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课时41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件61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课时41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件61张+学案)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课时41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
What 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地理信息系统
1. 概念
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RS和北斗提供源数据,并由GIS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
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面信息
空间位置
空间分析
表达演示
信息源
一、地理信息系统
2. 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
例如,将雨量站图层与行政区图层进行叠加,可以获得雨量站在行政区的分布信息。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的表达——R-Map
将系统处理、分析的结果,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主要形式有地图、图像、统计图表、数字等。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 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
利用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
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
建立模型
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精确地分析、评价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 GIS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例如救灾和灾后重建)
3. 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
分析受灾影响的范围
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
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
灾后重建
进行灾情统计和评估
提供决策依据
一、地理信息系统
一、地理信息系统
4.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一、地理信息系统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全称:Remote Sensing
中文:遥感,意为“远距离感知”
定义:一般指在人造卫星或飞机上对地面进行观测,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分析利用的技术。
二、遥感技术
1. 定义
遥感传感器的电磁波反射
遥感常用电磁波段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微波
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
可见光航拍遥感影像
红外卫星拍摄遥感影像
二、遥感技术
2. 遥感的分类
分类 搭载工具 主要优点
遥感 航天遥感 卫星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航天空间站等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受天气影响较大,可进行定期、重复的观测等。
航空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飞行高度和区域。
近地遥感 地面平台,如高塔 比较灵敏,可真实反映地物光谱反射特性
二、遥感技术
1.为什么遥感图片能够展示较大空间范围的地表情况?
传感器距离地面一
定高度,拍摄角度广
2.遥感技术需要借助飞机、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完成表格)
遥感结果 运载工具运行高度
高 低
资料获取周期
资料获取速度
探测范围
地物分辨率








3.与人工调查相比,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查


差(慢)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好(快)


广,能获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
好,能全天侯观测

人工实地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花费时间
调查速度
调查连续性
调查人员数量
调查成本
调查范围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3. 特点
具有探测范围大;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二、遥感技术(RS)
二、遥感技术
4. 遥感技术的应用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
防御监测
土地利用
现状调查
土地资源
调查
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
调查及监测
农作物长势
监测和估产
大地测量
二、遥感技术
观察自然灾害的遥感图像,思考并回答:
(1)在下面遥感图像中,分别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实时监测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和报警。
4. 遥感技术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
(2)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主要应用于哪些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的阶段,遥感技术分别对防灾减灾的作用
是什么?
台风、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海啸等。
灾前 灾中 灾后
遥感技术的应用
实时监测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和报警
快速识别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为灾情统计、救灾工作提供支持
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持
4. 遥感技术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
二、遥感技术
5.遥感影像图的判读
(1)明确遥感影像图中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
类型 特征
平原 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的城镇
山地 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
沙丘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
黄土 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
二、遥感技术
(2)掌握遥感影像图中地理事物的判读标志
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所以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二、遥感技术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林投下的阴影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1. 组成: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控制部分)
GPS信号接收机
(用户接受部分)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2
全球性
3
全天候
1
全能性
5
实时性
4
连续性
2. 特点: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读GPS手持接收器界面信息:
接收器能够接收哪些方面的信息?基于提供的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经度、纬度、速度、海拔高度、时间;
定位、导航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欧洲
伽俐略
美国
GPS
俄罗斯
GLONASS
中国
北斗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抗灾救灾中的作用:
灾害发生时:
(1)灾情的实时监测、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方面。
(2)受灾人员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3)救灾人员赶赴受灾现场的导航和通信联络。
灾害发生后:
(1)提高减灾效率和救灾物资空投的准确度。
(2)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等。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PS卫星星座由
21颗工作卫星
3颗备用卫星
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定位需要的卫星数量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主要是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因此,只要总体上抓住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就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重点记住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区别:
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技巧
(1)“点”与“面”判断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为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
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
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技术或地理
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技巧
(2)“想”与“看”区分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
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人
类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
“看”,只“看”不用“想”的选
用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技巧
(2021·广东地理)据报道,2020年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70%。目前,德国是该公司在欧洲的最大市场?。该公司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市设立了欧洲总部。据此完成1~2题。
1.无人机自动返航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气压感知 B.大地测量 C.遥感监测 D.卫星定位
2.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基本不考虑的因素是
A.旅游资源 B.消费市场 C.科研人才 D.航空枢纽
真题研析
命题方向
明确
关键信息点拨
?无人机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需要高端 人才,还需要极为便利的 、通信条件。
?由材料信息可知,总部选址还考虑了 因素。
?无人机自动返航需要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和目的地的位置,即需要借助_________
技术实现。
答案 1.  2._____
D
A
技术
交通
市场
卫星定位
命题方向
明确
第1题,无人机自动返航,属于导航业务,即需要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和目的地的位置,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选D。
第2题,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在德国的金融中心,而德国是该产品在欧洲的最大市场,显然选址时考虑了市场因素;总部不同于加工工厂,总部主要是研发、营销等部门,需要高端技术人才,还需要极为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科技水平高,对产品的研发有重要意义;金融中心地位重要,是德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交通便利。只有“旅游资源”与总部的选址关系不大,选A。
命题方向
明确
考向1 通过“遥感”考查“综合思维”
(2023·浙江杭州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简称“大气一号”)成功发射入轨。这是世界首颗二氧化碳激光探测卫星,在705千米的轨道上实现对地球大气的高精度自主探测,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高精度监测能力。完成1~2题。
1.“大气一号”卫星属于
A.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 B.被动式遥感,可全天时监测
C.航空遥感,只能全天候监测 D.航天遥感,只能全天时监测

考向预测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主动遥感的原理是从遥感平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被动遥感的原理是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的电磁波信息。主动遥感的特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被动遥感的特点是本身不带有辐射源。“大气一号”卫星是激光探测卫星,属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A正确,B错误。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航天遥感泛指利用各种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它以地球人造卫星为主体,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有时也把各种行星探测器包括在内。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气球、飞艇等空中平台对地面感测的遥感技术系统。“大气一号”卫星是激光探测卫星,属航天遥感,可全天候监测,C、D错误。故选A。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2023·浙江杭州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简称“大气一号”)成功发射入轨。这是世界首颗二氧化碳激光探测卫星,在705千米的轨道上实现对地球大气的高精度自主探测,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高精度监测能力。完成1~2题。
2.遥感卫星轨道高度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同时
A.获取数据的周期越长 B.获取数据的速度越慢
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周期短,A错误;
获取数据的速度快,B错误;
轨道高度越高,探测范围越广,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越低,C错误,D正确。故选D。
4
命题方向
明确
考向2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考查“地理实践力”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3~4题。
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
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3~4题。
4.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
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测量则需要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
2
3
4
(2023·北京市西城区模拟)2021年8月14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图1为“海地位置图”,图2为“海地地震前和地震后的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1.海地
A.大部分位于西半
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南信风遇到地
形抬升降水丰富
C.山地比重大,平
原多分布在沿海
D.8~10月多飓风,易诱发强烈地震
1
2
3
4
5
6
7
8
9
10

根据图1中的纬度信息可知,海地位于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A错误;
海地地处北半球,
受东北信风的影
响,B错误;
由图1信息可知,
海地山地比重大,
平原多分布在沿
海,C正确;
飓风不会诱发强
烈地震,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北京市西城区模拟)2021年8月14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图1为“海地位置图”,图2为“海地地震前和地震后的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2.该遥感影像图可以
①对比了解道路、
房屋受损情况 
②统计受灾人口,
减轻灾害损失 
③快速动态监测滑
坡等次生灾害分布 
④提前预测震中位置,防止灾害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通过地震前和地震后遥感影像的对比,可以了解道路、房屋受损情况,快速动态监测滑坡等次生灾害分布,①③正确;
地震前和地震后
遥感影像的对比,
无法统计受灾人
口和减轻灾害损
失,②错误;
地震灾害到目前
为止,还不能准
确预测,遥感影像图也无法提前预测震中位置,④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1年7月河南省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多次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此次洪灾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约1 337.15亿元。完成3~4题。
3.洪涝灾害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电子地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遥感是通过获取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技术,监测洪涝灾害,及时获取灾情信息需要利用遥感技术,A正确;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测,不能实现对洪灾的监测,B错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是定位和导航,C错误;
电子地图主要是提供信息的查询功能,无法实现对洪灾的监测,D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1年7月河南省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多次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此次洪灾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约1 337.15亿元。完成3~4题。
4.灾情的汇总统计、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结合上题分析,对于灾情的汇总统计、分析评估及制定灾后救援方案,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故选B。
(2023·浙江杭州月考)2022年3月13日,韩国庆尚北道蔚珍郡的山火在历经9天扑救工作后,主要火势被扑灭。据此完成5~6题。
5.韩国政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灭火,可以
A.模拟山火蔓延趋势 B.计算火灾损失
C.寻找着火点位置 D.实时监控火情

GIS主要应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能够模拟山火蔓延趋势,辅助灭火,A正确。
计算火灾损失不是辅助灭火,B错误。
寻找着火点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功能,C错误。
监控火情是遥感(RS)的功能,D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浙江杭州月考)2022年3月13日,韩国庆尚北道蔚珍郡的山火在历经9天扑救工作后,主要火势被扑灭。据此完成5~6题。
6.大面积的过火土地,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经济损失惨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荒漠化加重 D.土地盐碱化加剧

1
2
3
4
5
6
7
8
9
10
经济损失惨重不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A错误。
韩国属于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降水较多,火灾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B正确。
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是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C、D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右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表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右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波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来获取地表信息,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而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位于地下,靠电磁波不易获取,故选A。
右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8.进行洪灾影响范围及灾情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③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洪灾主要是洪水引发的灾害,一是分析水系、地形找出可能淹没的范围,二是找出居民点信息,观察灾情状况。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种灾害和所用地理信息技术
最有可能是
A.洪涝—遥感
B.地震—遥感
C.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
D.滑坡—地理信息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所学知识可知,图层叠加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A、B错误。
图中有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坡面堆积等条件,故评估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选C。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10.甲最可能是
A.陡谷
B.河漫滩
C.曲流
D.分水岭

1
2
3
4
5
6
7
8
9
10
读图可知,甲和坡面堆积能得出“地质地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陡谷,地势陡峭的谷地地区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选A。课时41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2.遥感技术
(1)概念
指在人造卫星或飞机上对地面进行观测,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分析利用的技术。
(2)应用
资源普查、地图测绘、天气预报、军事侦察、环境与灾害监测、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2)功能: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3)应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户外运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资源勘查、农业生产等领域。
1.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技巧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主要是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因此,只要总体上抓住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就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重点记住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区别:
(1)“点”与“面”判断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为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人类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技术。
2.遥感影像图的判读
(1)明确遥感影像图中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
类型 特征
平原 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的城镇
山地 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
沙丘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
黄土 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
(2)掌握遥感影像图中地理事物的判读标志
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所以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林投下的阴影
3.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2021·广东地理)据报道,2020年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70%。目前,德国是该公司在欧洲的最大市场?。该公司在德国
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市设立了欧洲总部。据此完成1~2题。
1.无人机自动返航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
A.气压感知 B.大地测量
C.遥感监测 D.卫星定位
2.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基本不考虑的因素是(  )
A.旅游资源 B.消费市场
C.科研人才 D.航空枢纽
[关键信息点拨]
?无人机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需要高端技术人才,还需要极为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 ?由材料信息可知,总部选址还考虑了市场因素。 ?无人机自动返航需要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和目的地的位置,即需要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实现。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无人机自动返航,属于导航业务,即需要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和目的地的位置,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选D。第2题,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在德国的金融中心,而德国是该产品在欧洲的最大市场,显然选址时考虑了市场因素;总部不同于加工工厂,总部主要是研发、营销等部门,需要高端技术人才,还需要极为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科技水平高,对产品的研发有重要意义;金融中心地位重要,是德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交通便利。只有“旅游资源”与总部的选址关系不大,选A。
考向1 通过“遥感”考查“综合思维”
(2023·浙江杭州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简称“大气一号”)成功发射入轨。这是世界首颗二氧化碳激光探测卫星,在705千米的轨道上实现对地球大气的高精度自主探测,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高精度监测能力。完成1~2题。
1.“大气一号”卫星属于(  )
A.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
B.被动式遥感,可全天时监测
C.航空遥感,只能全天候监测
D.航天遥感,只能全天时监测
2.遥感卫星轨道高度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同时(  )
A.获取数据的周期越长 B.获取数据的速度越慢
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主动遥感的原理是从遥感平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被动遥感的原理是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的电磁波信息。主动遥感的特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被动遥感的特点是本身不带有辐射源。“大气一号”卫星是激光探测卫星,属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A正确,B错误。航天遥感泛指利用各种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它以地球人造卫星为主体,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有时也把各种行星探测器包括在内。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气球、飞艇等空中平台对地面感测的遥感技术系统。“大气一号”卫星是激光探测卫星,属航天遥感,可全天候监测,C、D错误。故选A。第2题,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周期短,A错误;获取数据的速度快,B错误;轨道高度越高,探测范围越广,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越低,C错误,D正确。故选D。
考向2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考查“地理实践力”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3~4题。
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答案 3.B 4.C
解析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测量则需要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课时精练
(2023·北京市西城区模拟)2021年8月14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图1为“海地位置图”,图2为“海地地震前和地震后的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1.海地(  )
A.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南信风遇到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C.山地比重大,平原多分布在沿海
D.8~10月多飓风,易诱发强烈地震
2.该遥感影像图可以(  )
①对比了解道路、房屋受损情况 ②统计受灾人口,减轻灾害损失 ③快速动态监测滑坡等次生灾害分布 ④提前预测震中位置,防止灾害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1中的纬度信息可知,海地位于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A错误;海地地处北半球,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错误;由图1信息可知,海地山地比重大,平原多分布在沿海,C正确;飓风不会诱发强烈地震,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D错误。故选C。第2题,通过地震前和地震后遥感影像的对比,可以了解道路、房屋受损情况,快速动态监测滑坡等次生灾害分布,①③正确;地震前和地震后遥感影像的对比,无法统计受灾人口和减轻灾害损失,②错误;地震灾害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准确预测,遥感影像图也无法提前预测震中位置,④错误。故选A。
2021年7月河南省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多次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此次洪灾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约1 337.15亿元。完成3~4题。
3.洪涝灾害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电子地图
4.灾情的汇总统计、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遥感是通过获取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技术,监测洪涝灾害,及时获取灾情信息需要利用遥感技术,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测,不能实现对洪灾的监测,B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是定位和导航,C错误;电子地图主要是提供信息的查询功能,无法实现对洪灾的监测,D错误。故选A。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对于灾情的汇总统计、分析评估及制定灾后救援方案,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故选B。
(2023·浙江杭州月考)2022年3月13日,韩国庆尚北道蔚珍郡的山火在历经9天扑救工作后,主要火势被扑灭。据此完成5~6题。
5.韩国政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灭火,可以(  )
A.模拟山火蔓延趋势 B.计算火灾损失
C.寻找着火点位置 D.实时监控火情
6.大面积的过火土地,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经济损失惨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荒漠化加重 D.土地盐碱化加剧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GIS主要应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能够模拟山火蔓延趋势,辅助灭火,A正确。计算火灾损失不是辅助灭火,B错误。寻找着火点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功能,C错误。监控火情是遥感(RS)的功能,D错误。故选A。第6题,经济损失惨重不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A错误。韩国属于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降水较多,火灾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B正确。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是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表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8.进行洪灾影响范围及灾情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③⑤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波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来获取地表信息,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而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位于地下,靠电磁波不易获取,故选A。第8题,洪灾主要是洪水引发的灾害,一是分析水系、地形找出可能淹没的范围,二是找出居民点信息,观察灾情状况。B正确。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种灾害和所用地理信息技术最有可能是(  )
A.洪涝—遥感
B.地震—遥感
C.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
D.滑坡—地理信息系统
10.甲最可能是(  )
A.陡谷 B.河漫滩
C.曲流 D.分水岭
答案 9.C 10.A
解析 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图层叠加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A、B错误。图中有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坡面堆积等条件,故评估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选C。第10题,读图可知,甲和坡面堆积能得出“地质地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陡谷,地势陡峭的谷地地区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