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皇威廉二世德国宰相 冯·俾斯麦“欧洲大陆是法国和俄国的天下”“我们不能只有陆地,没有海洋。” 上面两个人物的话透露出什么信息?德国不满足现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
——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重要
战役、结果、性质及影响,知道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
国(重点)
2、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争霸是影
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难点)
3、知道巴黎和会的内容及操作和会的国家。(重点)
4、分析《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凡尔赛体系的
实质。(难点)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列强瓜分世界)2、德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原因:① 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
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20世纪初德国仅
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② 20世纪初,德国比英国、法国抢占的殖民地
少得多。原因:发端于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
“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
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
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
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下图漫画说明了一些什么情景?说明: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得挥舞德国国旗。第二次工业革命革命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幅画实际反映了英、德两国之间的矛盾,暴露了德国抢占势力范围、争夺殖民地的野心。说一说非洲在短期内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原因?
P3原因:随着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而在当时,亚洲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美国不许列强染指南美,故非洲自然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技术保障; 西方国家的探险家此时已基本完成对非洲内陆地区的地理探险活动,为殖民者进一步深入非洲提供了可能;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非洲的战略地位,也便利了列强的入侵。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原因: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欧洲列强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表现:德国和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德国统治者认为“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向海上强国英国发起挑战,并很快成为第二海军强国。特点:在军备竞赛的过程中,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不断被发明出来,更增加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如何理解材料中对欧洲军备竞赛的描述?结合相关的材料,说明上述国家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P4说明:欧洲军备竞赛被视为一种对他国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认为其根本动机是推动地域扩张,为人口增长和工业 发展 寻找出路。这种看法将军备竞赛视为与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没有区别的正常的竞争方式,是在为军备竞赛作辩护。实际上,上述各国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霸权。下图显示部分列强在战前的陆海军人数增长欧洲六大列强的军事总支出1872年至1912年军费支出增长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是直接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1918.11.111914.7.28———1918.11.11促使战争爆发的因素有: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 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频频引发国际危机。欧洲列强相信,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军国主义的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欧洲列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向民众灌输所谓的“爱国”。列强之前的争夺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让欧洲陷入战争的狂热中。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指什么?一粒火星又指什么?塞尔维亚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说明: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追根溯源列强争夺的焦点—— 巴尔干半岛地区A、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亚、
非三洲交通
要冲。
B、奥匈帝国、
俄国等列强
为了维持或
扩张自己在
这一地区的
势力,不断
干涉巴尔干
半岛的局势。原因: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意(1)大战爆发:(2)交战双方: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一战经过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导致战争规模扩大的原因:欧洲不少民众在极端民族主义
情绪的驱使下,积极支持战争。
表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的范围和规
模不断扩大,演变成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美国参战原因及影响:1、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
角逐中处于有力的外交地位。
2、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
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
程。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1 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
尽,无力继续战争。
2 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站的
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
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传,
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 发生起义。英国的坦克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一战时使用的最先进武器(电气时代的成果)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思考:一战的性质: 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是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如何正确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 的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 从战争的过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看:战后,战败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战败国接受了由战胜国商讨制定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成为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形成了由英法主导的凡尔赛体系。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
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巨大灾难两败俱伤革命高涨一战的影响有: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双刃剑影响:战争规模空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
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背景: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
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 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
定。 巴黎和会 开始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 特点: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出席,使这次会议超出了欧洲
范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
和约的会议。 会议焦点和重点: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
而中国山东问题等也列为重点问题。列强的打算美国
利用德国制衡、削弱英国和法国,主宰战后世界。法国
严厉处置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日本
要求各国承认它所夺自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英国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使法、德相互牵制。
巴黎和会的成果:
1、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
2、和约的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此外,
在领土、军事、政治、赔款和殖民地等问
题上,和约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思考:回顾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你认为巴黎和会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吗?为什么?P9答:不能达成。原因是: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
家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
益针锋相对,尔虞我诈,同时对战败国的掠夺也
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想一想: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终中国得到了什么?为何中国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P9答:不能达成。原因是: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
家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
益针锋相对,尔虞我诈,同时对战败国的掠夺也
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凡尔赛体系: 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
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战
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影响: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
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
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
上得到协调。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
等国家的独立。 实质:① 凡尔赛体系是一战后战胜国处理战败国及其
殖民地和瓜分世界的产物,是战胜国意志的
集中表现。
② 凡尔赛体系在斗争和妥协中建立,又将在矛
盾中削弱、瓦解。思考: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学习,说一说你对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的理解。P10答: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阶段里对世界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在稳定秩序和发展
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凡尔赛体
系的本质上来看,该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各国之
间的矛盾,体系内部矛盾依然严重,不可能永久
维持下去。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世界殖民体系确立:20世纪初
欧洲列强军备竞赛:为了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英、德竞争最激烈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三国同盟:德(核)、奥、意
三国协约:英(核)、法、俄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结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素根本原因:其他因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
军国主义的论调盛行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直接原因:经 过开端: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争议的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主要战线:欧洲的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结束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背景:《凡尔赛和约》巴黎
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战胜国代表,美、英、法控制了和会成 果签订时间:1919年6月28日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② 规定了领土、军事、政治、赔款
和殖民地等问题其他和约:协约国分别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等签订了一些列条约。凡尔
赛体
系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
关系新体系。影响:① 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② 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
上得到了协调③ 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易误易混警示:误区1、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矛盾的根源,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列强要求按实力重
新瓜分世界,最终导致战争的愈演愈烈。因此,资
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直
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