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3·徐州模拟)誊录下面的句子,做到对的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答案】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海”和“献”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2023·徐州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xīshēnɡ màilǒnɡ chénɡnuò piāoyì dànɡdí
                   
【答案】牺牲;麦垄;承诺;飘逸;荡涤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牺牲”的“牺”右边不要写成“ 酉 ”,“麦垄”的“垄”不要写成形近字“珑”,“飘逸”的“飘”不要写成同音字“漂”,“荡涤”的“涤”不要写成形近字“条”。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牺牲、麦垄、承诺、飘逸、荡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2023·徐州模拟)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对的的一组是(  )。
A.禀(bǐnɡ)报 鲜(xiān)有
B.教诲(huì) 偏颇(pō)
C.捕(pǔ)捉 雏(chú)鹰
D.缀(zhuì)满 惬(xiá)意
【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鲜(xiān改xiǎn)有;不正确;
B:正确;
C:捕(pǔ)捉;雏(chú)鹰;不正确;
D:惬(xiá改qiè)意;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2023·徐州模拟)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硫酸 烛芯 远渡重洋 B.和煦 骏岭 腾云驾雾
C.帐蓬 漆黑 猝不及防 D.疲倦 内涵 厉精图治
【答案】B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峻岭:意思是连绵的高山。故“ 骏”改“峻”。
C:帐篷:用帆布、尼龙布等做成的用来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
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好。故“ 厉”改“励”。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5.(2023·徐州模拟)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绝处逢生 绝密情报 B.神清气爽 大显神通
C.闻过则喜 闻鸡起舞 D.微不足道 道听途说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不同;“绝处逢生”的“绝"是尽的意思。“绝密"的“绝"是极其,非常的意思。
B.不同;“神清气爽”的“神"是神志的意思。“大显神通"的“神"指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
C.相同;“闻过则喜"和"闻鸡起舞"的“闻"都是听到的意思。
D.不同;“微不足道"的"道"是谈起的意思。“道听途说"的“道"指道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6.(2023·徐州模拟)能最恰本地与“那瀑布从山顶直泻而下,……”搭配起来组成比方句的一项是(  )。
A.四处溅落的水花晶莹闪亮。
B.仿佛已被扯成宽宽窄窄的各种水帘。
C.飞花碎玉般溅落在深潭之中。
D.清凉的水雾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我们学过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其中一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这句可以看出“瀑布从山顶止泻而下”看起来像水帘。
故答案为:B
【点评】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7.(2023·徐州模拟)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对的的一项是(  )。
①“高分二号”是中国第一个亚米级高分辨率民用对地观测卫星。
②这样一来,“高分二号”就可以拍摄出清楚度极高的照片啦!
③尽管身处60万米高空,它仍然能“看”到地球上的物体,甚至能将长江上的浪花清
晰地用照片记录下来。
④并且它的两个太阳翼下面还安装了最先进的振动控制装置,有效克制机体的振动。
⑤“高分二号”的“视力”为什么会如此厉害呢?
⑥本来,它身体里装有两台焦距长达7米的照相机——这可是国内卫星中焦距最长的相机。
A.①⑤⑥④③② B.①③⑤⑥④②
C.①③⑥⑤②④ D.⑤⑥④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①与⑤相比,⑤提出问题,是这几个句子的总领句,①是介绍“高分二号”的一个特点,由此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2023·徐州模拟)下面句子中,表述内容与原著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用假宝物智降金角、银角大王,后来太上老君来了,让两个妖怪现了原形,继续回天宫做看守金炉、银炉的童子。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10岁时,在盲哑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连贯的句子“天气暖和”,她心里充满了惊喜。
C.《寄小读者》中冰心有一次用书盖住了一只出来觅食的小老鼠,她拿开书想放它逃走,可是小狗虎儿跳过来把它咬死了,冰心很伤心。
D.《城南旧事》中英子在小学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爸爸在台下为英子鼓掌,同学们唱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C 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
D.有误,英子代表同学领毕业证和致谢词,爸爸没有参加毕业典礼。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9.(2023·徐州模拟)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亚的落日色彩斑斓,瞬息万变:“它歪着   ,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   ,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   感染了,   ,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   ,习习的春风像   ,在给   的春天伴奏。”这些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文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答案】扑扑的脸蛋;赤朱丹彤;笑颜;金红一片;热烈一片;草色青青;优美的琴声;翩翩到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出自课文《三亚的落日》,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它歪着”“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3感染了”“泗水河边桃红柳绿”“习习的春风像”“在给”“的春天伴奏 ”,可知对应的诗句是 “它歪着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片,热烈一片。”“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由此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扑扑的脸蛋;赤朱丹彤;笑颜;金红一片;热烈一片;草色青青;优美的琴声;翩翩到来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0.(2023·徐州模拟)请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游园不值》)
(3)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竹石》)
(4)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
(2)小扣柴扉久不开
(3)任尔东西南北风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出自张志和《渔歌子》, 结合题干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
(2) 出自叶绍翁《游园不值》,结合题干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小扣柴扉久不开”。
(3) 出自郑燮《竹石》, 结合题干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
(4) 出自《论语》, 结合题干中的“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知填写的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意思是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此句是孔子对自己为人的评价和概括,充分体现出孔子对大道忘我不悔的追求。
故答案为:(1) 西塞山前白鹭飞 ;(2)小扣柴扉久不开;(3)任尔东西南北风;(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2023·徐州模拟)现代文阅读
中国发布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
【权威发布】儿童体格发育反映了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开展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中国从1975年开始进行初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隔2023进行一次连续性调查,到2023年,已经是第五次了。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情况。40年来,我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当然,中国儿童营养和健康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仍明显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和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亟(jí)待改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数据调查】1975、2023、2023年中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调查表
5~5.5岁男童 5~5.5岁女童
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975年 16.47 105.6 16.01 104.3
2023年 19.18 111.9 18.4 110.7
2023年 20.17 113.6 19.29 112.5
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画线部分的内容。
12.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对的。
①目前,我国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   
②40年间,中国5~5.5岁男童和女童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8.0厘米和8.2厘米。   
③调查表白,我国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仍明显高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   
13.浩浩是位5岁半的小男孩。可是由于贪吃又不爱运动,身高只有105厘米的他,体重却已经达成了32公斤。请你运用短文和表格里的信息提醒浩浩的父母。请注意说话的语气噢。
【答案】11.中国从1975年开始首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10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已是第五次。
12.错误;正确;正确
13.叔叔阿姨,浩浩的身高达不到平均身高,但体重已超,请你们多陪他运动,注意饮食,让他健康成长!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从“权威发布”到“数据调查”",图表中所呈现的文字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再次加工处里,然后形成对照,这样才能从中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11.结合“中国从1975年开始进行初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隔2023进行一次连续性调查,到2023年,已经是第五次了。”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中国从1975年开始首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10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已是第五次。
12.①错误,由“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可知, 是“体格发育平均水平”而不是“健康状况”。 ②正确,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结合表格,指出浩浩体重严重超标,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叔叔阿姨,浩浩的身高达不到平均身高,但体重已超,请你们多陪他运动,注意饮食,让他健康成长!
(2023·徐州模拟)现代文阅读
我的初中老师——汪曾祺
张希至
①1947年,我就读于上海一间私立初级中学。暑假后,来了一位新的国文老师。他不到三十岁年纪,穿一件半旧的藏青色衣衫,很斯文的样子。教导主任介绍说,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的,名叫汪曾祺。
②上海那时候,称老师为先生。汪先生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事实上是一间地下室,阴暗又潮湿。有一次,上午第一节课是国文,汪先生没有准时来。班长便去宿舍去看看,回来后对同学们说,汪先生还在睡着,感冒了,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同学们听了心情黯然。可见那时候的中学老师生活多么清苦。
③汪先生讲课很特别。他很少按课本的内容讲。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眼里含着泪的情景。假如有谁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他也从不加责备,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教室里顿时便会鸦雀无声。但由于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所以很少有不安静的情况发生。
④汪先生给我们上作文课的时候,是同学们最感爱好的。由于汪先生总是会出一些能激发同学们想象力的题目。例如,那时候,上海天天不断有警戒车咆哮鸣笛而过。大家称“抓强盗的车”。解放后才懂得,事实上是搜捕地下党员的。有一天上作文课,汪先生举着粉笔正要命题。忽然马路上传来警戒车的笛声,汪先生立刻在黑板上写下了“假如这辆警戒车是来抓我的”。
⑤作文课总是连着两堂课。同学们埋头写作的时候,汪先生便坐在讲台后面,用红笔在粉笔上画画儿。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那又长又圆又掉渣的粉笔上画出各种花、鸟、房子……等等非常好看的画。一下课,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惜这些粉笔没有人能把它们保存下来。
⑥每当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较好的句子,他就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有一个男同学,父亲是清道夫,本人学习又不好,很受同学歧视。有一次汪先生特别表扬他写的“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柏油路也一天天变软了。”(那时的柏油路经太阳一晒,便会变软)。尚有一位女同学,形容夜空中的繁星,像天空上开满了一朵朵小白花……汪先生叮嘱大家要像这样细致地去观测生活、感受生活。
⑦汪先生教我们的时间不长,一年后便去了北京,他离开我们时,同学们都依依不舍……
(有删节)
14.第②自然段中写汪先生“还在睡着,感冒了,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
想一想,加点词句是不是写得反复烦琐?并说明理由。
15.为什么作者说“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请联系第③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16.短文第④—⑥自然段,具体写汪先生给学生上作文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个
自然段的内容(每空不超过6个字)。
④   ⑤   ⑥   
17.本文语言平白如话而又真切生动。默读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如何
写出汪先生在粉笔上画各种画儿的神奇的?结合关键词语谈谈阅读感受。
18.汪曾祺和福楼拜都是著名作家,也都非常善于指导学生写作。默读④和⑥自然段,回顾《莫泊桑拜师》一课,思考:两位老师在指导写作方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19.通读全文,你认为汪先生除了讲课引人入胜、会指导写作和擅长画画之外,还是一位如何的老师?至少写出两点,并分别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写出你的理由。
【答案】14.没有重复啰唆,说明当时汪曾祺的生活条件差,导致身体生病。
15.他讲课的内容比书本多且生动,同学们爱听,也自觉遵守上课秩序。
16.④激发想象力;⑤画面受欢迎;⑥引导写生活。
17.“又长又圆又掉渣”体现了在粉笔上画画难,“一窝蜂”是同学们去抢他画了画的粉笔,体现了他画得很好,同学们很喜欢。
18.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具体事例略
19.博学的老师,讲许多作家的作品。慈爱的老师,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他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只是看他们一眼,让他们自己认识到。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 第③自然段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第④—⑥自然段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6)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14.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结合文中"“汪先生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实际上是一间地下室,阴暗又潮湿""可知,汪先生住宿简陋,“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突出居住条件很差。结合前后文,作者如此写并不啰嗦,是为了突显汪先生因为住宿条件差而生病,侧面体现汪先生的不易。
故答案为:没有重复啰唆,说明当时汪曾祺的生活条件差,导致身体生病。
15.考查对文段的理解。结合第三段"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可知,汪先生讲课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是名家名篇。由""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他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眼里含着泪的情景"可知,汪先生讲课生动投入。因此作者说“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结合“但因为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所以很少有不安静的情况发生"可知,汪先生的课感染了“我们”,吸引了“我们""。
故答案为:他讲课的内容比书本多且生动,同学们爱听,也自觉遵守上课秩序。
16.考查对文段的概括。找到文段中的关键句,再组织语言概括,注意字数要求。由第四段“汪先生给我们上作文课的时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因为汪先生总是会出一些能激发同学们想象力的题目"可知,这段主要描写了汪先生出作文题目很有趣,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由第五段“同学们埋头写作的时候,汪先生便坐在讲台后面,用红笔在粉笔上画画儿"""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知,本段描写了汪先生在粉笔上画画,画的画很受欢迎。由第六段“每当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较好的句子,他就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汪先生叮嘱大家要像这样细致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可知,本段写了汪先生会朗读作文中的好句,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④激发想象力;⑤画面受欢迎;⑥引导写生活。
17.考查对语句的赏析。结合画线句"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那又长又圆又掉渣的粉笔上画出各种花、鸟、房子"通过同学们疑惑,侧面写出在粉笔上画画很难。“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以看出同学们很喜爱汪先生画的画,也突出汪先生画得很好。
故答案为:“又长又圆又掉渣”体现了在粉笔上画画难,“一窝蜂”是同学们去抢他画了画的粉笔,体现了他画得很好,同学们很喜欢。
18.结合短文第④—⑥自然段可知,汪先生给学生上作文课时,激发想象力 ,画面受欢迎 ,引导写生活, 有了较好的句子,他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 回顾《莫泊桑拜师》一课,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故答案为: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具体事例略
19.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联系上下文,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分析即可。结合文中语句"他很少按课本的内容讲。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可知,汪先生知识丰富,对名家都很熟知,十分博学。由“如果有谁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他也从不加责备,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教室里顿时便会鸦雀无声"可以看出汪先生是一位温和慈爱的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学生。
故答案为:①博学。给学生讲鲁迅、沈从文、朱自清等许多作家的作品。②慈爱。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他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
三、习作(30分)
20.(2023·徐州模拟)假如细心观测,你会发现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爸爸最爱看球,是个十
足的“球迷”;妈妈喜欢读书,自称“书痴”;爷爷手工做得好,是远近闻名的“巧匠”;
奶奶饭菜烧得香,大家都叫她“名厨”。尚有“美食家”姑姑,“小机灵”表弟……选一位
最有特点的家人写一写,这样的写作一定很有趣。请以“家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习作规定:⑴先给要写的家人起个新奇有趣的雅号,然后把题目补充完整。⑵选择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一两件事情来写,表达真情实感。⑶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⑷不少于400字。⑸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答案】家有“手机迷” 说起“手机迷”,我的老妈可是当之无愧。什么 不信 ﹖那就让我来带你们见识一下吧!
周末,她一做完家务活,就赶紧拿起手机,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开玩了!“唧唧唧"不用瞧,就知道她又在玩QQ了 ,QQ聊天也是老妈的最爱之一哦!老妈在手机上玩得那是不亦乐乎啊,看韩剧、看小说、上淘宝、玩消消乐.......
记得有一个中午,妈妈正在炖香喷喷的排骨汤。“嘟嘟嘟嘟......"汤在砂锅里不停地翻腾着,妈妈抬头一看,时间还早,就又躺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我的肚子已经饿的是咕咕直叫,就催妈妈快点去烧饭︰“妈妈,我饿了!快点烧饭去嘛!”谁知,她沉浸在网络小说里,根本就没有听见我的话,我只好用手在她眼前晃了几下,大喊:“老妈!我饿啦!快去烧饭吧!"“哎,别吵,等一会儿哦,等我把这章看完,看完就烧饭......"老妈头也没抬一下。说完,又盯着手机,钻进网络小说里头了。唉,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从食品柜里拿了一袋牛油面包,回房间看书去了。
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我突然听见了老妈的一声惊叫∶“哎呀!不好啦!还有汤在锅里炖哪!”她赶紧冲进厨房,掀开锅盖。“啦—―"可是,为时已晚,汤已经炖过头了......
瞧!这就是我的老妈!一个“手机迷”!
【知识点】写人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以“家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爸爸最欢打篮球。是个十足的“球迷”;妈妈饭菜烧得香,大家都叫她“名厨”;弟弟钢琴弹得好,是远近闻名的“音乐家”;爷爷喜欢养花,自称“花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身边有鲜明特点的家人,通过事例让大家来认识他(她)。注意选择给你印象深刻的人去写。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去写。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迷”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文章写得非常符合题目,句句扣题,描写了妈妈是如何地沉迷于手机,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儿来证明妈妈对手机的沉迷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习惯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儿,作者挑了最普通的事儿来体现是极佳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3·徐州模拟)誊录下面的句子,做到对的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2.(2023·徐州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xīshēnɡ màilǒnɡ chénɡnuò piāoyì dànɡdí
                   
3.(2023·徐州模拟)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对的的一组是(  )。
A.禀(bǐnɡ)报 鲜(xiān)有
B.教诲(huì) 偏颇(pō)
C.捕(pǔ)捉 雏(chú)鹰
D.缀(zhuì)满 惬(xiá)意
4.(2023·徐州模拟)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硫酸 烛芯 远渡重洋 B.和煦 骏岭 腾云驾雾
C.帐蓬 漆黑 猝不及防 D.疲倦 内涵 厉精图治
5.(2023·徐州模拟)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绝处逢生 绝密情报 B.神清气爽 大显神通
C.闻过则喜 闻鸡起舞 D.微不足道 道听途说
6.(2023·徐州模拟)能最恰本地与“那瀑布从山顶直泻而下,……”搭配起来组成比方句的一项是(  )。
A.四处溅落的水花晶莹闪亮。
B.仿佛已被扯成宽宽窄窄的各种水帘。
C.飞花碎玉般溅落在深潭之中。
D.清凉的水雾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7.(2023·徐州模拟)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对的的一项是(  )。
①“高分二号”是中国第一个亚米级高分辨率民用对地观测卫星。
②这样一来,“高分二号”就可以拍摄出清楚度极高的照片啦!
③尽管身处60万米高空,它仍然能“看”到地球上的物体,甚至能将长江上的浪花清
晰地用照片记录下来。
④并且它的两个太阳翼下面还安装了最先进的振动控制装置,有效克制机体的振动。
⑤“高分二号”的“视力”为什么会如此厉害呢?
⑥本来,它身体里装有两台焦距长达7米的照相机——这可是国内卫星中焦距最长的相机。
A.①⑤⑥④③② B.①③⑤⑥④②
C.①③⑥⑤②④ D.⑤⑥④③①②
8.(2023·徐州模拟)下面句子中,表述内容与原著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用假宝物智降金角、银角大王,后来太上老君来了,让两个妖怪现了原形,继续回天宫做看守金炉、银炉的童子。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10岁时,在盲哑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连贯的句子“天气暖和”,她心里充满了惊喜。
C.《寄小读者》中冰心有一次用书盖住了一只出来觅食的小老鼠,她拿开书想放它逃走,可是小狗虎儿跳过来把它咬死了,冰心很伤心。
D.《城南旧事》中英子在小学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爸爸在台下为英子鼓掌,同学们唱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9.(2023·徐州模拟)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亚的落日色彩斑斓,瞬息万变:“它歪着   ,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   ,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   感染了,   ,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   ,习习的春风像   ,在给   的春天伴奏。”这些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文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10.(2023·徐州模拟)请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游园不值》)
(3)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竹石》)
(4)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2023·徐州模拟)现代文阅读
中国发布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
【权威发布】儿童体格发育反映了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开展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中国从1975年开始进行初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隔2023进行一次连续性调查,到2023年,已经是第五次了。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情况。40年来,我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当然,中国儿童营养和健康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仍明显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和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亟(jí)待改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数据调查】1975、2023、2023年中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调查表
5~5.5岁男童 5~5.5岁女童
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975年 16.47 105.6 16.01 104.3
2023年 19.18 111.9 18.4 110.7
2023年 20.17 113.6 19.29 112.5
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画线部分的内容。
12.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对的。
①目前,我国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   
②40年间,中国5~5.5岁男童和女童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8.0厘米和8.2厘米。   
③调查表白,我国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仍明显高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   
13.浩浩是位5岁半的小男孩。可是由于贪吃又不爱运动,身高只有105厘米的他,体重却已经达成了32公斤。请你运用短文和表格里的信息提醒浩浩的父母。请注意说话的语气噢。
(2023·徐州模拟)现代文阅读
我的初中老师——汪曾祺
张希至
①1947年,我就读于上海一间私立初级中学。暑假后,来了一位新的国文老师。他不到三十岁年纪,穿一件半旧的藏青色衣衫,很斯文的样子。教导主任介绍说,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的,名叫汪曾祺。
②上海那时候,称老师为先生。汪先生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事实上是一间地下室,阴暗又潮湿。有一次,上午第一节课是国文,汪先生没有准时来。班长便去宿舍去看看,回来后对同学们说,汪先生还在睡着,感冒了,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同学们听了心情黯然。可见那时候的中学老师生活多么清苦。
③汪先生讲课很特别。他很少按课本的内容讲。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眼里含着泪的情景。假如有谁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他也从不加责备,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教室里顿时便会鸦雀无声。但由于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所以很少有不安静的情况发生。
④汪先生给我们上作文课的时候,是同学们最感爱好的。由于汪先生总是会出一些能激发同学们想象力的题目。例如,那时候,上海天天不断有警戒车咆哮鸣笛而过。大家称“抓强盗的车”。解放后才懂得,事实上是搜捕地下党员的。有一天上作文课,汪先生举着粉笔正要命题。忽然马路上传来警戒车的笛声,汪先生立刻在黑板上写下了“假如这辆警戒车是来抓我的”。
⑤作文课总是连着两堂课。同学们埋头写作的时候,汪先生便坐在讲台后面,用红笔在粉笔上画画儿。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那又长又圆又掉渣的粉笔上画出各种花、鸟、房子……等等非常好看的画。一下课,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惜这些粉笔没有人能把它们保存下来。
⑥每当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较好的句子,他就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有一个男同学,父亲是清道夫,本人学习又不好,很受同学歧视。有一次汪先生特别表扬他写的“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柏油路也一天天变软了。”(那时的柏油路经太阳一晒,便会变软)。尚有一位女同学,形容夜空中的繁星,像天空上开满了一朵朵小白花……汪先生叮嘱大家要像这样细致地去观测生活、感受生活。
⑦汪先生教我们的时间不长,一年后便去了北京,他离开我们时,同学们都依依不舍……
(有删节)
14.第②自然段中写汪先生“还在睡着,感冒了,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
想一想,加点词句是不是写得反复烦琐?并说明理由。
15.为什么作者说“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请联系第③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16.短文第④—⑥自然段,具体写汪先生给学生上作文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个
自然段的内容(每空不超过6个字)。
④   ⑤   ⑥   
17.本文语言平白如话而又真切生动。默读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如何
写出汪先生在粉笔上画各种画儿的神奇的?结合关键词语谈谈阅读感受。
18.汪曾祺和福楼拜都是著名作家,也都非常善于指导学生写作。默读④和⑥自然段,回顾《莫泊桑拜师》一课,思考:两位老师在指导写作方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19.通读全文,你认为汪先生除了讲课引人入胜、会指导写作和擅长画画之外,还是一位如何的老师?至少写出两点,并分别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写出你的理由。
三、习作(30分)
20.(2023·徐州模拟)假如细心观测,你会发现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爸爸最爱看球,是个十
足的“球迷”;妈妈喜欢读书,自称“书痴”;爷爷手工做得好,是远近闻名的“巧匠”;
奶奶饭菜烧得香,大家都叫她“名厨”。尚有“美食家”姑姑,“小机灵”表弟……选一位
最有特点的家人写一写,这样的写作一定很有趣。请以“家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习作规定:⑴先给要写的家人起个新奇有趣的雅号,然后把题目补充完整。⑵选择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一两件事情来写,表达真情实感。⑶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⑷不少于400字。⑸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海”和“献”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人类只有保护海洋,爱惜海洋资源,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牺牲;麦垄;承诺;飘逸;荡涤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牺牲”的“牺”右边不要写成“ 酉 ”,“麦垄”的“垄”不要写成形近字“珑”,“飘逸”的“飘”不要写成同音字“漂”,“荡涤”的“涤”不要写成形近字“条”。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牺牲、麦垄、承诺、飘逸、荡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鲜(xiān改xiǎn)有;不正确;
B:正确;
C:捕(pǔ)捉;雏(chú)鹰;不正确;
D:惬(xiá改qiè)意;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答案】B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峻岭:意思是连绵的高山。故“ 骏”改“峻”。
C:帐篷:用帆布、尼龙布等做成的用来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
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好。故“ 厉”改“励”。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5.【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不同;“绝处逢生”的“绝"是尽的意思。“绝密"的“绝"是极其,非常的意思。
B.不同;“神清气爽”的“神"是神志的意思。“大显神通"的“神"指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
C.相同;“闻过则喜"和"闻鸡起舞"的“闻"都是听到的意思。
D.不同;“微不足道"的"道"是谈起的意思。“道听途说"的“道"指道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我们学过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其中一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这句可以看出“瀑布从山顶止泻而下”看起来像水帘。
故答案为:B
【点评】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7.【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①与⑤相比,⑤提出问题,是这几个句子的总领句,①是介绍“高分二号”的一个特点,由此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C 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
D.有误,英子代表同学领毕业证和致谢词,爸爸没有参加毕业典礼。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9.【答案】扑扑的脸蛋;赤朱丹彤;笑颜;金红一片;热烈一片;草色青青;优美的琴声;翩翩到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出自课文《三亚的落日》,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它歪着”“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3感染了”“泗水河边桃红柳绿”“习习的春风像”“在给”“的春天伴奏 ”,可知对应的诗句是 “它歪着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片,热烈一片。”“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由此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扑扑的脸蛋;赤朱丹彤;笑颜;金红一片;热烈一片;草色青青;优美的琴声;翩翩到来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0.【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
(2)小扣柴扉久不开
(3)任尔东西南北风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出自张志和《渔歌子》, 结合题干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
(2) 出自叶绍翁《游园不值》,结合题干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小扣柴扉久不开”。
(3) 出自郑燮《竹石》, 结合题干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
(4) 出自《论语》, 结合题干中的“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知填写的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意思是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此句是孔子对自己为人的评价和概括,充分体现出孔子对大道忘我不悔的追求。
故答案为:(1) 西塞山前白鹭飞 ;(2)小扣柴扉久不开;(3)任尔东西南北风;(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11.中国从1975年开始首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10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已是第五次。
12.错误;正确;正确
13.叔叔阿姨,浩浩的身高达不到平均身高,但体重已超,请你们多陪他运动,注意饮食,让他健康成长!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从“权威发布”到“数据调查”",图表中所呈现的文字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再次加工处里,然后形成对照,这样才能从中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11.结合“中国从1975年开始进行初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隔2023进行一次连续性调查,到2023年,已经是第五次了。”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中国从1975年开始首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此后,每10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已是第五次。
12.①错误,由“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已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可知, 是“体格发育平均水平”而不是“健康状况”。 ②正确,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结合表格,指出浩浩体重严重超标,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叔叔阿姨,浩浩的身高达不到平均身高,但体重已超,请你们多陪他运动,注意饮食,让他健康成长!
【答案】14.没有重复啰唆,说明当时汪曾祺的生活条件差,导致身体生病。
15.他讲课的内容比书本多且生动,同学们爱听,也自觉遵守上课秩序。
16.④激发想象力;⑤画面受欢迎;⑥引导写生活。
17.“又长又圆又掉渣”体现了在粉笔上画画难,“一窝蜂”是同学们去抢他画了画的粉笔,体现了他画得很好,同学们很喜欢。
18.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具体事例略
19.博学的老师,讲许多作家的作品。慈爱的老师,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他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只是看他们一眼,让他们自己认识到。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 第③自然段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第④—⑥自然段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6)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14.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结合文中"“汪先生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实际上是一间地下室,阴暗又潮湿""可知,汪先生住宿简陋,“身上只盖了一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突出居住条件很差。结合前后文,作者如此写并不啰嗦,是为了突显汪先生因为住宿条件差而生病,侧面体现汪先生的不易。
故答案为:没有重复啰唆,说明当时汪曾祺的生活条件差,导致身体生病。
15.考查对文段的理解。结合第三段"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可知,汪先生讲课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是名家名篇。由""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他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眼里含着泪的情景"可知,汪先生讲课生动投入。因此作者说“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结合“但因为汪先生讲课非常引人入胜。所以很少有不安静的情况发生"可知,汪先生的课感染了“我们”,吸引了“我们""。
故答案为:他讲课的内容比书本多且生动,同学们爱听,也自觉遵守上课秩序。
16.考查对文段的概括。找到文段中的关键句,再组织语言概括,注意字数要求。由第四段“汪先生给我们上作文课的时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因为汪先生总是会出一些能激发同学们想象力的题目"可知,这段主要描写了汪先生出作文题目很有趣,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由第五段“同学们埋头写作的时候,汪先生便坐在讲台后面,用红笔在粉笔上画画儿"""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知,本段描写了汪先生在粉笔上画画,画的画很受欢迎。由第六段“每当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较好的句子,他就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汪先生叮嘱大家要像这样细致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可知,本段写了汪先生会朗读作文中的好句,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④激发想象力;⑤画面受欢迎;⑥引导写生活。
17.考查对语句的赏析。结合画线句"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那又长又圆又掉渣的粉笔上画出各种花、鸟、房子"通过同学们疑惑,侧面写出在粉笔上画画很难。“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去抢这些画了画儿的粉笔"可以看出同学们很喜爱汪先生画的画,也突出汪先生画得很好。
故答案为:“又长又圆又掉渣”体现了在粉笔上画画难,“一窝蜂”是同学们去抢他画了画的粉笔,体现了他画得很好,同学们很喜欢。
18.结合短文第④—⑥自然段可知,汪先生给学生上作文课时,激发想象力 ,画面受欢迎 ,引导写生活, 有了较好的句子,他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 回顾《莫泊桑拜师》一课,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故答案为:相同的地方是写作要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具体事例略
19.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联系上下文,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分析即可。结合文中语句"他很少按课本的内容讲。而是给我们讲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何其芳、巴金、鲁迅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可知,汪先生知识丰富,对名家都很熟知,十分博学。由“如果有谁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他也从不加责备,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教室里顿时便会鸦雀无声"可以看出汪先生是一位温和慈爱的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学生。
故答案为:①博学。给学生讲鲁迅、沈从文、朱自清等许多作家的作品。②慈爱。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他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只是用他特有的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同学们,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
20.【答案】家有“手机迷” 说起“手机迷”,我的老妈可是当之无愧。什么 不信 ﹖那就让我来带你们见识一下吧!
周末,她一做完家务活,就赶紧拿起手机,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开玩了!“唧唧唧"不用瞧,就知道她又在玩QQ了 ,QQ聊天也是老妈的最爱之一哦!老妈在手机上玩得那是不亦乐乎啊,看韩剧、看小说、上淘宝、玩消消乐.......
记得有一个中午,妈妈正在炖香喷喷的排骨汤。“嘟嘟嘟嘟......"汤在砂锅里不停地翻腾着,妈妈抬头一看,时间还早,就又躺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我的肚子已经饿的是咕咕直叫,就催妈妈快点去烧饭︰“妈妈,我饿了!快点烧饭去嘛!”谁知,她沉浸在网络小说里,根本就没有听见我的话,我只好用手在她眼前晃了几下,大喊:“老妈!我饿啦!快去烧饭吧!"“哎,别吵,等一会儿哦,等我把这章看完,看完就烧饭......"老妈头也没抬一下。说完,又盯着手机,钻进网络小说里头了。唉,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从食品柜里拿了一袋牛油面包,回房间看书去了。
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我突然听见了老妈的一声惊叫∶“哎呀!不好啦!还有汤在锅里炖哪!”她赶紧冲进厨房,掀开锅盖。“啦—―"可是,为时已晚,汤已经炖过头了......
瞧!这就是我的老妈!一个“手机迷”!
【知识点】写人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以“家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爸爸最欢打篮球。是个十足的“球迷”;妈妈饭菜烧得香,大家都叫她“名厨”;弟弟钢琴弹得好,是远近闻名的“音乐家”;爷爷喜欢养花,自称“花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身边有鲜明特点的家人,通过事例让大家来认识他(她)。注意选择给你印象深刻的人去写。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去写。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迷”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文章写得非常符合题目,句句扣题,描写了妈妈是如何地沉迷于手机,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儿来证明妈妈对手机的沉迷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习惯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儿,作者挑了最普通的事儿来体现是极佳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