗?是否可以深刻一点,是否真的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或者还有其他的感悟呢?这些问题解决了,我相信你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来了。2.选材要注重典型。解决了题目当中问出了几个问题,那么我们的选材可能就能够呼之欲出了。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也有属于自己的见识。很多同学可能会写昙花一现,从而表达出珍惜生命的内涵。这样写,肯定是不会错的。但是,很容易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昙花一现,阅卷老师会审美疲劳,所以,要注意作文的独特。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一些材料,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但是无论你选择怎样的花,开怎样的声音都要注意要选材典型,不要杂乱。3.诗意化的语言会让作文更有亮点。题目如此诗情画意,你的语言反而非常的普通,平凡,那肯定会降低你作文分数了。所以,像这样的题目,老师建议大家多使用一些金句,好的句子当中也能够有深刻的领悟。所以,请大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布置一个硬性的作业,就是请你一定要在作文当中至少有10个金句。你哪怕可以多花点时间去修改你的文字,把京剧融入到你的作文当中去。这样的训练可能会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01. 我听见它们的声音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听不见鸟儿的啼鸣。我只听见动物的惨叫,植物的哭泣。——题记前一阵我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讲的是一头大象和一只猩猩。那头大象被人类用枷锁囚禁了十二年才被救出,被救出的当天,大象眼角居然流下了泪滴。那只猩猩今年二十九岁,二十年前便漂洋过海来到了动物园,环保组织正在为它申请回归大自然。我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为动物感到痛心。人类是怎样的呢?在炽热的阳光下看不见动物的生命,听不见动物的声音,即使它们奋力号叫,人类也只听到那鲜活的叫喊中被召唤而来的数钱的声音。我们把动物囚禁,打着“就地保护”的名号供游客欣赏;我们把动物驯服,只为动物囚禁表演的观众席上大家的欢乐尖叫;我们自以为有一颗爱动物的心,却忘记了喜欢不是占有,而是真正地聆听它们内心的声音,给它们一片自由的可栖居的山河大地。江苏曾经有人收养一只掉队的狼,人们自诩喜爱动物把它当成宠儿。狼在村里搞破坏,人们不得已把它放生,才发现狼最渴望的还是在山林里奔驰,在大自然中过自己的生活。动物是不会说话的,它比人低级,由于语言不通,它无法表达它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向往与渴望,它只有通过它那几声微弱却痛彻心扉的叫喊来发泄诉说,甚至是卑微的请求。我们人类——自诩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奉行着“高级动物管理低级动物”这样看似公允的法则,肆无忌惮地把它们当成玩乐的对象,把它们的哭诉当成胜利的战利品,迎合自己心中的征服感。在我看来,一个人其实应该这样活着。春天来的时候把门窗开着,聆听花开的声音,聆听俏皮的鸟鸣;夏天时去庭院里乘乘凉,闭上眼睛,听一听蟋蟀和蝉合奏的交响曲;秋天要和喜欢的人一起去田野中散散步,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只是听麦浪翻滚的声音,听莎鸡振羽,听寒蛩唧唧;冬天则独自出门,感受雪花飘落的寂静。理想中的四季应该是,春烂漫、夏聒烈、秋清幽、冬肃沉。可现在我们却什么也体会不到,什么也干不了,大自然不配合,人类也无可奈何。我们忽视它的叫喊,它也就忽视我们的呼唤。我们在荒野里活着,在沙漠里活着,在没有绿洲的城市里活着,在雾霾里活着,在全球变暖的现象里活着,在残害动物的麻木不仁里活着,也在没有同伴陪伴的孤独里苟且活着。我们亲手破坏了生态平衡,也亲自承担着一切苦果。黄石国家公园曾经遭遇严重的生态失调,工作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来发现只要引入狼就可以恢复平和的家园。动物其实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兄弟姐妹,我们不应该自相残伤,不应该让世界因我们而发展,也因我们而毁灭。我希望听见花开的声音,听见鸟儿的鸣啼,听见动物欢快的叫喊,听见万物吐芽的生机。我发现我渴求的还是最温暖的充满爱意的声音。点评作者呼唤的是一种看似平凡的常识——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破坏它。本文结构精巧,先展现了人对动物造成的一系列痛苦,再写“在我看来,一个人其实应该这样活着”,通过春夏秋冬四幅画卷展现出天地与人温柔相依的美好。其后写回现实,让现实中人类的孤独麻木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结尾处“我渴求的还是最温暖的充满爱意的声音”的呼唤让文章更有余韵。02. 我听见时间的声音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题记时光匆匆,流年仓促。侧耳倾听,月色溶溶,少女娉婷,飞花蹁跹,细碎零落,声声入耳。流水淙淙,叮咚有声岁月清冽而过,我在溪水这头,她在那头。顽皮的我们总是隔着这条碧波呼唤对方,甜甜的童音激起波光粼粼。共饮这江水,共荡这清波。我们笑着闹着,顺着江流,聚在桥头将欢欣和雀跃撞了个满怀。笑语旁青梅累累,儿童急走放风筝,彩蝶入黄花,轻灵蝶翼扑闪扑闪,谑笑着那半飞不起的纸鸢。追来跑去的时光如汗珠滚滚,淋漓而畅快,只是不知何时,忽地不见了。我听见涓涓溪流,潺潺淙淙,慢慢流淌着——时间叮咚跃动。光阴明月,细语轻声月亮圆了又缺了,平添几分窅深、几分无涯、几分清寂。我愈来愈感受到时间似利剑出鞘,凌厉的银光又凝成一丝剑气,步步逼向我,虎视眈眈。明明一张考卷的分量轻到微风可举,但它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临近大考的我,缺失了自信,迷失了自己。好在白天发生的热闹事儿晚上就凉了。月亮缺了又圆了,月光到底是比赤轮要清柔,恰巧少女也是娉婷袅娜的,经月光洗涤就瞬时明朗。我和她背靠着背,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我们彼此依偎、彼此鼓舞、彼此感动,因为有了彼此,才有此时此刻的嫣然一笑,宁静致远。我分明听见皓月当空的声音,听见光阴在耳畔的呢喃细语——时间静静嘱咐,我慢慢成长。呼啸山风,划然扬声考试前夕我和她相约登高。登仁皇之巅。“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俯瞰芸芸众生,凌绝顶而览众山小,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时间似山风,呼啸而过,而吾自巅峰,已然凝聚万壑狂风,争高直指,划破苍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小身躯恰迎着时间飓风而上,我跑得越快,耳边的风越凛冽,振聋发聩——刮起我无畏无惧的青春浪打浪。时间是有声音的,我们细细听着。细水长流,皓月长明,山风长啸。于是我们的手依然牵着,肩并着肩。点评富有文艺气息的文字,恰似一缕诗般的柔风,轻轻抚慰青春的心,也温柔着读者的心。少时的友谊是蜜,是浸润心田的甜腻的声音;青春的时光是流水,是明月,是山风,是划破苍穹的声音。“小友谊”融入“大青春”,听见时间的声音,在青春的浪涛里,“声声”不息,久久回响。03. 我听见友情破土而出的声音那是我生命中为数不多的黑暗时期,我去了一所新学校,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住在学校,每天晚上翻来覆去地想家。那也是我人生中幸运的时期,我遇见了我最好的朋友——林姝,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她将我从那段黑暗时期中拉出来。第一次见面时,其实我对林姝是没有好感的,她有点胖,笑起来带着一点憨厚。第一次的自我介绍,她站在讲台上说:“我叫林姝,静女其姝的姝。”她说完这句话,班上的几个调皮的男生一下就笑了,我隐隐明白他们恐怕是觉得林姝配不上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林姝站在讲台上,脸一下就红了,老师批评了那几个男生后就让林姝下去,这些事在每个学校都有,都被看作不懂事的男生在调皮。林姝是和我一个寝室的,我们一个寝室住八个人,她就在我的上铺。不过第三天她在我的下铺了,原因很简单,她每次上床的动静总是很大,而我在第一天晚上提醒过让她轻点,之后她的动静是小了点,可还是让我觉得烦。于是我委婉地对她提出:“林姝,要不我们换个铺位吧,感觉你每天晚上上床时不太方便。”不料林姝却一脸高兴地说:“谢谢你,杨宁。”她说话时望着我的眼睛,完全不同于别人随口说出的“谢谢”,而我在她真诚的眼神中为自己的小心思感到不好意思。从那之后林姝和我的关系进展了一大步,可能是由于我的小小愧疚,也可能是林姝美好的性格,我们每天一起吃饭、去教室、回寝室,但也仅仅只是这样,我们并没有更深一步的关系。有一次上体育课,全班一起跑步,林姝总是跑在最后面,而我也没有陪着她,只是一个劲地跑前面,不知是不是老天对我抛弃朋友的惩罚,我摔倒了,手掌心被磨出血,裤子被磨破,膝盖也渗出血来,最可怜的是下巴也被地上的小石子磕出了伤痕。疼痛顿时袭击了我,我眼泪不停地掉,浇在伤口上疼得更厉害,老师连忙送我去医务室,随之而来的还有林姝,据后来其他同学说,她当时着急得好像受伤的是她自己。老师走了,医生给我简单地上了药,叮嘱我最近注意饮食并让我放心,没什么大事。我知道摔倒的后果并不是那么严重,但摔倒的疼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算得上是巨大,林姝坐在我身旁一个劲地安慰我,声音像微风一般轻轻拂过伤口,仿佛带着治愈的神奇魔力。摔倒的后遗症是巨大的,第二天我的脸肿了,我对着镜子不想去上课,不难想象,班上那几个调皮的男生会怎样嘲笑我的脸,但是又不能不去,我叹了口气。想象之中的嘲笑并没有到来,大家对我一如既往,甚至还对我表示了从未有过的关心。后来我从老师口中才得知,是林姝在我受伤那天,去和老师说,让老师提醒一下班上调皮的男生别嘲笑我。那时我和林姝已经算得上朋友,我的心像被一只小拳头击中,除了感动再无其他。我想起了当初林姝来到这个班上,而对那些嘲笑,坐在下面冷漠的我,那时我什么也没做,而林姝也没为自己做些什么,而如今却为了让我好受一些去找班主任。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林姝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们说出每一句话时都带着真心,仿佛海浪之于沙滩,即使潮退也终究会有潮涨的一天。后来我的心里那粒名为“友情”的种子慢慢萌芽,我清晰地听见它破土的声音,而后慢慢成长为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那些叶子上都刻着两个字:林姝。04. 我听见一种声音去年春节期间,我和爸妈、七岁的弟弟一起去浏阳河风光带游玩。这是阴雨连绵后难得的一个晴天,躺在草地上感受阳光的温暖,十分惬意。穿得有些厚实的弟弟在草坪上蹦蹦跳跳,吵着要我陪他玩传信游戏。受不了他的纠缠,我只好充当信使给草坡另一端的爸爸“送信”。走在草地上,春风吹得太舒服了,我不经意地停在风中,无视了把“信”传回的要求。弟弟的声音从相隔不远的另一头传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信使,快把消息传回来!”旁边的爸爸正认真地拿着手机拍照,我干脆躺下来,闭着眼睛,假装没听到他的呼喊。没有人给他回应,他的声音越来越高,近乎在喊叫,没办法,我只好站起来,想看看他下一步的反应。他本就穿着厚厚的棉衣,加上激动,涨红着脸不停喊叫着,并开始把手搭在栏杆上,很急地翻了个身,处在离地有些许高的水泥台上,想跳下来又有些害怕,两只脚不停地摇着,显得愈发急促。摔下来怎么办?我有些担心起来,正当我想跑过去时,他却先我一步,盯着草皮动了动手,往前一扑,和草儿亲密接触了一回,但没有停下,借着惯性站了起来,一步一步,气鼓鼓地朝我们走来。到了面前,我发现他两只小手紧握成了拳头,明显是不高兴了。他眼睛红红地看着我,气冲冲地说道:“你们都不理我。”那声音更像是一种控诉。这话太熟悉了,我曾无数次从弟弟口中听到。在饭桌上,我和父母正聊着我在学校的生活,有时忽视了他,他就会在一旁敲敲打打以示抗议,如得不到回应就会大吵大闹起来,并说着这句话。在客厅看电视,他如果得不到回应,也会用这句话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觉得在我们面前透明了。在他小小的世界里,没有时间、场合的概念,他只看到别人对他的回应,有了这回应,就感到正在被关注,感觉到有人在真正陪伴他,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其实这句话也常从儿时的我口中说出,因为我们一样都是在寻求这种存在感,更是在寻找别人对自己的回应、陪伴,希望他人能与自己感同身受。这其实是寻求一种与人沟通的感情,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或许面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但却始终渴望着与他人的交流,期待着自己以外的另一个声音。但我们时常感受不到这份存在感,缺乏这份回应。正如我会因为觉得弟弟幼稚而干脆不给予他回应,在渴望得到他人回应,我们感到与他人交流的障碍与冲突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拒绝对他人做出回应,就像让自己活在一个水晶球里,外界的图像折射在玻璃面上,或消失,或破碎,却不真切。他人声音透过介质传来,模糊而遥远,我们对于这一方小小世界感到心慌不安,想和外界接触,渴望从与他人交流中得到存在感,走出这狭小的空间,但自然地因变化的图像与声音产生误解或是距离感,不愿意主动去与人交流。为什么期待他人读懂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渴望?为什么要漠视他人同样的需求而在自己的世界里徘徊呢?就像弟弟呼喊出来的一样,让我听见你的声音,感受你的声音!让我们听见一种给他人及时回应的声音!点评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生活有着细致真实的观察,并能有深入的思考,这是很宝贵的。作者由与弟弟玩信使游戏时弟弟所说的“你们都不理我”而引发,想起了自己也一样在寻找存在感却又“忽视了他人的感受”的微妙感受,“活在一个水晶球里”的比喻生动又到位。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作者推己及人,连用两个反问句与两个感叹句,呼吁人们勇敢表达自己,以此来让遗憾不再发生,富有感染力。05. 我听见春天的声音人,总是要适时地放松一下自己,不为别的,只为让大脑得到放空,让身体得到休息,这样有意识的放松,这样有心的自我关照,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于我而言,一天中最愉悦、最放松的时光,就是走出门去,走向野外,走向青山绿水。或是相约结伴而行,或是独自一人信步寻访。走在阳光丽日或春雨绵绵的路上,我可以看见游船和鲜花,蝶舞和蜂飞,可以听见清风的私语,白云的歌唱,小鸟的另类情话,可以感到小草悄悄地从土壤里挤出来,浅浅的,嫩嫩的,绿绿的,不断丰富春的色彩,春的韵律,春的篇章。沐着暖意融融的春阳,我感觉生命原来可以这样自由快乐,这样生机盎然,这样接地气。一切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从容的、美好的。我可以像众多在春阳下闲散行走的人们一样,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美轮美奂的赐予。我喜欢春风吹拂下自由呼吸的氛围,我仿佛听到小草的每一个细胞膨胀分裂的声响,我遐想着根冠在土壤里与泥沙碰撞摩擦的动静,我感受着清风抚过草尖产生的细小声浪。所有细微的情节,所有美妙的律动,都足以激活我逼仄的想象,丰富我滞涩的灵性。坐在春花冠盖的凉亭下,捧一本闲书,冥想的那一刻,我听见春风在奔跑,在诗一般的意念中伴红尘翻飞,它着意要唤醒去冬的沉静;我听见春雨在欢歌,淅淅沥沥,缠绵多情,轻快的和声,应时的舞蹈,交织出自然赐予的天籁乐章;我也听见春水在奔流,那月牙般的河流,闪烁着春天的色泽,带着与生俱来的温馨,欢快地流向远方;两岸的杨柳绿了,桃花红了,风景靓了,人心暖了,生活醉了……由心而生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在清亮如春的欢笑声中,有韵致地高翔。置身烂漫的春天,在我心里,最惬意的还是一朵一朵、一簇一簇、一树一树、一片一片、一坡一坡的花。这美妙的花开,你可否听见?是那种柔柔的、暖暖的、细碎的、清澈的声音,它们开着开着,就笑成了岁月绝妙的回响。它们笑得那么自在,笑得那么坦然,笑得那么明媚而鲜艳。春光的使命,总是要点亮些什么。春光里的树木园林,换上了新的装束,妙不可言的色彩,以轻歌曼舞的姿态,一点一点,沉入了你的内心深处。衣着简朴的园丁,或起沟,或松土,或修剪,或栽植……我看见他们的脸庞有春风拂面的欣慰,我听见来自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阳光般质朴而动人。在这个飘落与生长注定要并存的季节,我走在路上,走在时间的沟回里,走在岁月的进程里,就算有树叶飘零,雨水飘洒,也无半点感伤可言。相反,在飘零和飘洒之间,总有一种意蕴弥漫于胸,令人奋进,使人动容。我能感受的,是春天推陈出新的魅力;我能了然于胸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人间情景。忽地,下起了星星小雨,细小的雨点打在潭水里,滴在青草间,溅在河面上,沾在花丛中,将流淌的春意渲染得酣畅淋漓。这是人间芳菲四月天啊,一切都是那么活泛,一切都是那么迷人。这时候,沐着细细的清爽的春雨,在纵横交织、美轮美奂的春天的声音里发一会儿呆,可以抛开的,是世事的繁芜,纷乱的思绪;可以融入的,是明媚灿烂、触手可及的大好春光。06. 我听见时间的声音时间原本并无声音,但我却似乎能听得到,它在空中微微震颤,便于心底深处化作万千声音。从雪虐风饕的冬日缓步走进朝气蓬勃的春天。我在和煦的春风中久久伫立,闭眼凝听,一个个声音的信息顺着微风传入耳中。听!“窸窸窣窣——”那是小草在努力突破泥土的束缚,露出点点新绿。听!“叽叽哩哩——”应该是不知名的鸟,在枝头上昂首挺立,与周边同伴合奏一曲,宛转悠扬的旋律在烈烈朝晖的映照下于空中碰撞、交融,留下一地破碎阳光。听!“唰唰唰——”新长出绿芽的柳枝在轻轻晃动,应是被微醺的暖风迷得神魂颠倒了吧。这与天凝地闭的冬的光景截然不同,时间的声音就蕴藏在这景象的转换里。于是我便听见了时间的声音,是万物复苏的声音,是生机勃勃的声音。生活中的时间有时是被玩弄的。上学时最令人难熬的,往往是将放学未放学的那一段时光。临近放学,心里已然着了火,早已无心听讲台上老师激昂的讲课声。板凳上仿佛有几颗图钉,令人坐立不安,一条腿已悄悄地伸了出去,手上的笔更是被无意识地甩来甩去,一门心思等老师宣布放学,暗自祈祷时间过得快些。可每到这时,时间偏偏会慢下来,消磨着我的意志。尤其是老师布置作业准备放学的时候,大家往往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一种窒息感包裹着自己。当“放学”二字在教室内回响时,时间的流逝立刻回归正常,不再缓慢。此时的我似乎听见了时间的声音,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小孩子般咯咯地笑了起来。时间的声音既是过去不朽的情感和回忆,也是当下种种新奇的体验和思考。07. 我听见时间的声音每个人对时间之声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说,时间是轻轻的伴奏,不易察觉,但在某一个寂静的夜晚,抑或雨后初晴时分,你便能感受到它;有人说时间其实并不存在,更没有所谓的声音,它只不过是现代人用来规划自己生活的工具罢了;也有人说时间其实就像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一刻不停,如孔夫子在河边的感慨:逝者如斯夫!时间确实有声音,它可能从秦岭山脉的莽莽榛榛中走来,带着树叶的微响;它可能从玉龙雪山上的千里冰封中走来,带着洁白的坚硬;它可能从秦始皇兵马俑的庄严肃穆中走来,带着沙场的铿锵;它可能从黄浦江边绵长的汽笛声中走来,带着移民的叹息;它也可能从西沙的碧水清风中走来,带着保家卫国的怒吼。它并非一成不变,就像一首歌的旋律,时而微弱温柔,时而平缓恬静,时而高昂激荡,但不管如何,总有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热血沸腾的声音。小时候,时间是老式电视机中发出的“沙沙”声。在那并不清晰的屏幕上,是红与黑白交织的画面。起初只有红色,那是天安门。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一列列身穿戎装的军人大步向前。我并不理解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骄傲地挺起胸膛,也不理解他们为何如此庄严肃穆。可是我知道,时间犹如一股风,带来了一颗火红的种子,将它深埋入我的心中,在我稚嫩的胸膛中渐渐发芽、生长。长大后,时间变成了一阵阵悲凉凄伤的风声,让人惴惴不安,似乎来自荒漠,来自古老的土地,来自土地上无数的原住民。抬起头仰望天空,万里无云,一切如常。可是当我闭上双眼又分明感到这晴朗的天空中,有着一缕缕历史的阴霾,无数人正用漆黑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当我翻开那破碎的卷张,无数的声音奔袭而来。最先听到的是有人微弱的呼唤和呻吟,而后这声音就被巨大的飞机轰鸣声和炮弹声淹没。机枪的嚎叫、卷起地面尘土飞扬的尖锐的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怆,这些声音让我愤怒,让我心中燃起烈火。但我知道,过去终究是过去,谁都无法做出改变。我虽不能定义此时的时间,但在它的滋养下,我心中的种子已长成树苗,渐渐支撑起我稚嫩的脊梁。而今,时间是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低沉爆鸣声!21世纪伊始,有人说,中国在30年内都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技术打造第五代战机。但新战机于航展亮相的那一天,那些人仿佛被扼住了傲慢的咽喉。从初出茅庐的惊鸿一瞥,到如今的世人赞叹,歼-20战斗机用低沉的轰鸣,有力地反击了一切质疑的声音。它们在天际的航线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支撑起华夏的一片朗朗晴空。在那犹如巨龙怒吼般的爆鸣声下,是一片祥和的鸟语花香。此时我心中的种子正与它们共振同鸣,我确确实实感受到时间之声,树苗在这种声音的召唤下拼了命地生长,变成了参天大树,有力地支撑起我的脊梁。我感受到自己的胸膛变得更为饱满,胸中有熊熊烈火在燃烧,那里住着一个名叫国家的心脏、一种永恒的讯号。在时间的声音中,我看到今后的自己,将会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断前进,双脚带起风浪,声若鼓鸣,永不停息。点评心中有家国者,念之必有回响。初中生可以写怎样的文章、能写怎样的文章,与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视野眼界密不可分。作为当代初中生,一方面,要立足现实,关注自身,关注生活实际,发现生活美好,有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作者平日酷爱飞行航模,对此特别关注,就为写作准备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心中珍藏着自己,也能装下国家,当个人爱好和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掷地有声、“声声”不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