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温岭期末)在茎中,细胞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部分是(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髓 D.韧皮部
2.下列关于杨树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杨树茎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B.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
C.在树皮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有形成层,能使茎不断加粗
D.杨树的树干比较坚硬,主要是木质部的作用
3.(2022八下·婺城期末)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区域②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B.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C.置于阳光下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实验现象将更明显
4.(2022八下·柯桥期末)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番薯是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C.种植番薯时可适当施P肥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
5.(2022八下·金东期末)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缠绕茎的是(  )
A.松树的茎
B.草莓的茎
C.黄瓜的茎
D.牵牛花的茎
6.(2022八下·杭州期末)有一棵古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7.(2022八下·舟山月考)给植物打针输液是植物施肥和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的斜孔到木质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人畜安全
B.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机物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筛管往上运输
D.此方法操作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
8.植物茎的结构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  )
A.木质部一形成层一髓一韧皮部一树皮
B.髓一形成层一木质部一韧皮部一树皮
C.髓一韧皮部一木质部一形成层一树皮
D.髓一木质部-形成层一韧皮部一树皮
9.暴风雨后,大树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没有被折断,这主要是因为(  )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髓发达 D.树皮较厚
10.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经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素吸入,便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木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以确保营养,可以使花朵娇艳欲滴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担心植株“烧苗”
11.(2021八下·杭州期末)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于2019年10月首次公开测产,亩产达1026.3公斤,下列有关水稻生长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水稻开花期合理施磷肥促进籽粒饱满
C.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D.水稻的茎是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2.(2021八下·拱墅期末)用小刀割破橡胶树的树皮,白色胶乳就会流出,白色胶乳是(  )
A.从①中流出的有机物 B.从②中流出的有机物
C.从①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D.从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13.(2021八下·嘉兴期末)水稻是本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自述正确的是(  )
A.我的茎会不断加粗
B.我的茎属于木质茎
C.我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D.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作为营养
14.(2019八下·丽水期末)缙云黄龙寺无土栽培基地种植的草莓,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提供营养。下列相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草莓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营养液中含有草莓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C.不断地往营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营养液中无机盐的运输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15.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二、填空题
16.(2021八下·秀洲月考)请分析如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气的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够进行     作用,为根和茎提供有机物。
(2)图2中的茎“罢工”是指它失去了    功能。
17.(2022八下·诸暨期末)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氟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氟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18.(2022八下·杭州期末)绿色开花的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植物根的吸水部位在哪?甲图是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该实验采用   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说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从乙图植物木质茎的横切面上可看到清晰的分层结构,它们分别是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植物之所以不断的长粗主要是跟   有关,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   部。
19.(2022八下·嘉兴期末)养花种草,可以怡情。小嘉同学在家里尝试培育天竺葵。
(1)天竺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和肥料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小嘉初次培育时,为使天竺葵长得更好,一次性施加了大量氮肥,造成“烧苗”。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使植物   死亡。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天竺葵的叶片大,且叶表面粗糙无角质层。据此,在夏季正午时应将天竺葵放于   (选填“阴暗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存。
20.在多年生木质茎的横切面上,春材颜色较   ,形成的年轮较   ;秋材颜色较   ,形成的年轮较   。根据年轮可以推测   。
21.(2019八下·滨江期末)小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芹菜的叶柄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   (选填“深”或“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金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发现,叶柄韧皮部也被染色,这说明:    。
三、实验探究题
22.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小时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
的分布(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小时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没有32P。
(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3)请参照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实验步骤:   。
2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并记录。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证明了   。
2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25.(2021八下·衢州期末)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的。那么,水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是多少呢?小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油封;
②取一段绿色植物幼嫩的枝条插入锥形瓶,使下端浸没在水中;
③20分钟后,取出枝条并用刀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茎中红墨水的染色情况。
④测量 ,即可计算水分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将实验装置置于 的环境中。
A.温暖、光照、通风 B.阴暗潮湿、密闭 C.温暖、潮湿、通风
(2)步骤③中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浅,这说明了什么?
(3)请补充步骤①中相应内容:   。
26.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证明了   。
四、解答题
27.(2021八下·乐清期末)袁隆平院士(图甲)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缅怀袁老最好的方式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下表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对比。
类别 常规水稻 杂交水稻
定义 通过选育、提纯、保持亲本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不变,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
产量 一般较低(<300kg/亩) 一般较高(>700kg/亩)
品质 质软,粘而腻 质地硬,粘性小
特点 不需要年年换种,但需要提纯复壮,抗性差 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
(1)请根据表一的内容写出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   。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   →叶中导管。
(3)乐乐把丙装置放在晴朗的室外环境,测得密闭玻璃钟罩内一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丁所示。已知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时,人会觉得更舒适。那么据图分析,你建议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   时左右。
28.(2020八下·萧山期末)如果将一棵小树的树干上的树皮进行“环割”,即将植物韧皮部切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切口下方无瘤形成(如图所示),切口上方枝条上的绿叶还能继续成活;植物的根部渐渐萎缩。
请分析后简答。
(1)对树皮进行“环割”后,切断了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简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而切口下方无瘤形成”的原因。
(3)请你预测这棵小树最终会怎样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木质茎的生长,树干的变粗和形成层有关。
【解答】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逐年加粗。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杨树茎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外树皮;树皮分为外树皮和韧皮部,形成层不在树皮中;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区别:
1所属不同: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韧皮部是被子植物体的输导组织。
2组成不同: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
3功能不同:木质部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它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韧皮部内具有运输同化产物、贮藏和支持功能。
【解答】A:图中②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A正确。
B:区域③韧皮部未变红说明该处没有导管,但是不能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错误;
C: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C错误。
D:应为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要是效果明显就要增强蒸腾作用,所以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2.氮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作物的产量,促进作物的枝叶生长,提高农产品的蛋白质的含量等。
磷肥:提高作物的茎枝的坚韧度,促进花芽的形成,加快作物的成熟速度,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等。
钾肥:增强作物的茎秆强度,促进作物开花结实,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等
【解答】A:番薯是匍匐茎,A错误。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B正确。
C:种植番薯时可适当施氮肥,C错误。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按质地分:草质茎、木质茎、肉质茎。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茎的概念。
【解答】A:松树的茎 ,为直立茎,A错误。
B:草莓的茎 ,为匍匐茎,B错误。
C:黄瓜的茎 ,为攀缘茎,C错误。
D:牵牛花的茎,为缠绕茎,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皮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解答】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据此解答。
【解答】A: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
B: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错误;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导管往上运输,C错误;
D: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可以直接运到需要的部位,肥料利用率高,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木质茎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树皮。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树皮(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四个部分构成。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起支持作用),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解答】木质部有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故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折不断。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营养运输方式。
【解答】A.从茎的纵切面上看,染成蓝色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具有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因此木质部会变蓝,A不符合题意;
B.在染料过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不符合题意;
C.染色后,染料大多在花瓣中,因此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C符合题意;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植株也会出现“烧苗”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稻的茎、根、叶的作用和特征。
【解答】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通过茎运输的,A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过程叫光合作用,叶片中有细胞,细胞的结构中含有线粒体,而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水稻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它的茎属于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乳白色液体的部位是内②树皮韧皮部,橡胶胶乳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根、茎对植物的作用相关知识。
【解答】A、水稻的茎一旦成长后,就不能再加粗,是因为它的茎没有形成层这一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形成层的活动,能够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使植物的根、茎不断增粗,而水稻的茎不属于木质茎,B不符合题意;
C、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C符合题意;
D、水稻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解答】A B、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故A B正确;
C、向营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故C错误;
D、无机盐的运输是从下往上运输的,即根中的导管到茎中的导管,再到叶中的导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知识解题。
【解答】解: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下向上运输的;
故答案为:D。
16.【答案】(1)光合作用
(2)运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
生成的氧气也供给其它生物呼吸所用。
(2)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送到叶的;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送到植物各部位的。所以如果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
【解答】(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失去运输功能。
17.【答案】(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有毒物质沸点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
(2)笋尖有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避免光照。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利用韧皮部筛管运输。
【解答】(1) 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 ,沸点较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即可,所以烹饪时应煮熟煮透。
(2)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可以避免被阳光照射。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利用韧皮部的筛管进行运输。
18.【答案】控制变量(对照组);根尖;形成层;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他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问题的方法。
(2)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根、茎等器官。
【解答】甲图是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
甲图实验的变量是根尖,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说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植物之所以不断的长粗主要是跟形成层有关,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韧皮部筛管中。
19.【答案】(1)导管
(2)失水
(3)阴暗潮湿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茎的结构有位于中央的髓,最外面的是树皮,两者间的是木质部。木质部内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1)天竺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和肥料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2)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故植物失水死亡。
(3)天竺葵的叶片大,且叶表面粗糙无角质层。夏天蒸腾作用强烈,水分容易流失,故在夏季正午时应将天竺葵放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存。
20.【答案】浅;疏松;深;紧密;树龄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树木会长出很多绿色的嫩叶。充沛的雨水滋润着大地,各种树木更是得以茁壮成长,树木“身体”里的细胞不但数量多体积也大,薄薄的细胞壁,疏松的材质,浅浅的颜色,这类树木被称之为早材或春材;而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干燥的气候导致树木生长缓慢,“身体”里的细胞变得又少又小,厚重的细胞壁,紧密的材质,深深的颜色,这类树木则被称之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里的春材和秋材合在一起便叫做年轮。因秋材颜色较深而春材颜色较浅,所以第一年的秋材和第二年的春材之间会呈现出一条界限分明的线,而这条线便是“年轮线”。同一年的春材加秋材形成一道年轮,由此可见,通过年轮的数目便可得知树木的年龄了。
【解答】在多年生木质茎的横切面上,春材颜色较浅,形成的年轮较疏松;秋材颜色较深,形成的年轮较紧密。根据年轮可以推测树龄。
21.【答案】(1)运输水和无机盐
(2)浅;D
(3)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
【解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说明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据图可知,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浅,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壊溶液的浓度有关。
(3)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木质部被染成红色。木质部外面(远离髓腔)壁较薄的组织是韧皮部(外韧皮部)。在茎的木质部中,导管是上下相通的。在茎的木质部中,导管是上下相通的,具有木质部,因此韧皮部也被染色 ,可以进一步证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
故答案为:(1)运输水和无机盐(2)浅;D(3)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2.【答案】(1)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的;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3)①将 植物茎(基部的一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中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的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袋口,将装置放于适宜的环境中;③一段时间后检测14C在该植物茎各部分的分布.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解答】(1)导管位于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据实验结果A可见: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
据实验结果B可见: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据实验乙的结果可见: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3)实验步骤:
①将 植物茎(基部的一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中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
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的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袋口,将装置放于适宜的环境中;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14C在该植物茎各部分的分布。
23.【答案】(1)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颜色逐渐变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3)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木质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分与无机盐,故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因为水和无机盐是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然后随植物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故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越来越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3)本实验证明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4.【答案】(1)B;筛管
(2)水分;导管
(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植物的输导作用,其中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解答】(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果实B所在的纸条上下都被环切,运输有机物的试管已经被破坏,那么是不能继续长大的了。(2)树皮环切破坏的是筛管,而导管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进行水分的输运,引起在切口以上的叶子仍然不会出现萎蔫。
(3)肿胀实际上是有机物的堆积,有机物是利用筛管运输的,方向是向下。1处会有明显的肿胀,上面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无法运输到下面,会在1处积累。2、3处因为没有叶子,不会制造有机物,4处在下面有叶子制造有机物,是向下运输,4处也不会有过多的有机物积累。
故答案为:(1)B 筛管;(2)水分 导管 (3) 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25.【答案】(1)A
(2)水在茎中自下而上运输
(3)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根吸收的水分,99%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茎中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的运输有机物;
【解答】(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温暖、光照和通风的环境有利于叶的蒸腾作用,使得现象更加的明显;
(2) 步骤③中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浅 。说明水和无机盐在茎的到观众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3)通过观察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可以计算水分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
故答案为:(1) A (2) 水在茎中自下而上运输 (3) 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
26.【答案】(1)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
(2)越来越浅;导管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植物茎中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木质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分与无机盐,故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
(2)因为水和无机盐是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然后随植物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故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越来越浅;
(3)本实验证明了植物茎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2)越来越浅、导管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3)植物茎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27.【答案】(1)产量高(合理即可)
(2)茎中导管
(3)18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杂交水稻的特点是产量很高,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
【解答】(1)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产量高。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3)据图分析,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18时左右,此时氧气含量最高,氧气充足,是人体吸入氧气适宜的时间。
故答案为:(1)产量高(2)茎中导管(3)18
28.【答案】(1)有机物
(2)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死亡,切口以下部位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导致死亡。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1) 对树皮进行“环割”后,植物的韧皮部被切断,而有机物是经由在茎树皮的韧皮部中筛管由上而下地运输着,所以是切断了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 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植物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分解有机物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树环切之后,切口以下部位(包括根部)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 所以最终会死亡。
故答案为:(1)有机物;(2) 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 死亡,切口以下部位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导致死亡。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温岭期末)在茎中,细胞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部分是(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髓 D.韧皮部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木质茎的生长,树干的变粗和形成层有关。
【解答】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逐年加粗。
故选B。
2.下列关于杨树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杨树茎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B.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
C.在树皮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有形成层,能使茎不断加粗
D.杨树的树干比较坚硬,主要是木质部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杨树茎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外树皮;树皮分为外树皮和韧皮部,形成层不在树皮中;
故答案为:C。
3.(2022八下·婺城期末)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区域②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B.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C.置于阳光下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实验现象将更明显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区别:
1所属不同: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韧皮部是被子植物体的输导组织。
2组成不同: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
3功能不同:木质部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它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韧皮部内具有运输同化产物、贮藏和支持功能。
【解答】A:图中②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A正确。
B:区域③韧皮部未变红说明该处没有导管,但是不能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错误;
C: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C错误。
D:应为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要是效果明显就要增强蒸腾作用,所以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D错误;
故选A。
4.(2022八下·柯桥期末)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番薯是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C.种植番薯时可适当施P肥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2.氮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作物的产量,促进作物的枝叶生长,提高农产品的蛋白质的含量等。
磷肥:提高作物的茎枝的坚韧度,促进花芽的形成,加快作物的成熟速度,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等。
钾肥:增强作物的茎秆强度,促进作物开花结实,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等
【解答】A:番薯是匍匐茎,A错误。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B正确。
C:种植番薯时可适当施氮肥,C错误。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5.(2022八下·金东期末)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缠绕茎的是(  )
A.松树的茎
B.草莓的茎
C.黄瓜的茎
D.牵牛花的茎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按质地分:草质茎、木质茎、肉质茎。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茎的概念。
【解答】A:松树的茎 ,为直立茎,A错误。
B:草莓的茎 ,为匍匐茎,B错误。
C:黄瓜的茎 ,为攀缘茎,C错误。
D:牵牛花的茎,为缠绕茎,D正确。
故选D。
6.(2022八下·杭州期末)有一棵古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皮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解答】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D。
7.(2022八下·舟山月考)给植物打针输液是植物施肥和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的斜孔到木质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人畜安全
B.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机物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筛管往上运输
D.此方法操作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据此解答。
【解答】A: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
B: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错误;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导管往上运输,C错误;
D: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可以直接运到需要的部位,肥料利用率高,D错误;
故选A。
8.植物茎的结构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  )
A.木质部一形成层一髓一韧皮部一树皮
B.髓一形成层一木质部一韧皮部一树皮
C.髓一韧皮部一木质部一形成层一树皮
D.髓一木质部-形成层一韧皮部一树皮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木质茎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树皮。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故选D。
9.暴风雨后,大树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没有被折断,这主要是因为(  )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髓发达 D.树皮较厚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树皮(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四个部分构成。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起支持作用),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解答】木质部有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故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折不断。
故选A。
10.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经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素吸入,便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木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以确保营养,可以使花朵娇艳欲滴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担心植株“烧苗”
【答案】C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营养运输方式。
【解答】A.从茎的纵切面上看,染成蓝色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具有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因此木质部会变蓝,A不符合题意;
B.在染料过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不符合题意;
C.染色后,染料大多在花瓣中,因此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C符合题意;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植株也会出现“烧苗”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1八下·杭州期末)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于2019年10月首次公开测产,亩产达1026.3公斤,下列有关水稻生长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水稻开花期合理施磷肥促进籽粒饱满
C.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D.水稻的茎是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稻的茎、根、叶的作用和特征。
【解答】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通过茎运输的,A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过程叫光合作用,叶片中有细胞,细胞的结构中含有线粒体,而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水稻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它的茎属于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1八下·拱墅期末)用小刀割破橡胶树的树皮,白色胶乳就会流出,白色胶乳是(  )
A.从①中流出的有机物 B.从②中流出的有机物
C.从①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D.从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乳白色液体的部位是内②树皮韧皮部,橡胶胶乳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1八下·嘉兴期末)水稻是本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自述正确的是(  )
A.我的茎会不断加粗
B.我的茎属于木质茎
C.我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D.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作为营养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根、茎对植物的作用相关知识。
【解答】A、水稻的茎一旦成长后,就不能再加粗,是因为它的茎没有形成层这一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形成层的活动,能够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使植物的根、茎不断增粗,而水稻的茎不属于木质茎,B不符合题意;
C、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C符合题意;
D、水稻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2019八下·丽水期末)缙云黄龙寺无土栽培基地种植的草莓,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提供营养。下列相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草莓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营养液中含有草莓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C.不断地往营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营养液中无机盐的运输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解答】A B、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故A B正确;
C、向营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故C错误;
D、无机盐的运输是从下往上运输的,即根中的导管到茎中的导管,再到叶中的导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5.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知识解题。
【解答】解: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下向上运输的;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2021八下·秀洲月考)请分析如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气的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够进行     作用,为根和茎提供有机物。
(2)图2中的茎“罢工”是指它失去了    功能。
【答案】(1)光合作用
(2)运输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
生成的氧气也供给其它生物呼吸所用。
(2)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送到叶的;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送到植物各部位的。所以如果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
【解答】(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茎中的导管"罢工",则根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无法运输到叶,失去运输功能。
17.(2022八下·诸暨期末)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氟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氟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答案】(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有毒物质沸点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
(2)笋尖有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避免光照。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利用韧皮部筛管运输。
【解答】(1) 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 ,沸点较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即可,所以烹饪时应煮熟煮透。
(2)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可以避免被阳光照射。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利用韧皮部的筛管进行运输。
18.(2022八下·杭州期末)绿色开花的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植物根的吸水部位在哪?甲图是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该实验采用   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说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从乙图植物木质茎的横切面上可看到清晰的分层结构,它们分别是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植物之所以不断的长粗主要是跟   有关,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   部。
【答案】控制变量(对照组);根尖;形成层;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他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问题的方法。
(2)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根、茎等器官。
【解答】甲图是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
甲图实验的变量是根尖,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说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植物之所以不断的长粗主要是跟形成层有关,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韧皮部筛管中。
19.(2022八下·嘉兴期末)养花种草,可以怡情。小嘉同学在家里尝试培育天竺葵。
(1)天竺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和肥料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小嘉初次培育时,为使天竺葵长得更好,一次性施加了大量氮肥,造成“烧苗”。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使植物   死亡。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天竺葵的叶片大,且叶表面粗糙无角质层。据此,在夏季正午时应将天竺葵放于   (选填“阴暗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存。
【答案】(1)导管
(2)失水
(3)阴暗潮湿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茎的结构有位于中央的髓,最外面的是树皮,两者间的是木质部。木质部内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1)天竺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和肥料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2)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故植物失水死亡。
(3)天竺葵的叶片大,且叶表面粗糙无角质层。夏天蒸腾作用强烈,水分容易流失,故在夏季正午时应将天竺葵放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存。
20.在多年生木质茎的横切面上,春材颜色较   ,形成的年轮较   ;秋材颜色较   ,形成的年轮较   。根据年轮可以推测   。
【答案】浅;疏松;深;紧密;树龄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树木会长出很多绿色的嫩叶。充沛的雨水滋润着大地,各种树木更是得以茁壮成长,树木“身体”里的细胞不但数量多体积也大,薄薄的细胞壁,疏松的材质,浅浅的颜色,这类树木被称之为早材或春材;而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干燥的气候导致树木生长缓慢,“身体”里的细胞变得又少又小,厚重的细胞壁,紧密的材质,深深的颜色,这类树木则被称之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里的春材和秋材合在一起便叫做年轮。因秋材颜色较深而春材颜色较浅,所以第一年的秋材和第二年的春材之间会呈现出一条界限分明的线,而这条线便是“年轮线”。同一年的春材加秋材形成一道年轮,由此可见,通过年轮的数目便可得知树木的年龄了。
【解答】在多年生木质茎的横切面上,春材颜色较浅,形成的年轮较疏松;秋材颜色较深,形成的年轮较紧密。根据年轮可以推测树龄。
21.(2019八下·滨江期末)小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芹菜的叶柄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   (选填“深”或“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金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发现,叶柄韧皮部也被染色,这说明:    。
【答案】(1)运输水和无机盐
(2)浅;D
(3)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
【解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说明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据图可知,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浅,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壊溶液的浓度有关。
(3)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木质部被染成红色。木质部外面(远离髓腔)壁较薄的组织是韧皮部(外韧皮部)。在茎的木质部中,导管是上下相通的。在茎的木质部中,导管是上下相通的,具有木质部,因此韧皮部也被染色 ,可以进一步证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
故答案为:(1)运输水和无机盐(2)浅;D(3)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小时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
的分布(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小时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没有32P。
(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3)请参照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实验步骤:   。
【答案】(1)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的;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3)①将 植物茎(基部的一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中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的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袋口,将装置放于适宜的环境中;③一段时间后检测14C在该植物茎各部分的分布.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解答】(1)导管位于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据实验结果A可见: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
据实验结果B可见: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据实验乙的结果可见: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3)实验步骤:
①将 植物茎(基部的一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中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
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的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袋口,将装置放于适宜的环境中;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14C在该植物茎各部分的分布。
2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并记录。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证明了   。
【答案】(1)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颜色逐渐变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3)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木质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分与无机盐,故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因为水和无机盐是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然后随植物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故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越来越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
(3)本实验证明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2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答案】(1)B;筛管
(2)水分;导管
(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植物的输导作用,其中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解答】(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果实B所在的纸条上下都被环切,运输有机物的试管已经被破坏,那么是不能继续长大的了。(2)树皮环切破坏的是筛管,而导管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进行水分的输运,引起在切口以上的叶子仍然不会出现萎蔫。
(3)肿胀实际上是有机物的堆积,有机物是利用筛管运输的,方向是向下。1处会有明显的肿胀,上面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无法运输到下面,会在1处积累。2、3处因为没有叶子,不会制造有机物,4处在下面有叶子制造有机物,是向下运输,4处也不会有过多的有机物积累。
故答案为:(1)B 筛管;(2)水分 导管 (3) 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25.(2021八下·衢州期末)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的。那么,水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是多少呢?小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油封;
②取一段绿色植物幼嫩的枝条插入锥形瓶,使下端浸没在水中;
③20分钟后,取出枝条并用刀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茎中红墨水的染色情况。
④测量 ,即可计算水分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将实验装置置于 的环境中。
A.温暖、光照、通风 B.阴暗潮湿、密闭 C.温暖、潮湿、通风
(2)步骤③中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浅,这说明了什么?
(3)请补充步骤①中相应内容:   。
【答案】(1)A
(2)水在茎中自下而上运输
(3)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根吸收的水分,99%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茎中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的运输有机物;
【解答】(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温暖、光照和通风的环境有利于叶的蒸腾作用,使得现象更加的明显;
(2) 步骤③中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浅 。说明水和无机盐在茎的到观众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3)通过观察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可以计算水分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
故答案为:(1) A (2) 水在茎中自下而上运输 (3) 被红墨水染红的茎的长度
26.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   ;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   ;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证明了   。
【答案】(1)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
(2)越来越浅;导管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植物茎中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木质茎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分与无机盐,故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
(2)因为水和无机盐是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然后随植物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故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越来越浅;
(3)本实验证明了植物茎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2)越来越浅、导管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3)植物茎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四、解答题
27.(2021八下·乐清期末)袁隆平院士(图甲)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缅怀袁老最好的方式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下表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对比。
类别 常规水稻 杂交水稻
定义 通过选育、提纯、保持亲本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不变,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
产量 一般较低(<300kg/亩) 一般较高(>700kg/亩)
品质 质软,粘而腻 质地硬,粘性小
特点 不需要年年换种,但需要提纯复壮,抗性差 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
(1)请根据表一的内容写出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   。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   →叶中导管。
(3)乐乐把丙装置放在晴朗的室外环境,测得密闭玻璃钟罩内一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丁所示。已知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时,人会觉得更舒适。那么据图分析,你建议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   时左右。
【答案】(1)产量高(合理即可)
(2)茎中导管
(3)18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杂交水稻的特点是产量很高,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
【解答】(1)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产量高。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3)据图分析,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18时左右,此时氧气含量最高,氧气充足,是人体吸入氧气适宜的时间。
故答案为:(1)产量高(2)茎中导管(3)18
28.(2020八下·萧山期末)如果将一棵小树的树干上的树皮进行“环割”,即将植物韧皮部切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切口下方无瘤形成(如图所示),切口上方枝条上的绿叶还能继续成活;植物的根部渐渐萎缩。
请分析后简答。
(1)对树皮进行“环割”后,切断了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简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而切口下方无瘤形成”的原因。
(3)请你预测这棵小树最终会怎样并说明理由。
【答案】(1)有机物
(2)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死亡,切口以下部位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导致死亡。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1) 对树皮进行“环割”后,植物的韧皮部被切断,而有机物是经由在茎树皮的韧皮部中筛管由上而下地运输着,所以是切断了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 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植物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分解有机物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树环切之后,切口以下部位(包括根部)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 所以最终会死亡。
故答案为:(1)有机物;(2) 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 死亡,切口以下部位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导致死亡。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