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从不同标准对思维形态进行分类,认识思维的基本形态;
2.分析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明确两者间的关系,培养科学精神;
3.根据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适时进行公共参与,培养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明确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及相互关系。
公共参与: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思维的不同形态,把握思维基本形态的依据、分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看过《唐人街探案》这部影视剧吗?这节课我们就唐人街神探组一起寻找杀人凶手,来分析思维的基本形态
新课讲授:
出示课题: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总议题:《唐探》 系列的成功,完美演绎破案思维
第一幕:思维的基本形态
议题一:思维碰撞间的火花,分析思维的基本形态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洛卡德交换原理》
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是: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
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洛卡德交换原理体现了哪种思维形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形态。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或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体现出多维发散状。
议学小结:
一、思维的基本形态
1、思维形态的分类
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思维的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和分类。
(1)从思维的方向看: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发散思维;向同一方向收敛的聚合思维。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整体地认识对象的综合思维、分别地认识对象的分析思维;
(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
(4)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突破提升:思维形态的分类
第二幕: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议题二:案件逻辑思维缜密,解析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唐仁破案靠寻龙尺秦风破案靠线索》并阅读材料《秦风分析案件所说》
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所以,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这个推理的前提之一”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是不言而喻的,在对话中被省略了。将这个推理分解开来,就是三个判断:“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 这两个判断是前捉;“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这个判断是结论。再分解下去,每个判断都由"是"联结着两个概念。比如,在“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这个判断中,就含有“知识创新的工具”和“有用的“两个概念。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抽象思维是怎样形成的?和秦风相比唐仁破案靠寻龙尺,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唐仁破案靠寻龙尺,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只是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秦风破案靠线索,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议学小结:
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及其特征
(1)基本形式: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主要特征:①基本单元的概念性;②运行方式的推导性;③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2、形象思维及其特征
(1)基本形式: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主要特征:①基本单元的形象性;②运行方式的想象性;③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联系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别对于创新思维来说很重要)
突破提升:比较思维两种基本形态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海林市柴河高级中学校考期中)2022年7月30日,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下图)正式对外亮相。据介绍,会徽标识整体以乒乓球拍、乒乓球为主造型,乒乓球拍击球板,凸显了赛事乒乓球运动的主题、赛事国际最高水平的性质。以杜甫名句“花重锦官城”为理念,融合了成都地标建筑金融城双塔、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等元素,既突出了成都古老悠久的城市底蕴,同时借助更有科技感的呈现,让世界感受到天府之国的创新与活力。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 )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
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③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
④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共同属性的形象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属于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以具体的感性形象为认识的基本单元,有运行方式的形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本题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的设计属于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②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2022秋·天津河西·高三统考期中)西医一般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患者的症状来确定患者患了哪些疾病,而中医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来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这表明思维具有( )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动性
④客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中医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来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这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①③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思维的概括性,②排除。
④:思维不具有客观性,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2023春·浙江宁波·高二宁波市北仑中学校考期中)“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啊:你是一支生命的交响,巨龙播撒着永不熄灭的火种;你是慈祥的母亲,今天的你,迈入新的时代,儿女们倍感荣光。”从思维形态上看,这首歌的歌词( )
①抽象并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在思维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
③形成了概念的基本单元
④通过想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材料中提到祖国是生命的交响、是巨龙播撒着的火种、是母亲,是形象思维,抽象并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具有深厚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①②正确。
③:该歌词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③不选。
④:歌词并未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A。
4.(2022春·云南曲靖·高二校考期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是一丛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宰相吴正肃看后说:“这是一只正午的猫。”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了。”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画家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吴正肃的分析属于抽象思维,运用了判断和推理等方式
③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必然结果
④形象思维可以脱离抽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画家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但并未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错误。
②③: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这是一只正午的猫”可以看出,说明吴正肃的分析属于抽象思维,运用了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必然结果,②③正确。
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2022春·广东梅州·高二校考期中)下图漫画《理解有误》讽刺了有些人不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机械照搬而闹出笑话的现象。该漫画所体现的思维形态是(  )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个体思维 D.群体思维
【答案】B
【详解】AB:漫画《理解有误》讽刺了有些人不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机械照搬而闹出笑话的现象。根据漫画的内容可知,该漫画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体现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排除A,B正确。
CD:漫画体现不出是个体思维还是群体思维,CD不合题意。
故选B项。
6.(2016秋·湖南岳阳·高二统考期中)中西方的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争吵。比如,中国人轻拍孩子的头部是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孩子的做法,其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这表明(  )
①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②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认识的深度 
③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④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中西方的人们在交往中行为规范存在的差异,一方面是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思维方式的不同,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认识的深度”,②排除。
④:文化差异影响人们交往,但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2022春·湖北黄冈·高二校考期中)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政治角度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有利的。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上述材料从思维表达形态上看属于(  )
A.形象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C
【详解】A: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材料对于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的概括,从思维表达形态上看属于抽象思维而非形象思维,故A排除。
BD:思维的基本形态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不是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故BD排除。
C: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运行的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材料对于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的概括,从思维表达形态上看属于抽象思维而非形象思维,故C正确。
故本题选C。
8.(2022春·山东泰安·高二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古画,画面是一丛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宰相吴正肃看后说:“这是一只正午的猫。”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了。”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画家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基本与事物的本质无关
②吴正肃的分析属于抽象思维,运用了判断和推理等方式
③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用
④形象思维可以脱离抽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这是一只正午的猫。”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运用了抽象思维,古画所描述的内容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①错误。
②③: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这是一只正午的猫”可以看出,说明吴正肃的分析属于抽象思维,运用了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用,②③正确;
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2023春·湖北·高二校联考期中)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面对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的安全挑战问题单越来越长,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六个坚持”,为促进世界安危与共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的倡议( )
①是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
②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③以形象思维为主,并辅之以抽象思维
④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④: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属于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思维基本单元、特征等是不同的,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属于抽象思维,②③是指形象思维问题,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2022春·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人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出自《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以及《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意思是现象皆然不同,但在这些现象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这说明( )
①不同现象表现了不同的本质
②不同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③不同现象可表现同样的本质
④现象是多变的而本质相对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现象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本质,不同现象表现了相同的本质,①错误。
②:本质相同,现象不一定相同,②错误。
③: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不同现象可表现同样的本质,③正确。
④:现象皆然不同,但在这些现象中都存在着一个相同的本质,表明现象是多变的而本质相对稳定,④正确。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