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在 必修1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教学内容上看,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后,本框拉开中国社会主义的序幕,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本课内容遵循的逻辑是:为什么要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一化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指引、成果、失误)——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学好本课,能更深刻的认识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的制度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侧重于领悟价值性知识,但历史味比较浓,学生已初步具备一些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反而更容易让学生误以为是历史学科事实性知识的重复再现。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发展预期之间的差距,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活动、任务,将历史知识再现和政治价值引领妥善处理,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学习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目标】
1.基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尝试和斗争,比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必然性,领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2.结合图片和视频,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社会主义确立之初的成果与失误,增强科学精神素养。
3.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后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灵活利用史实,准确领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为什么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辩证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中心议题】
以“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为议题,探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优越性。
【总体设计思路】
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是此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最显著的亮点。基于此,我们景宁中学政治教研组结合多年的实践构建“主·动·议”课堂,在这一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本框题教学确立了“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中心议题,围绕改中心议题设置了三个主题,即回望来路——古代辉煌 近代衰微、确定道路——乘风破浪 蓄力前行、开拓新路——笃行致远 锦绣前程。第一个主题旨在弥补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第二个主题对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当代中国一切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个主题对应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尤其是突出前进。
同时,本框题教学还遵循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明线,即解读四张图片(悲苦——喜悦——欢腾——幸福)中人民表情背后的原因;另一条是暗线,即我爱我的祖国,这条线索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观看视频《我和我的祖国》中原子弹爆炸后人民欢腾的场景,第二次是学生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策划会,第三次是学生活动表白祖国(请你用一句话、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向祖国深情表白)。
【学教活动展开】
环 节 一 情境设计 主题一:回望来路——古代辉煌 近代衰微 第一张图片:20世纪40年代 悲苦的人民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任务设计 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照片中老百姓的表情。请你解读老百姓悲苦表情背后的时代信息。 我们经历了哪些尝试?尝试的结果是什么?
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引导学生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环 节 二 情境设计 主题二:确定道路——乘风破浪 蓄力前行 第二张图片:20世纪50年代 喜悦的人民 视频:三大改造中三个故事的剪辑(“三条腿的穷棒子”、永安百货公司及王麻子、张小泉的故事)
任务设计 请你比较这张图片与第一张图片中人民表情的变化 观看视频,思考我国是怎样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为什么“一化三改”中的老百姓脸上是扬着笑的?
评价设计 ●关注学生获取和解读视频信息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引导学生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根据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社会发展做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增强科学精神素养。
环 节 三 情境设计 第三张图片:1964年原子弹爆炸 欢腾的人民 视频《我和我的祖国》中原子弹爆炸后人民欢腾的场景
任务设计 为什么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会举国欢腾?
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能否从现象概括出背后的本质问题,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引导学生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价,主要维度如下表: 维度等级小组活动目标明确恰当小组成员参与度高、小组成员间配合主动汇报者能流利地表达小组观点,并能为主要观点提供例证
(等级为A、B、C、D)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环 节 四 情境设计 主题三、开拓新路——笃行致远 锦绣前程 第四张图片:当代中国 幸福的人民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海报呈现
任务设计 1.是什么给当代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从政治制度角度看,当代中国人民的幸福可以溯源到哪一历史事件? 2.活动一:假如由你来执导《我和我的祖国》,以10年为一个时间节点,你会选择哪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素材?
评价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价,主要维度如下表: 维度等级小组活动目标明确恰当对社会主义制度确定后我国变化感受深刻生动形象地确定电影名字,并能提供例证
(等级为A、B、C、D)
设计意图 以电影策划的新颖形式激发学生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从而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
总 结 活动二:我爱你,中国! 请你用一句话、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向祖国深情表白! 习大大对中国共产党人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则用自己的笑脸做出了答复。 从人民的笑脸中,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 学生齐读: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
四、教学反思
守正创新,求思政课教学之“真”
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把立德树人确立为高中思想政治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自知责任重大,借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是我毕生的追求与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便是一次“求真”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首先,求价值引领之“真”。本课设计以《新课标》为指导,确定中心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的基础上,设置了“回望来路——古代辉煌 近代衰微;确定道路——乘风破浪 蓄力前行;开拓新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这样三个沿着历史轨迹层层推进的主题。无论是议题的选择,还是主题、情境的建构,都力求积极的价值引领,始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其次,求学习过程之“真”。本课教学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暗线设计了三个序列化的活动,一是观看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篇原子弹爆炸举国欢腾的场景;二是假如由你来策划《我和我的祖国II》,你会选择哪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素材;三是《我和我的祖国》之“我爱你,中国”(表白祖国活动)。整个学习过程力求激发学生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真正落实《新课标》“两化”(“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学科化”)要求,真正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再次,求情感触动之“真”。本课教学以四张照片为明线设计了四个序列化的学习任务,即为什么当时老百姓脸上是悲伤的?为什么“一化三改”中老百姓脸上是扬着笑的?为什么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会举国欢腾?是什么给当代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通过带领学生感受不同时代老百姓主要表情的变化(“悲伤——微笑——欢腾——幸福”),引导学生解读表情变化的时代原因,学生自然而然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这四张极具典型性和富有张力的照片直抵灵魂深处,师生共同在学习中收获心灵的富足,促进生命的成长。
“守正”与“创新”是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当确立的一对基本辩证法。“守正”是根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是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守住信仰才能让学生成为有信仰的人;“创新”是动力,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创新教学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漫漫教学路上,我定当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以期求得思政课教学之“真”。
五、教学改进
(一)设问方面的调整
本课设计了四个“为什么”串起本课学习的任务链,即为什么当时老百姓脸上是悲伤的?为什么“一化三改”中老百姓脸上是扬着笑的?为什么《决议》中说中共八大是成功的会议?为什么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会举国欢腾?这一问题链角度相同又单一,应考虑从不同角度设问,同时原先的四个设问都很直接,所以还应考虑增加设问的层次。
活动方面的调整
《新课标》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定位为活动型课程,这就意味着思政课要凸显“活动”这一特点。从初次教学来看,本课课堂活动还不充分,二次教学中,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这一线索,在课前增加了“升国旗”活动和在课尾增加了“表白祖国”活动。进而形成了序列化的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