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5张PPT)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54[基本原理]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古代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水运 )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1)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古代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2)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现代铁路的修建,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石家庄原为河北省正定县下属的一个村庄,1907年正太路全线通车,当时的石家庄村东侧,便成了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点,石家庄成为交通枢纽,从而发展为大城市。石家庄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关系。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3)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由于京杭运河的开凿,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凭借运河得到充分发展。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3)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但随着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运输逐步取代水运,铁路沿线的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形成经济带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2)经济带的含义: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沿海型北部湾珠三角海峡西岸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研究中)东部我国沿海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日本东海道经济带(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沿河型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沿路型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复合型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莱茵河经济带(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3.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4.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角度 具体表现三 次 产 业 第一 产业 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第二 产业 ①有利于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三 产业 ①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营时间和运输成本;②提升运输能力: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缓解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③带动沿线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口 促进人口迁移城市 ①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扩大城市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利于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改善基础设施(2)社会效益:①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速度;②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真题研析(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城市间要素的流动(如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交通流的大小体现了城市间联系的 。?图中信息显示:区域内城市间有显著的等级差异。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为 交通流;乙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一般城市之间是一般交通流,城市要素 现象明显;丙模式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且是 向流动,对城市要素有分散作用。关键信息点拨交通强弱一般集聚单答案 1.______ 2.______ BD第1题,根据图示判读,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乙模式主要交通流在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对区域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可最大程度地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D错误;丙模式区域中心城市较多,且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一般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分散了集聚作用,C错误。第2题,从丙模式可看出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并不一致,若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会减少,A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错误;各区域中心城市间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错误;从丙模式图中可看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正确。考向1 通过“交通影响聚落发展”考查“综合思维”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右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完成1~2题。1.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A.土地价格高低 B.居民出行频次C.经济发展趋势 D.周边基础设施考向预测1234√根据材料可知,交通枢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主要是满足人们在市内流动的需要,方便人们换乘出行,因此其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出行的频次,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出行的实际需要,B正确;土地价格高低、经济发展趋势、周边基础设施等对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12341234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下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完成1~2题。2.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对北京的影响是A.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B.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C.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D.成为我国新交通枢纽√1234在机场周边由于空运发达可能会带动形成如临空工业区、临空商务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A正确;大兴国际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站点,满足人们长距离出行需要,在运价上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较高,并不能降低居民出行成本,B错误;城镇化水平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决定的,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并不会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C错误;1234北京本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兴国际机场隶属于北京,是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D错误。考向2 通过“交通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2023·浙江宁波模拟)按照南非《全国运输总体规划(2005~2050)》,该国将建设4条国家级高速客运铁路,标号依次为N1、N2、N3和N4,线路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36.71%、39.09%和29.64%。其中,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右图为“南非客运高铁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12343.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A.途经城市多 B.客运需求大C.辐射范围广 D.矿产资源多1234√根据材料可知,线路N1、N3覆盖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6.14%、39.09%,再结合高速铁路的客运属性,推断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沿线人口众多,客运需求大,故B正确。4.推测线路N2的建成开通将极大促进沿线地区A.港区基础设施建设B.各交通线等级提升C.第三产业发展D.城市间的产业转移√12341234N2是一条沿海岸线分布的高速客运铁路,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沿海港区主要以货运为主,N2的建设对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不大,A错误;与N2有交会且形成交通体系的交通线等级可能会提升,而不是所有交通线等级提升,B错误;人口流动增强,会使沿线服务业需求增加,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第三产业发展,C正确;产业转移多与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有关,交通不是决定因素,D错误。和若铁路西起和田,东至若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右面图1为“和若铁路地理位置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1.和若铁路的建设和通行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①河流众多,保障供水安全 ②地表崎岖,高寒缺氧③风沙侵扰,易掩埋铁路 ④冬季严寒,夏季酷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23456789和若铁路主要是连接新疆的和田和若羌,该段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地带,此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从图中可以看到,和田到若羌沿途有大量河流,河流众多,可为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并不是需要克服的困难,①错误;123456789此段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位于盆地边缘,海拔并不高,并未出现高寒缺氧的现象,②错误;位于沙漠的边缘,受风沙影响严重,铁路易被风沙掩埋,是此段铁路通行后遇到的主要困难,③正确;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是此段铁路在建设中需要克服的困难,④正确。故选D。和若铁路西起和田,东至若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右面图1为“和若铁路地理位置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2.和若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有①促进新疆城镇化高速发展 ②加强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加快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23456789和若铁路的修建能够进一步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口流动,能够带动沿线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但不能促进“整个”新疆城镇化“高速”发展,①错误,④正确;随着和若铁路的修建,连接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带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促进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②正确;和若铁路的修建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影响甚微,③错误。故选C。123456789(2023·福建三明模拟)“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共同建设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蓝色经济通道。下图示意“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统计。据此完成3~4题。3.2005~2015年,关于“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冰岛——旅游业发展,游客增加B.美国——资源开发,人口迁入C.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D.俄罗斯——资源枯竭,人口衰减√123456789冰岛的旅游业发展会导致游客增加,但游客不属于常住人口,A错误;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由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就业岗位增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常住人口数量增加,B正确;加拿大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较为丰富,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提升,C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没有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D错误。(2023·福建三明模拟)“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共同建设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蓝色经济通道。下图示意“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统计。据此完成3~4题。4.“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俄罗斯的影响有A.生态环境改善,人口数量即将增多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缓解人口老龄化C.就业条件改善,人口减少趋势变缓D.社会环境更加友好,人口大量迁入√123456789123456789“冰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俄罗斯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口减少的趋势,C正确;“冰上丝绸之路”开通使俄罗斯人口和产业增加,生态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遭到破坏,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该地区环境的破坏,社会环境可能变差,人口合理容量不会增大,B、D错误。站城一体开发是指“位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枢纽站和周边城市街区进行一体化开发的模式”,把铁路站点开发的对象从车站与车站建筑本身,延伸到车站周边区域,特别是商业区和综合功能区。据此完成5~6题。5.站城一体开发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B.促进城市功能分区C.提高城镇化水平D.提高居民居住体验√123456789站城一体开发使轨道交通枢纽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得到了科学、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A正确;站城一体开发会提高城镇化水平,但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站城一体开发对城市功能分区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对居民居住体验影响不大,D错误。123456789站城一体开发是指“位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枢纽站和周边城市街区进行一体化开发的模式”,把铁路站点开发的对象从车站与车站建筑本身,延伸到车站周边区域,特别是商业区和综合功能区。据此完成5~6题。6.站城一体开发使得A.职住分离严重 B.人口向农村迁移C.郊区商业发展 D.城市空间结构紧凑√123456789站城一体开发将交通运输站点和商业区、综合功能区结合在一起,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更加紧凑,D正确;站城一体开发对住宅基本不产生影响,A错误;不会促使人口向农村迁移,B错误;站城一体开发并不一定都在郊区,不一定能够促进郊区商业发展,C错误。123456789(2023·山东青岛模拟)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区道路复杂多样,尤其是在老城区表现更加突出。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站台(下图)。据此完成7~8题。7.停车站改造的原因有①道路窄 ②坡度大 ③公交里程长 ④公交线路多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23456789由图文资料可知,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可推测改造的原因是道路窄、公交线路多,①④正确;坡度大会增加修建难度,若是因公交里程长增加站台,不会在原公交站台附近修建,②③错误。故选C。(2023·山东青岛模拟)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区道路复杂多样,尤其是在老城区表现更加突出。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站台(下图)。据此完成7~8题。8.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道路通行效率B.减少私家车的使用C.促进周边商业发展D.缩短车站间的距离√123456789材料“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说明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正确;停车站改造与私家车的使用关系不大,B错误;促进周边商业发展不是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C错误;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对缩短车站间的距离作用不明显,D错误。1234567899.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123456789(1)说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123456789答案 土耳其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接壤。(2)简述伊安高铁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123456789答案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了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两地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答案 (铁路修建需要相关产品)促进了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铁路的修建改善了土耳其海峡两岸的交通联系,刺激沿线农矿资源的开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同时激活土耳其内陆消费,为中国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加强了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提供空间。(3)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8分)123456789课时54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2)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3)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2)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即经济带,其类型如下:经济带 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案例沿海型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沿河型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沿路型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经济带复合型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德国的莱茵河经济带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角度 具体表现三 次 产 业 第一 产业 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第二 产业 ①有利于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三 产业 ①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营时间和运输成本;②提升运输能力: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缓解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③带动沿线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口 促进人口迁移城市 ①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扩大城市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利于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改善基础设施(2)社会效益:①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速度;②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关键信息点拨]?城市间要素的流动(如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主要是通过交通实现的;交通流的大小体现 了城市间联系的强弱。 ?图中信息显示:区域内城市间有显著的等级差异。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 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乙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一般城市之间是一般交通流,城市要素集聚现象明显;丙模式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且是单向流动,对城市要素有分散作用。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判读,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乙模式主要交通流在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对区域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可最大程度地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D错误;丙模式区域中心城市较多,且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一般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分散了集聚作用,C错误。第2题,从丙模式可看出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并不一致,若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会减少,A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错误;各区域中心城市间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错误;从丙模式图中可看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正确。考向1 通过“交通影响聚落发展”考查“综合思维”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下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完成1~2题。1.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价格高低 B.居民出行频次C.经济发展趋势 D.周边基础设施2.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对北京的影响是( )A.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B.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C.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D.成为我国新交通枢纽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交通枢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主要是满足人们在市内流动的需要,方便人们换乘出行,因此其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出行的频次,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出行的实际需要,B正确;土地价格高低、经济发展趋势、周边基础设施等对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第2题,在机场周边由于空运发达可能会带动形成如临空工业区、临空商务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A正确;大兴国际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站点,满足人们长距离出行需要,在运价上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较高,并不能降低居民出行成本,B错误;城镇化水平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决定的,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并不会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C错误;北京本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兴国际机场隶属于北京,是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D错误。考向2 通过“交通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2023·浙江宁波模拟)按照南非《全国运输总体规划(2005~2050)》,该国将建设4条国家级高速客运铁路,标号依次为N1、N2、N3和N4,线路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36.71%、39.09%和29.64%。其中,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下图为“南非客运高铁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 )A.途经城市多 B.客运需求大C.辐射范围广 D.矿产资源多4.推测线路N2的建成开通将极大促进沿线地区( )A.港区基础设施建设B.各交通线等级提升C.第三产业发展D.城市间的产业转移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线路N1、N3覆盖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6.14%、39.09%,再结合高速铁路的客运属性,推断线路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的共同原因是沿线人口众多,客运需求大,故B正确。第4题,N2是一条沿海岸线分布的高速客运铁路,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沿海港区主要以货运为主,N2的建设对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不大,A错误;与N2有交会且形成交通体系的交通线等级可能会提升,而不是所有交通线等级提升,B错误;人口流动增强,会使沿线服务业需求增加,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第三产业发展,C正确;产业转移多与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有关,交通不是决定因素,D错误。课时精练和若铁路西起和田,东至若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下面图1为“和若铁路地理位置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1.和若铁路的建设和通行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①河流众多,保障供水安全 ②地表崎岖,高寒缺氧③风沙侵扰,易掩埋铁路 ④冬季严寒,夏季酷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和若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有( )①促进新疆城镇化高速发展 ②加强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加快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和若铁路主要是连接新疆的和田和若羌,该段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地带,此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从图中可以看到,和田到若羌沿途有大量河流,河流众多,可为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并不是需要克服的困难,①错误;此段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位于盆地边缘,海拔并不高,并未出现高寒缺氧的现象,②错误;位于沙漠的边缘,受风沙影响严重,铁路易被风沙掩埋,是此段铁路通行后遇到的主要困难,③正确;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是此段铁路在建设中需要克服的困难,④正确。故选D。第2题,和若铁路的修建能够进一步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口流动,能够带动沿线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但不能促进“整个”新疆城镇化“高速”发展,①错误,④正确;随着和若铁路的修建,连接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带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促进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②正确;和若铁路的修建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影响甚微,③错误。故选C。(2023·福建三明模拟)“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共同建设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蓝色经济通道。下图示意“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统计。据此完成3~4题。3.2005~2015年,关于“冰上丝绸之路”相关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冰岛——旅游业发展,游客增加B.美国——资源开发,人口迁入C.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D.俄罗斯——资源枯竭,人口衰减4.“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俄罗斯的影响有( )A.生态环境改善,人口数量即将增多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缓解人口老龄化C.就业条件改善,人口减少趋势变缓D.社会环境更加友好,人口大量迁入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冰岛的旅游业发展会导致游客增加,但游客不属于常住人口,A错误;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由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就业岗位增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常住人口数量增加,B正确;加拿大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较为丰富,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提升,C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没有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D错误。第4题,“冰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俄罗斯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口减少的趋势,C正确;“冰上丝绸之路”开通使俄罗斯人口和产业增加,生态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遭到破坏,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该地区环境的破坏,社会环境可能变差,人口合理容量不会增大,B、D错误。站城一体开发是指“位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枢纽站和周边城市街区进行一体化开发的模式”,把铁路站点开发的对象从车站与车站建筑本身,延伸到车站周边区域,特别是商业区和综合功能区。据此完成5~6题。5.站城一体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B.促进城市功能分区C.提高城镇化水平D.提高居民居住体验6.站城一体开发使得( )A.职住分离严重 B.人口向农村迁移C.郊区商业发展 D.城市空间结构紧凑答案 5.A 6.D解析 第5题,站城一体开发使轨道交通枢纽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得到了科学、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A正确;站城一体开发会提高城镇化水平,但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站城一体开发对城市功能分区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对居民居住体验影响不大,D错误。第6题,站城一体开发将交通运输站点和商业区、综合功能区结合在一起,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更加紧凑,D正确;站城一体开发对住宅基本不产生影响,A错误;不会促使人口向农村迁移,B错误;站城一体开发并不一定都在郊区,不一定能够促进郊区商业发展,C错误。(2023·山东青岛模拟)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区道路复杂多样,尤其是在老城区表现更加突出。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站台(下图)。据此完成7~8题。7.停车站改造的原因有( )①道路窄 ②坡度大 ③公交里程长 ④公交线路多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8.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B.减少私家车的使用C.促进周边商业发展 D.缩短车站间的距离答案 7.C 8.A解析 第7题,由图文资料可知,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可推测改造的原因是道路窄、公交线路多,①④正确;坡度大会增加修建难度,若是因公交里程长增加站台,不会在原公交站台附近修建,②③错误。故选C。第8题,材料“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保障公交优先,市政部门对老城区某处公交停车站进行了适度改造”说明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正确;停车站改造与私家车的使用关系不大,B错误;促进周边商业发展不是停车站改造的主要目的,C错误;在原公交站台的附近,又增加了一个新公交站台主要是为了分流,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对缩短车站间的距离作用不明显,D错误。9.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1)说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2)简述伊安高铁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3)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8分)答案 (1)土耳其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接壤。(2)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了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两地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3)(铁路修建需要相关产品)促进了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铁路的修建改善了土耳其海峡两岸的交通联系,刺激沿线农矿资源的开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同时激活土耳其内陆消费,为中国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加强了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54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含解析).docx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54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55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