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第一章 课时1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基本概念]海洋权益、海洋强国一、海洋权益1.含义: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2.主要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一、海洋权益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一、海洋权益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及相应的海洋权益一、海洋权益(1)内水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一、海洋权益(2)领海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内沿海国享有的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一、海洋权益(3)毗连区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一、海洋权益(4)专属经济区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一、海洋权益(5)公海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只应用于和平目的一、海洋权益(6)大陆架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大陆架一、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1)为海洋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界环境(2)巩固海防(3)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4)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一、海洋权益一、海洋权益(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5.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012年,我国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中国海洋权益中国海洋权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总面积5.69平方千米,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历史角度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①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③早在明朝,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中国海洋权益地质角度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②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平台、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1.海洋强国含义: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①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②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①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②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①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②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舟山群岛海洋经济特区(3)创新海洋科技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深海热液探测大黄鱼自主水下机器人(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①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②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③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5)维护海洋权益①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①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②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③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①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②是物种的宝库,也是资源的宝库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④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③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最大海洋牧场多功能配套平台“海上牧歌”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成绩斐然,其海洋产业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海岸带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控制海水养殖强度,严禁掠夺式酷渔滥捕,强调陆海统筹协调发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考向1 通过“维护海洋权益”考查“综合思维”(2023·广东深圳模拟)2020年6月7日央视网直播了对“南海一号”沉船的发掘。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前南宋初期外运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现保存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的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是国家5A级景区和十大宝岛之一。据此完成1~2题。考向预测12341.“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与存在,说明A.中华民族始终主导着海洋贸易B.自古以来就存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C.中华文明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洋D.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标志国际合作1234√根据材料信息“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前南宋初期外运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可知,中华文明一直参与海洋之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洋,C正确;体现了中华民族参与海洋贸易,但不是主导海洋贸易,A错误;没有体现海洋经济竞争的相关信息,B错误;“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与存在没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相关信息,D错误。12342.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有利于A.加强对我国海洋权益的控制B.促进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C.保障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稳定D.宣示我国海洋主权管辖权利1234√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B正确。考向2 通过“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考查“人地协调观”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右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3~4题。3.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1234√1234读图可知,管辖海域的海域使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不是开发程度最高的,C错误;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低于市区,不是最高的,D错误。故选B。1234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右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3~4题。4.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B.扩大围海造地规模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1234材料信息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因此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排除A;扩大围海造地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排除B;青岛市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岸海域不适合发展污染较重的临海重化工业,排除D。故选C。课时精练下图为“各类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A.领海B.毗连区C.专属经济区D.大陆架√12345678912345678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据图可知,C紧邻领海,是毗连区,选B。123456789下图为“各类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D海域行使的权利包括可禁止其他国家A.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B.铺设海底电缆C.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D.铺设海底管道√据图可知,D海域为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宽的海域,属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和义务: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其水域、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对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有专属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以及其他与专属经济区制度不抵触的权利,A正确。123456789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3~4题。3.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①内水权益 ②领海权益 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 ⑤公海权益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23456789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内水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①②③④正确,山东半岛所临海域不是公海,⑤错误。故选D。123456789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3~4题。4.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搭配正确的是A.甲—淤泥质海岸 滩涂养殖业B.甲—基岩海岸 建港口C.乙—淤泥质海岸 旅游业D.乙—基岩海岸 开辟盐田√123456789123456789乙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为淤泥质海岸,宜开辟盐田,发展滩涂养殖业。甲处无大河入海,为基岩海岸,海域水体较深,宜建港口,发展旅游业。故选B。(2023·吉林省吉林市模拟)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由珊瑚虫和其他造礁生物遗骸(左图)堆积形成。永暑岛(右图)是在永暑礁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礁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面积约2.8 km2。目前,永暑岛已经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据此完成5~6题。5.在水域MA.我国拥有独立主权B.我国仅有经济管辖权C.适合修建大型港口D.他国船舶不可以通过√123456789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岛屿为永暑岛,M海域距离该岛屿近,所以M应属于我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独立的主权,不仅仅有经济管辖权,A正确,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珊瑚岛,地质不稳定,且水域较浅,不适宜修建大型港口,故C错误;一个国家的领海可以允许其他国家船只“无害”通过,故D错误。123456789(2023·吉林省吉林市模拟)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由珊瑚虫和其他造礁生物遗骸(左图)堆积形成。永暑岛(右图)是在永暑礁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礁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面积约2.8 km2。目前,永暑岛已经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据此完成5~6题。6.参照永暑岛的条件,推断海岛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必备条件是A.轮廓狭长B.有良好地下储水构造C.面积够大D.降水季节集中√123456789海岛上稳定地下淡水区的形成,得益于足够、稳定的水分补给(降水)、良好的地下储水构造(孔状地质结构)和足够的宽度和长度;降水集中不利于雨水的充分下渗,从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故A、D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面积约为2.8 km2,面积不大,C错误。123456789可燃冰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能量密度高。据测算,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右图为“中国南海可燃冰分布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是A.能量密度高 B.开采技术水平高C.消费市场巨大 D.资源储量大√123456789123456789材料信息表明,可燃冰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新型能源,但不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特有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A;开采技术水平高、消费市场巨大,表明中国南海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不属于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B、C;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资源储量大,这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的主要资源禀赋特点。故选D。可燃冰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能量密度高。据测算,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右图为“中国南海可燃冰分布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8.关于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对我国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能源的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推动绿色能源发展C.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D.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23456789123456789我国能源需求巨大,能源供应相对紧张,但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量有限,不会取代石油和天然气,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9.(2023·山东烟台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图1)。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1988年中国在永暑礁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吹填海造地,建设永暑岛。123456789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图2)。123456789(1)说明永暑岛建设前后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123456789答案 随着人工岛的建设,永暑礁成为永暑岛;填海造陆后,永暑岛面积扩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陆地空间。(2)分析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透镜体”的作用。(6分)123456789答案 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3)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6分)123456789答案 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领土主权;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海洋安全;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物资运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课时56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一、海洋权益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2.主要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5.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海洋强国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1)我国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主要内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创新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及相应的海洋权益名称 范围 相关权益领海 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权益范围及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①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受国家主权的支配和管制;②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与陆地领土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毗连区 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权益范围仅限于水面,而不及于海底和领空 在毗连区内,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并对上述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大陆架 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①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环境保护及保全等管辖权;②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的权利,但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公海 各国家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①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②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国际海底区域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该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2.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依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主张主要范围 ①我国的内水、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②我国海域中的众多岛屿;③公海、国际海底、极地;④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意义 ①有利于扩大资源保有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③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④巩固国防,营造和平良好的海上秩序;⑤维护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解决岛屿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 最先发现原则;历史习惯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原则;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考向1 通过“维护海洋权益”考查“综合思维”(2023·广东深圳模拟)2020年6月7日央视网直播了对“南海一号”沉船的发掘。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前南宋初期外运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现保存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的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是国家5A级景区和十大宝岛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与存在,说明( )A.中华民族始终主导着海洋贸易B.自古以来就存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C.中华文明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洋D.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标志国际合作2.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有利于( )A.加强对我国海洋权益的控制B.促进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C.保障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稳定D.宣示我国海洋主权管辖权利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前南宋初期外运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可知,中华文明一直参与海洋之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洋,C正确;体现了中华民族参与海洋贸易,但不是主导海洋贸易,A错误;没有体现海洋经济竞争的相关信息,B错误;“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与存在没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相关信息,D错误。第2题,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B正确。考向2 通过“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考查“人地协调观”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3~4题。3.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4.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B.扩大围海造地规模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管辖海域的海域使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不是开发程度最高的,C错误;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低于市区,不是最高的,D错误。故选B。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因此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排除A;扩大围海造地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排除B;青岛市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岸海域不适合发展污染较重的临海重化工业,排除D。故选C。课时精练下图为“各类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A.领海 B.毗连区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D海域行使的权利包括可禁止其他国家( )A.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B.铺设海底电缆C.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D.铺设海底管道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据图可知,C紧邻领海,是毗连区,选B。第2题,据图可知,D海域为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宽的海域,属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和义务: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其水域、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对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有专属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以及其他与专属经济区制度不抵触的权利,A正确。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3~4题。3.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 ②领海权益 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 ⑤公海权益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4.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搭配正确的是( )A.甲—淤泥质海岸 滩涂养殖业B.甲—基岩海岸 建港口C.乙—淤泥质海岸 旅游业D.乙—基岩海岸 开辟盐田答案 3.D 4.B解析 第3题,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内水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①②③④正确,山东半岛所临海域不是公海,⑤错误。故选D。第4题,乙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为淤泥质海岸,宜开辟盐田,发展滩涂养殖业。甲处无大河入海,为基岩海岸,海域水体较深,宜建港口,发展旅游业。故选B。(2023·吉林省吉林市模拟)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由珊瑚虫和其他造礁生物遗骸(左图)堆积形成。永暑岛(右图)是在永暑礁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礁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面积约2.8 km2。目前,永暑岛已经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据此完成5~6题。5.在水域M( )A.我国拥有独立主权 B.我国仅有经济管辖权C.适合修建大型港口 D.他国船舶不可以通过6.参照永暑岛的条件,推断海岛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必备条件是( )A.轮廓狭长 B.有良好地下储水构造C.面积够大 D.降水季节集中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岛屿为永暑岛,M海域距离该岛屿近,所以M应属于我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独立的主权,不仅仅有经济管辖权,A正确,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珊瑚岛,地质不稳定,且水域较浅,不适宜修建大型港口,故C错误;一个国家的领海可以允许其他国家船只“无害”通过,故D错误。第6题,海岛上稳定地下淡水区的形成,得益于足够、稳定的水分补给(降水)、良好的地下储水构造(孔状地质结构)和足够的宽度和长度;降水集中不利于雨水的充分下渗,从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故A、D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面积约为2.8 km2,面积不大,C错误。可燃冰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能量密度高。据测算,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下图为“中国南海可燃冰分布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是( )A.能量密度高 B.开采技术水平高C.消费市场巨大 D.资源储量大8.关于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对我国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能源的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推动绿色能源发展C.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D.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答案 7.D 8.B解析 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可燃冰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新型能源,但不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特有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A;开采技术水平高、消费市场巨大,表明中国南海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不属于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B、C;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资源储量大,这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的主要资源禀赋特点。故选D。第8题,我国能源需求巨大,能源供应相对紧张,但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量有限,不会取代石油和天然气,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9.(2023·山东烟台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图1)。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1988年中国在永暑礁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吹填海造地,建设永暑岛。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图2)。(1)说明永暑岛建设前后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2)分析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透镜体”的作用。(6分)(3)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6分)答案 (1)随着人工岛的建设,永暑礁成为永暑岛;填海造陆后,永暑岛面积扩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陆地空间。(2)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3)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领土主权;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海洋安全;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物资运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56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学案(含解析).docx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二部分 第四章 课时56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课件(58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