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真题专练第一章(2021·福建地理)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1234567891012345678910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可知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的新自贸区与科隆自贸区形成竞争关系,由此推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逐渐下降,D对。(2021·福建地理)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2.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12345678910巴拿马建立的新太平洋自贸区产业结构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B对。1234567891012345678910(2021·福建地理)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3.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产业结构 B.经济腹地C.基础设施 D.地理位置√12345678910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产业,两者的产业结构不同。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就显得较弱,因此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A对。读图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和科隆自贸区两地的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差别不大。12345678910(全国文综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4~6题。123456789104.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选项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选项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选项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故选项D正确。12345678910123456789105.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12345678910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以上海为核心,这些城市均分布在长三角的外围,距上海市较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的特点,故选B。123456789106.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12345678910读图可知,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上海。在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这些城市与上海市进行产业整合与区际协作,有利于这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故选项A正确。上海市是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与这些城市的性质不同,选项C错误;12345678910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城市若选择与上海市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部门,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选项B、D错误。12345678910(新课标全国文综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7~9题。7.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12345678910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得以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而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德镇发展迅速。12345678910(新课标全国文综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7~9题。8.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12345678910(新课标全国文综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7~9题。9.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1234567891012345678910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10.(2020·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234567891012345678910(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12345678910答案 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注意设问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高含沙水流”的成因。由图文材料可知,主要的外力是风和流水,中游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形成风沙区;在冬春季节,风会将大量沙尘吹到河里,提供丰富沙源;结合题干和图2可知,该河主汛期水量大,说明当地降水集中,侵蚀、搬运作用强,致使河流泥沙量增大,形成高含沙水流。12345678910(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12345678910答案 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河流的搬运能力主要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由于3月的流量与7月和9月流量相近,因此3月输沙率比7月和9月小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流速差异的角度回答,而同一地区河流落差是不变的,其流速差异应从河水补给类型分析。3月,该地降水少,河水主要依靠融雪补给;而7月、9月河水主要靠降雨补给,补给类型的差异导致河水流速的差异,进而影响输沙率。12345678910(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分)12345678910答案 (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注意题干要求“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若选择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则要针对材料中提到的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提出具体措施;中游地区为风沙区,主要从治理风沙的角度回答;下游为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区,且材料中提到下游地区“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应主要从疏浚河道和引洪淤地角度来回答。12345678910真题专练(2021·福建地理)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2.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3.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经济腹地C.基础设施 D.地理位置答案 1.D 2.B 3.A解析 第1题,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可知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的新自贸区与科隆自贸区形成竞争关系,由此推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逐渐下降,D对。第2题,巴拿马建立的新太平洋自贸区产业结构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B对。第3题,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产业,两者的产业结构不同。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就显得较弱,因此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A对。读图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和科隆自贸区两地的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差别不大。(全国文综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4~6题。4.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5.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6.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 4.D 5.B 6.A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选项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选项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选项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故选项D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以上海为核心,这些城市均分布在长三角的外围,距上海市较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的特点,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上海。在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这些城市与上海市进行产业整合与区际协作,有利于这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故选项A正确。上海市是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与这些城市的性质不同,选项C错误;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城市若选择与上海市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部门,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选项B、D错误。(新课标全国文综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7~9题。7.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8.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9.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 7.D 8.A 9.C解析 第7题,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得以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而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德镇发展迅速。第8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9题,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10.(2020·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分)答案 (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3)(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解析 (1)注意设问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高含沙水流”的成因。由图文材料可知,主要的外力是风和流水,中游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形成风沙区;在冬春季节,风会将大量沙尘吹到河里,提供丰富沙源;结合题干和图2可知,该河主汛期水量大,说明当地降水集中,侵蚀、搬运作用强,致使河流泥沙量增大,形成高含沙水流。(2)河流的搬运能力主要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由于3月的流量与7月和9月流量相近,因此3月输沙率比7月和9月小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流速差异的角度回答,而同一地区河流落差是不变的,其流速差异应从河水补给类型分析。3月,该地降水少,河水主要依靠融雪补给;而7月、9月河水主要靠降雨补给,补给类型的差异导致河水流速的差异,进而影响输沙率。(3)注意题干要求“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若选择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则要针对材料中提到的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提出具体措施;中游地区为风沙区,主要从治理风沙的角度回答;下游为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区,且材料中提到下游地区“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应主要从疏浚河道和引洪淤地角度来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真题专练 学案(含解析).docx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真题专练 课件(29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