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学会正确思维。2.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了解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3.把握科学思维的特征,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结果的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的含义,懂得实事求是,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修正错误,追求真理。【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维导图导入新课讲授:出示课题: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总议题:如何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议题一:从中美两国对疫情的不同态度探析科学思维的含义议题二:从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中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第一幕:科学思维的含义议题一:从中美两国对疫情的不同态度探析科学思维的含义议学情境一:阅读材料《中美两国对疫情的不同态度》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美国国家危机意识的相对滞后、流感袭扰使民众陷入“警报疲劳”以及国家卫生战略存在的不足,均为美国民众淡薄疫情防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中美两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差距悬殊体现了我国的防疫举措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特别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议学小结: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2、什么是科学思维(1)从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的比较看: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2)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第二幕:科学思维的特征议题二:从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中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北斗全球组网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2022年3月16日至25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6届理事会(CSC-66) 确认北斗系统搭载的六颗搜救载荷符合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空间段标准要求,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技术审核工作全部完成,这是北斗国际化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要进展,将有助于中国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提升全球遇险与安全报警效率。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危难时刻,北斗系统火线驰援武汉市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通过利用北斗高精度技术,多数测量工作一次性完成,为医院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保障抗击疫情“主阵地” 迅速完成建设,为抗击疫情贡献。北斗智慧与力量。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35年前,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 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届时,从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用户均可享受全覆盖、高可靠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北斗全球组网成功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议学小结:二、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2)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4、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1)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2)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2022春·浙江宁波·高二宁波市北仑中学校考期中)“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之所以要树立底线思维是因为底线思维( )①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思维②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③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复严格检验实践④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④: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椎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因为底莪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②④应选。①: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该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①不选。③:说法错误,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③不选。故本题选C。2.(2023春·重庆九龙坡·高二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的工作,提升全面小康的“质感”和“温度”。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这一表述( )①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②体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性③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④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注重实事求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讲话,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体现了科学思维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①正确。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③: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科学思维属于理性认识,③错误。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扎扎实实的工作,提升全面小康的“质感”和“温度”,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注重实事求是,④正确。故本题选B。3.(2022春·山东临沂·高二统考期中)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各参研机构,在试点地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统筹把握周密组织,稳妥开展试点,动态完善业务技术设计,持续创新应用场景,着力解决金融服务难点痛点问题,初步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相关理论政策、业务和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 )①体现了科学思维具有概括性②是探寻货币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③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准确把握了历史方位,提高了政治站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而材料指的是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并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的可靠性,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是检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政策正确与否的实践活动,而后初步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相关理论政策、业务和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这说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是探寻货币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故②③正确。④:材料强调的是数字人民币通过试点工作得到了肯定,而不是强调试点工作把握历史方位,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4.(2022春·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二中校考期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始终把握科学逻辑这一条主线,把握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要义,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下列对科学思维认识正确的是( )A.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是科学思维B.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实现预期目的C.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思维也可能是科学思维D.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答案】A【详解】A: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A入选。B: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科学思维的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B不选。C: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主观臆想的不符合逻辑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C不选。D: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D不正确。故本题选A。5.(2022春·山东潍坊·高二统考期中)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这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内大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布的具有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该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表明( )①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重要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可预见性③思维能帮助人们实现实践的目的④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特点,没有高低好坏之分,①错误。②④:该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表明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思维的结果具可预见性,②④符合题意。③: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实现实践的目的,③错误。故本题选D。6.(2022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二校考期中)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这体现了科学思维( )A.具有间接性B.追求认识的客观性C.结果具有预见性D.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答案】B【详解】A:材料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涉及具有间接性。故A不符合题意。B: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故B符合题意。C:结果具有预见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故C不符合题意。D: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2022春·山东青岛·高二统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具备见微知著能力,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 )①坚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②尊重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③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坚持真理④透过现象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材料未涉及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坚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受实践的严格检验,坚持真理,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这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尊重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尊重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2022春·山东淄博·高二校考期中)马克思深入分析晚清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愤怒声讨英国等殖民者对中国进行的罪恶的鸦片贸易,深刻揭露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暴行,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人民革命,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必将获得解放。这主要体现了科学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实践性 B.追求认识的客观性C.结果具有预见性 D.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答案】C【详解】A:实践是思维的来源,但是实践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A不选。B: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是指其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的反应认识对象,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材料并没有反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不选。C:可预见性,是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材料体现,马克思深入分析晚清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必将获得解放,揭示了思维的可预见性,C入选。D:可检验性,是指思维的记过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点,D不选。故本题选C。9.(2022春·福建·高二校联考期中)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可见,科学思维( )①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③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④目的是发现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开列的思维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①错误;②③:科学思维,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可见,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②③正确;④:科学思维目的是更好地为实践服务,④错误。故本题选C。10.(2022春·黑龙江大庆·高二大庆中学校考期中)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这一材料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②:上述材料未直接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中爱因斯坦提出预言,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得到证实,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