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3 真题专练 (课件16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3 真题专练 (课件16张+学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3讲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真题专练
(2021·海南地理)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
如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
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其原因是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北方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图中显示西风带位置偏北,即气压带、风带北移,说明此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大,会西伸北移,高压脊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持续高温的伏旱天气,C正确。
1
2
3
4
5
6
7
8
(2021·海南地理)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
如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
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2.图示高空西风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1
2
3
4
5
6
7
8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
其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
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
南侧是副热带高压,D错误。
(2020·江苏地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读材料可知,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由图中可以看出,60°E以东基本沿圆弧航行,即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航程最短,选A。
该海域盛行东南信风,60°E以东
航线为东北—西南向,所以风阻并非最小,B错误。
图中未顺南赤道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航行,C错误。
巽他海峡西行至60°E,在赤道以南海域岛礁都少,D错误。
8
1
2
3
4
5
6
7
8
(2020·江苏地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4.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

1
2
3
4
5
6
7
8
7月西风带北移,航线北移可以减少西风带影响,B对;
该地纬度较低,不会有南极冰山存在,A错;
航线越偏北,距离热带风暴源地越近,C错;
读材料可知,航线应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岛礁、最短航线等因素,所以沿途补给不是选择大洋航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D错。
(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5~7题。
5.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1
2
3
4
5
6
7
8

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1
2
3
4
5
6
7
8
(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5~7题。
6.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且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1
2
3
4
5
6
7
8
(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5~7题。
7.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1
2
3
4
5
6
7
8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区在10月以后开始耕种,至来年6月前必须收获。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不适合植物生长或生长缓慢;冬季温和多雨,适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生长。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如小麦等的生长期恰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选B。
1
2
3
4
5
6
7
8
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右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答案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1
2
3
4
5
6
7
8
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右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答案 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1
2
3
4
5
6
7
8
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右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真题专练
(2021·海南地理)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2.图示高空西风(  )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我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北方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图中显示西风带位置偏北,即气压带、风带北移,说明此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大,会西伸北移,高压脊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持续高温的伏旱天气,C正确。第2题,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其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南侧是副热带高压,D错误。
(2020·江苏地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4.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读材料可知,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由图中可以看出,60°E以东基本沿圆弧航行,即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航程最短,选A。该海域盛行东南信风,60°E以东航线为东北—西南向,所以风阻并非最小,B错误。图中未顺南赤道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航行,C错误。巽他海峡西行至60°E,在赤道以南海域岛礁都少,D错误。第4题,7月西风带北移,航线北移可以减少西风带影响,B对;该地纬度较低,不会有南极冰山存在,A错;航线越偏北,距离热带风暴源地越近,C错;读材料可知,航线应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岛礁、最短航线等因素,所以沿途补给不是选择大洋航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D错。
(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5~7题。
5.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6.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7.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5.D 6.A 7.B
解析 第5题,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第6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且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第7题,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区在10月以后开始耕种,至来年6月前必须收获。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不适合植物生长或生长缓慢;冬季温和多雨,适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生长。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如小麦等的生长期恰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选B。
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