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一部分 3.3 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67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一部分 3.3 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67张+学案)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3讲 课时17
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基本概念] 气候、气温、降水
[基本原理]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1.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低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高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低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1.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极地东风带、信风带
气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气温由低到高,水汽不易凝结,不易产生降水。
盛行西风带
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气温由高到低,水汽易凝结,易产生降水。
寒冷少雨
温和多雨
高温少雨
海洋→陆地
水汽充沛
降水较多
陆地→海洋
水汽较少
降水较少
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盛行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而发生变化
问题:仔细观察左图,指出影响30°~40°区域的气压带或风带及气候特点。
冬季: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地中海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成因:全年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亚寒带和寒带
特点: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成因: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全年严寒
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苔原气候
特点:全年酷寒
成因: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冰原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由于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①年降水量较多(>1 500 mm);②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 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
热带草原气候 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 000 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雨热同期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 5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8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0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 ℃,降水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一般不超过100 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特殊表现 形成原因
热带雨 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中美地区东侧 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 纬度上,这些地区均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这些地区均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加上沿岸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十分丰富,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高原内陆地区(赤道地区附近) 位于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减少,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 位于西风带内,且东靠海洋,沿岸有暖流经过,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地位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盛行西风越过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 南美太平洋沿岸5°S~20°S之间,非洲索马里半岛沿岸 不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之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①南美太平洋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上东南信风越过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十分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②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来,降水少;夏季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纬度60°N~66.5°N 纬度非常高,没有形成极地气候,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的判读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定位法)
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
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
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判读
终年皆高温:> 15℃
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冷季最低温:< 0 ℃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南半球
北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2)根据水热组合判读气候类型(定量法)
全年多雨
降雨均匀,但年雨量较小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草原/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
(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定性法)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真题研析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
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命题方向
明确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
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命题方向
明确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命题方向
明确
关键信息点拨
?该地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可判断该地气候干旱;结合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①地为 ,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 ,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据此可知该地位置。
?图中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外界的新鲜 可通过通天井进入地下住宅,同时地下住宅里的废气也可通过通天井排到地面,主要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空气
通风换气
命题方向
明确
答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B
D
?图中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气温变化较 ,具有冬 夏 的特点。


B

命题方向
明确
第1题,该地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只有②地符合,其他几个地点气候比较湿润。
第2题,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命题方向
明确
第3题,该类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是达不到室温不变,①错、②对;
这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相类似,窑洞是在厚厚的黄土层之下的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则是适应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风大的特点,同时利于搬迁,适于草原地区游牧生活,③对、④错。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考向1 通过“气候类型的成因”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徐州模拟)如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考向预测

命题方向
明确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①地最冷月均温在0 ℃~10 ℃之间,为亚热带气候,降水类型为夏雨型,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因此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正确;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1
2
3
4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2023·江苏徐州模拟)如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2.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读图可知,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④地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因此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故选A。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考向2 通过“气候类型的判读”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事象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读图可知,从经纬度位置判断,阴影区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从经纬度可知,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该岛的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所属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A正确。
3.与甲区域相邻的西部区域所属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事象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丁处为热带雨林,主要成因包括: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东部临海,受海洋影响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综上所述,与该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气压带分布,故选D。
4.与丁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A.海陆位置 B.东北信风
C.地形地势 D.气压带分布

命题方向
明确
气候特征描述
>
<
答题指导4
1.常用的答题思路
思路引领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最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2.天气、气候类试题的规范解答及常见失误
(1)天气用语和气候用语相混淆
常见天气用语 晴朗、阴雨、大风、降温、天气转晴、多连续性降水、暴雨等
常见气候用语 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大等
(2)气候用语表述不当
例如“高温多雨”一词在使用时要注明是“终年”高温多雨,还是“夏季”高温多雨。
(3)气候类型名称与自然带、植被类型相混淆
例如将“热带雨林气候”误写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或“热带雨林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误写为“热带荒漠气候”。
(4)气候类型名称不准
例如将“温带海洋性气候”误写成“温带海洋气候”。
(5)口语化
例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成“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温度不高,下雨不多”等。
1.(2023·北京顺义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称之为南亚高压(又称青藏高压)。南亚高压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
针对训练
1
2
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
针对训练
1
2
(1)推测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的月份,并说明理由。(5分)
答案 月份:7月份。
理由:南亚高压是暖性高压,是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空气堆积产生辐散而形成的高压;夏季气温高,气流温度高,上升气流强,故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
针对训练
1
2
(2)比较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答案 气候特征:西岸干旱炎热,东岸高温多雨。
成因:30°N~40°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形成季风气候,7月份受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华西雨屏带”是指位于我国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一个多雨带,这一地区不仅在气候上极具特殊性,而且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是极为丰富,是一个生物秘境,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训练
1
2
材料二 图1为四川省一月均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图2为华西雨屏带降水季节分布图。
(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四川省东西部地势特征的差异并简述理由。(4分)
针对训练
1
2
答案 特征差异:西部比东部地势更高,起伏更大(或西部地势高、起伏大,东部地势低、起伏小)。
理由:西部比东部等温线数值小,密度大。
(2)简述华西雨屏带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针对训练
1
2
答案 特征: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秋多,冬春少;年降水日数较多。
原因:地处平原(盆地)与高原山地的过渡带,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高山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受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终年雨日较多。
(3)分析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6分)
针对训练
1
2
答案 山麓地带水热资源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位置偏僻,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罗安达(如下图)音译为“低洼之地”,这里年均降雨量约500 mm,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据此完成1~2题。
1.罗安达常年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之
称的主要原因是
A.所处海拔较高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多云雨天气 D.信风助于散热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罗安达临近海洋,为“低洼之地”,所处海拔较低,A错误。
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虽地处热带但气候较为温和,B正确。
年均降雨量约500 mm,全年云雨天气较少,C错误。
该地盛行东南信风,来源于内陆,从高原下沉,产生增温效应,不利于散热,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罗安达(如下图)音译为“低洼之地”,这里年均降雨量约500 mm,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据此完成1~2题。
2.罗安达所处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罗安达位于热带地区,但该地受沿岸寒流影响,年均降雨量在500 mm左右。该地地处8°S~10°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因此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
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冰岛南部气候属于
A.寒带苔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冰岛地处高纬,但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和西风带的控制,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8
9
1
2
3
4
5
6
7
8
9
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4.冰岛易发生山洪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岛内火山爆发
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由于冰岛多火山,地表有冰雪覆盖,火山爆发喷出来的高温岩浆使得冰雪大量融化,超出河流排水能力,且洪水中夹杂大量的冰凌和融冰,破坏力较大,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5.冰岛南部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对
欧洲部分空域的航空易造成影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更强劲,火山灰顺势向东横扫欧洲,影响范围较大,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亚欧大陆西岸大致是35°N~70°N,A错误;
非洲大陆主要位于南北半球35°之间,B错误;
北美大陆大致是7°N至71°N,该大陆最可能为北美大陆,C正确;
南美大陆大致是12°N向南至53°S,D错误。
(2023·广东深圳月考)如图表示某大陆西海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8题。
6.该大陆最可能为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1
2
3
4
5
6
7
8
9
该大陆最可能为北美大陆,与该大陆同纬度东岸相比,M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总量小,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同纬度东岸是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B。
(2023·广东深圳月考)如图表示某大陆西海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8题。
7.与该大陆同纬度东岸相比,M地降水
A.总量大,季节变化大 B.总量小,季节变化大
C.总量大,季节变化小 D.总量小,季节变化小

1
2
3
4
5
6
7
8
9
(2023·广东深圳月考)如图表示某大陆西海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8题。
8.N地的典型植被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叶面宽大,多气孔 B.根系发达,叶刺化
C.叶质坚硬,树皮厚 D.冬季落叶,夏葱绿

1
2
3
4
5
6
7
8
9
从纬度位置可以判断,N地主要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该植被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冬季落叶、夏葱绿,D正确;
叶面宽大、多气孔是热带或亚热带植被的特点,A错误;
根系发达、叶刺化是沙漠等干旱地区的植被特征,B错误;
叶质坚硬、树皮厚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的特点,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9.(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图1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为“珀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2
3
4
5
6
7
8
9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面积约90万平方公顷,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雨林,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区之一。
(1)简述澳大利亚东北
部热带雨林的形成原
因。(6分)
答案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水汽
充足;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
1
2
3
4
5
6
7
8
9
2021年3月,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气旋“尼兰”发展旺盛,3月4日18时,“尼兰”风力为14级,达到了强台风等级。
(2)绘制热带气旋“尼兰”气流运动示意图,并说出其达到强台风等级时可能带来的灾害。(4分)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绘图如下:
灾害:暴雨、狂风、风暴潮等。
1
2
3
4
5
6
7
8
9
珀斯每年1~2月常有山火发生并蔓延迅速,被称为“山火季”,这与当地气候有着密切关系。
(3)说出珀斯每年“山火
季”的气候特征,并简
述其形成原因。(6分)
答案 特征:高温,少雨,多大风。
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海,多大风。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分布规律及典型地区 赤道附近,如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几内亚湾北岸及大西洋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
自然景观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土壤为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
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全年盛行西风
气候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
分布规律及典型地区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如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
自然景观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外貌上有季相更替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气候特征 冬季暖湿多雨,夏季干旱炎热
分布规律及典型地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自然景观 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
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暖湿多雨,夏季干旱炎热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30°~40°至60°~65°的大陆内部与大陆东岸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北纬50°至北极圈的大陆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高山 高原山地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温和降水随高度而变化
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①年降水量较多(>1 500 mm);②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 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
热带草原气候 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 000 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雨热同期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 5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8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0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 ℃,降水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一般不超过100 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特殊表现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中美地区东侧 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 纬度上,这些地区均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这些地区均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加上沿岸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十分丰富,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高原内陆地区(赤道地区附近) 位于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减少,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 位于西风带内,且东靠海洋,沿岸有暖流经过,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地位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盛行西风越过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 南美太平洋沿岸5°S~20°S之间,非洲索马里半岛沿岸 不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之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①南美太平洋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上东南信风越过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十分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②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来,降水少;夏季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纬度60°N~66.5°N 纬度非常高,没有形成极地气候,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5.气候类型的判读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 ℃~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 ℃~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 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 mm; 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 mm
温带 温带沙漠气候<200 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
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关键信息点拨]
?该地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可判断该地气候干旱;结合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澳大利亚 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据此可知该地位置。 ?图中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外界的新鲜空气可通过通天井进入地下住宅,同时地下住宅里的废气也可通过通天井排到地面,主要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图中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气温变化较小,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答案 1.B 2.D 3.B
解析 第1题,该地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只有②地符合,其他几个地点气候比较湿润。第2题,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第3题,该类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是达不到室温不变,①错、②对;这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相类似,窑洞是在厚厚的黄土层之下的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则是适应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风大的特点,同时利于搬迁,适于草原地区游牧生活,③对、④错。
考向1 通过“气候类型的成因”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徐州模拟)下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①地最冷月均温在0 ℃~10 ℃之间,为亚热带气候,降水类型为夏雨型,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因此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正确;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④地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因此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故选A。
考向2 通过“气候类型的判读”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事象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甲区域相邻的西部区域所属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与丁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
A.海陆位置 B.东北信风
C.地形地势 D.气压带分布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从经纬度位置判断,阴影区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从经纬度可知,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该岛的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所属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A正确。第4题,丁处为热带雨林,主要成因包括: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东部临海,受海洋影响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综上所述,与该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气压带分布,故选D。
答题指导4 气候特征描述
1.常用的答题思路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最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2.天气、气候类试题的规范解答及常见失误
(1)天气用语和气候用语相混淆
常见天 气用语 晴朗、阴雨、大风、降温、天气转晴、多连续性降水、暴雨等
常见气 候用语 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大等
(2)气候用语表述不当
例如“高温多雨”一词在使用时要注明是“终年”高温多雨,还是“夏季”高温多雨。
(3)气候类型名称与自然带、植被类型相混淆
例如将“热带雨林气候”误写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或“热带雨林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误写为“热带荒漠气候”。
(4)气候类型名称不准
例如将“温带海洋性气候”误写成“温带海洋气候”。
(5)口语化
例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成“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温度不高,下雨不多”等。
1.(2023·北京顺义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称之为南亚高压(又称青藏高压)。南亚高压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
(1)推测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的月份,并说明理由。(5分)
(2)比较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答案 (1)月份:7月份。
理由:南亚高压是暖性高压,是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空气堆积产生辐散而形成的高压;夏季气温高,气流温度高,上升气流强,故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
(2)气候特征:西岸干旱炎热,东岸高温多雨。
成因:30°N~40°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7月份受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华西雨屏带”是指位于我国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一个多雨带,这一地区不仅在气候上极具特殊性,而且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是极为丰富,是一个生物秘境,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图1为四川省一月均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图2为华西雨屏带降水季节分布图。
(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四川省东西部地势特征的差异并简述理由。(4分)
(2)简述华西雨屏带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3)分析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6分)
答案 (1)特征差异:西部比东部地势更高,起伏更大(或西部地势高、起伏大,东部地势低、起伏小)。
理由:西部比东部等温线数值小,密度大。
(2)特征: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秋多,冬春少;年降水日数较多。
原因:地处平原(盆地)与高原山地的过渡带,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高山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受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终年雨日较多。
(3)山麓地带水热资源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位置偏僻,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课时精练
罗安达(如下图)音译为“低洼之地”,这里年均降雨量约500 mm,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据此完成1~2题。
1.罗安达常年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之称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海拔较高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多云雨天气 D.信风助于散热
2.罗安达所处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罗安达临近海洋,为“低洼之地”,所处海拔较低,A错误。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虽地处热带但气候较为温和,B正确。年均降雨量约500 mm,全年云雨天气较少,C错误。该地盛行东南信风,来源于内陆,从高原下沉,产生增温效应,不利于散热,D错误。第2题,罗安达位于热带地区,但该地受沿岸寒流影响,年均降雨量在500 mm左右。该地地处8°S~10°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因此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
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冰岛南部气候属于(  )
A.寒带苔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冰岛易发生山洪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岛内火山爆发 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5.冰岛南部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对欧洲部分空域的航空易造成影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3.D 4.C 5.D
解析 第3题,冰岛地处高纬,但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和西风带的控制,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第4题,由于冰岛多火山,地表有冰雪覆盖,火山爆发喷出来的高温岩浆使得冰雪大量融化,超出河流排水能力,且洪水中夹杂大量的冰凌和融冰,破坏力较大,故选C。第5题,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更强劲,火山灰顺势向东横扫欧洲,影响范围较大,故选D。
(2023·广东深圳月考)下图表示某大陆西海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8题。
6.该大陆最可能为(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7.与该大陆同纬度东岸相比,M地降水(  )
A.总量大,季节变化大 B.总量小,季节变化大
C.总量大,季节变化小 D.总量小,季节变化小
8.N地的典型植被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叶面宽大,多气孔 B.根系发达,叶刺化
C.叶质坚硬,树皮厚 D.冬季落叶,夏葱绿
答案 6.C 7.B 8.D
解析 第6题,亚欧大陆西岸大致是35°N~70°N,A错误;非洲大陆主要位于南北半球35°之间,B错误;北美大陆大致是7°N至71°N,该大陆最可能为北美大陆,C正确;南美大陆大致是12°N向南至53°S,D错误。第7题,该大陆最可能为北美大陆,与该大陆同纬度东岸相比,M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总量小,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同纬度东岸是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B。第8题,从纬度位置可以判断,N地主要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该植被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冬季落叶、夏葱绿,D正确;叶面宽大、多气孔是热带或亚热带植被的特点,A错误;根系发达、叶刺化是沙漠等干旱地区的植被特征,B错误;叶质坚硬、树皮厚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的特点,C错误。
9.(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图1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为“珀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面积约90万平方公顷,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雨林,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区之一。
(1)简述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6分)
2021年3月,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气旋“尼兰”发展旺盛,3月4日18时,“尼兰”风力为14级,达到了强台风等级。
(2)绘制热带气旋“尼兰”气流运动示意图,并说出其达到强台风等级时可能带来的灾害。(4分)
珀斯每年1~2月常有山火发生并蔓延迅速,被称为“山火季”,这与当地气候有着密切关系。
(3)说出珀斯每年“山火季”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答案 (1)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水汽充足;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
(2) 绘图如下:
灾害:暴雨、狂风、风暴潮等。
(3)特征:高温,少雨,多大风。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海,多大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