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课时1 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导入新课:
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是中华儿女的心愿与期盼。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国旗升起的时刻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日出时刻。下表为2018年天安门广场不同日期的升旗时刻。
【材 料】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升旗时刻 (北京时间) 6时16分 4时46分 6时03分 7时33分
【问题】
为什么一年中不同日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不相同?升旗时刻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图1-2-1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分析地球公转的三要素一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观察地理课件的演示,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方向、周期和速度。通过绘制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掌握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目录
CONTENTE
地球公转的运动特征
0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02
地球公转的运动特征
01
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课时1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如果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1 恒星年。
【周期】
【方向】
地球公转的速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近日点
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 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02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时1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
23 26’
北极星
地球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
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6月22日
冬至12月22日
秋分9月23日
春分3月21日
夏至日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 26′;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秋分日
秋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冬至日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 26′;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春分日
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回归年。
探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活 动
1.请在图1-2-5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次年春分日

23°26′S
23°26′N
2.在绘制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中,标出元旦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并说明
其移动的方向。
3.根据以上活动成果,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图1-2-5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
问题:请在图1-2-5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图1-2-5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
问题:在绘制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中,标出元旦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并说明其移动的方向。
答案:向北移动。
图1-2-5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
问题:3.根据以上活动成果,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北半球
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太阳直射南半球
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课堂小结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自转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