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小闫(yan)是郑州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暑假时他发现村外的树林里有鸟窝,便和朋友架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在网上售卖,后来又掏了4只。然而,这16只鸟被认定为是燕隼(sun),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闫和他的朋友分别被判刑,并处罚金。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知法于心,与法同行。<新闻透视>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第一目树立法治意识看视频思考:“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社会生活中部分人缺乏对法律的认可与服从,法律意识淡薄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遵法守法尊法守法一、树立法治意识一、树立法治意识1、什么是法治意识?笔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P101-2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P101-2一、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闻资料学校开展这些活动有何目的?法治进校园参观法院参观监狱法治班会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一、树立法治意识笔记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对人民) P101-1②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P101-2③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对青少年)P102-1④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国家) P101-1第二目学会依法办事二、学会依法办事(1)航班延误,你更喜欢用怎样的方式解决?为什么?①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等合法权益②没有解决问题,只是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情绪,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2)上述事件对我们做人做事有何启示?①要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补充在P103-1的上面空白处)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3-1二、学会依法办事3、如何依法办事?笔记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三个观点都是错误的。这些行为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不能对法律选择性遵守。我们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观点三: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①要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补充)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3-1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22、如何依法办事?笔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多读法律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来维权。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拓展空间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人民、法律、青少年、国家)3、如何依法办事?课堂小结(意识、要求、习惯)17.某中学开展“时政大家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两则时政,请你围绕这两则时政回答问题。时政一:《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各中小学要根据实际,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时政二:为科学应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强化学生及家长的应急救援意识,提高师生在公共和个人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共同维护师生安危、校园安全,北京市不断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1)上述两则时政共同说明了什么 共同说明了:政府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安全发展。主体(谁在做)?政府做什么?推进研学旅行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成长主体(谁在做)?政府做什么?平安校园建设师生安全17.某中学开展“时政大家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两则时政,请你围绕这两则时政回答问题。时政二:为科学应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强化学生及家长的应急救援意识,提高师生在公共和个人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共同维护师生安危、校园安全,北京市不断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助力平安校园建设。(2)请简要说明开展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的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需要给子特殊保护。(必要性)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保护中小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重要性)③“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逃生避险自救能力,建设平安校园。(举措的意义)为什么:现状+重要性(必要性)+意义(危害)(3)请为保障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出合理建议例如:①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的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多方面的兴趣爱好。②学校:强调安全问题的教育,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社会:选派优秀讲师,将应急救援知识精品课程带进校园;④政府:加强对学校安全问题的监督和检查,要求学校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⑤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本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活动等。知识点:法律为我们护航做法,多主体答题思路:做法,多主体外部:6个保护内部:自我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pptx 学到了!飞机延误大批乘客滞留,女子教科书式维权引网友怒赞.mp4 配套视频1 中国式过马路战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